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这种“悲痛的心情”源于   (   )

A.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B.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
C.汪精卫在武汉大肆捕杀共产党人
D.国民党对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共的十年对峙”,这十年是指(     )

A.1921~~1931 B.1925~~1935
C.1927~~1937 D.1937~~1947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悉,霹雳一声暴动。”[引自毛泽东1927年作的一首诗]此诗赞颂的是(   )

A.上海工人起义 B.南昌起义
C.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地方。“这里”是指          (   )

A.南昌 B.广州 C.上海 D.福州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7年,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是 (  ) 

A.周恩来
B.毛泽东
C.贺龙
D.陈独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忆秦娥·娄山关》1935.2毛泽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反映了

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进军井冈山,开始“农村包围城市”
C.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 D.长征胜利,红军开始抗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首山歌里唱道:“朱毛红军到古田,工农当家掌政权;瓦片也有翻身日,半夜做梦笑连连。朱毛红军到古田,一人分到十担田;从此肯累就有食,地主发愁断火烟。”这首山歌反映的历史时期应该是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的“童谣”应出现于(   )

A.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记载的是中共建军史上最早的阅兵式情景,摄于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初。这次阅兵是为了 (   )
     

A.纪念秋收起义成功
B.声讨日本制造八•一三事变
C.欢送工农红军长征
D.庆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诗中“远征”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中共党内“左”倾错误带来的危害 B.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C.根据地的革命武装不够强大 D.王明分裂党中央的结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漫画作品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实现了中国民主革命

A.工作重心的转移
B.革命中心的转移
C.党的根本任务的转移
D.革命道路的转移
来源:2011届广东省高州市高中历史《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专题测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下列哪一史实不能论证“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观点                               

A.袁世凯称帝 B.张勋复辟
C.北洋军阀割据 D.汪精卫建伪政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次会议及其主要内容, 与史实不符的是

A.“八七”会议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B.瓦窑堡会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C.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D.七届二中全会标志着中共第二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多民族政权的并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