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
B.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
C.共产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占了上风 |
D.中国的工人、农民运动转入低潮 |
《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A. | 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 B. | 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 |
C. | 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 | D. | 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
促使中共在处理西安事变问题上采取和平解决方针的最主要原因是
A.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情操 | B.英美等国的积极调解 |
C.亲日派何应钦积极部署讨伐张杨 | D.中日民族矛盾的尖锐性 |
八七会议上,中共中央确定的革命总方针是
A.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 |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
C.发动武装起义,坚信毛泽东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思想 |
D.坚决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
中共八七会议在当时的最大贡献是
A.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 | B.提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
C.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 D.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 |
“打土豪,要归公,买卖要公平;工农的东西,不可拿毫分。”这首能够体现人民军队严明纪律的歌词最早产生于
A.国民革命时期 | B.土地革命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历史情境可以荒诞,但历史精神却是永存的。假设以下是给予1935年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获奖者的评语:“这是一个用无畏的行动和坚韧的意志诠释了民族精神、抒写了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伟大史诗、经受了空前磨难的伟大团队。”这个团队是( )
A.一二九运动的学生团队 | B.中国工农红军全体将士 |
C.东北抗日联军 | D.率先打响东北抗日武装斗争第一枪的东北义勇军 |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泽东的这首词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秋收起义 | B.红军长征 | C.平津战役 | D.解放南京 |
毛泽东在1935年曾作诗一首:“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苏联红军战胜德国法西斯 | B.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
C.中国工农红军夺取第五次反围剿胜利 | D.苏联红军进入东北打击日本关东军 |
毛泽东诗词热情讴歌了中国人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历程。下列诗词按它们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②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③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A.②③①④ | B.②④③① | C.④①③② | D.④②③① |
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 B.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
C.红军长征的胜利 | D.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
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十年,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且在政治上逐步成熟。这一时期中共“政治上成熟”的表现包括
①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索出了一条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②依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了国共之间的关系
③依据中国的社会性质提出了正确的民主革命纲领
④两次分别克服了党内右倾和“左倾”的错误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1933年1月17日,中国共产党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和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名义,发布了《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在三条件下与全国各军队共同抗日宣言》,提出“在下列三条件下,中国工农红军准备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共同作战协定,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1)立即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2)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集会、结社、言论、罢工、出版之自由等);(3)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以保卫中国及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与领土完整。”该宣言 ( )
A.标志着中共对国民党的政策已开始了转变 |
B.表明中共抗日统一战线策略已基本形成 |
C.导致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出台 |
D.促使国民党对中共政策开始发生变化 |
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论断,是吸取了
A.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 B.南昌起义失败的教训 |
C.秋收起义失败的教训 |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