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下表选项中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第一次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开端
B
毛泽东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C
国民政府组织淞沪、太原、徐州、武汉四大会战
国民政府的军队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开始
D
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
实现了和平民主建国的目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5年初,国民政府向苏联提出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和秘密军事协定的建议。不久,蒋介石对外宣布:“日本要谈判,我们应当同他进行谈判。”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的以上做法和言论(   )

A.旨在扼制日益壮大的共产党武装力量
B.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
C.反映了国民政府举棋不定的战略思想
D.避免了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土地革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承认由农民组织的农会代替劣绅所包办的农会,并设置了一些研究和推广农业技术的机构,还设立农村复兴委员会以复兴农村。据此表明

A.国民政府承认了中共土地革命的合法性
B.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迈出了第一步
C.南京国民政府的阶级本质开始发生转变
D.国民政府着手解决了一部分民生问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 )
①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②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③第一次独立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路线、方针、政策问题
④根据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在《战争与战略问题》中提到:“(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为此,毛泽东提出了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C.两类矛盾学说 D.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1927——1936年相比,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主要特点是(   )

A.进行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
B.建立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经济
C.基本上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D.进行了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进行工农武装割据
C.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蒋总统集》记载“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以上是工农,20%以上是小资产阶级。”这一状况可能出现的年份是(   )

A.1921年 B.1925年 C.1931年 D.1939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地图反映了人类历史时期自然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状况及其变化,它能够将难以表达的含义转为直观的信息。观察下图,结论正确的是(     )

A.中共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B.中共的最高决策由错误走向正确
C.中国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
D.中国革命时局由内战转移到御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农民画报》第一期封面,漫画中题词“农友们!快快组织起来啊!”对漫画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旧三民主义思想影响的结果 B.受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
C.中共开展土地革命的产物 D.目的在于实现土地国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5年,“江浙京奉鲁豫各处兵戈纷起,除水路轮船可达之少数各地外,其津浦、京汉、陇海、胶济、京绥各铁路货车一律停开,所属各省份运输阻断,几乎无货可售”。导致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A.国民党对红军的反革命“围剿”
B.国民大革命的猛烈冲击
C.军阀割据与军阀之间的混战
D.北伐战争带来的客观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中提出将“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人民共和国”,并相应地改变了党的若干政策。从中共中央的政策变动中可以看出

A.中共形成全面抗战的思想路线
B.中共“左倾”关门主义更加严重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7年12月瞿秋白在《武装暴动问题》一文中指出:“中国革命现时的阶段,显然到了工农武装暴动的时期……中国革命在斗争方式与发展形式方面,有极可注意的特点。”符合材料中“特点”的是(     )

A.建立工农联盟,推翻北洋军阀
B.发动秋收起义,建立红色政权
C.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
D.纠正左倾错误,迎接革命高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陆续加入他们之前一直在批评的国民政府;而梁漱溟认为当时共产党“博得国内大多数的同情拥护和期待”,主要是因为共产党“放弃对内斗争,倡导团结抗战”。材料说明(  )

A.蒋、胡等人放弃了自由主义立场 B.梁漱溟主张共产党服从国民政府
C.民族矛盾成为当时社会主要矛盾 D.国共对立导致了知识分子的分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这段论述的时代背景是(    )

A.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B.粉碎国民党的三次大“围剿”,根据地得到巩固
C.“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得到普及,全国各地已建立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D.在北伐战争影响下,湖南农民运动蓬勃开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多民族政权的并立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