高中历史

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79年前,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与这两件事件有关的是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②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

目录
二十
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
二十三
新民主主义的理论
三十
 
三十二
全面内战爆发以后
四十
筹建新中国

A.五四大潮的洗礼     B.长征           C.上井冈山          D.重庆谈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是指(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下列事件的革命模式与此思想相悖的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历史学家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    )
①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成功探索
③摆脱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
④根据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

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式证明中国共产主义的力量。”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

A.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
B.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C.坚持“城市中心论”
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现代史专家杨奎松说:“历史的吊诡就在于,莫斯科既制造了失败,也孕育了成功……”这一论断比较适用于(     )

A.遵义会议 B.国民大革命 C.重庆和谈 D.社会主义改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瓦窑堡会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所以,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由此可以推断当时中共党内(    )

A.达成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共识
B.对革命道路的选择存在着分歧
C.普遍赞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1935年2月在《忆秦娥·娄山关》中写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文中的“从头越”指的是(    )

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B.进军井冈山,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C.遵义会议,中共不断走向成熟
D.长征胜利,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   )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表1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省份
农会会员数
时间
广东
广西
湖南
湖北
江西
山东
直隶
河南
1926年6月
647,766
8144
38,150
4120
1153
284
1342
270,000
1927年6月
700,000
8144
4,517,140
2,502,600
382,617
284
360
245,500

A.南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多民族政权的并立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