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936年8月中共中央向国民政府郑重声明“我们赞成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赞成召集由普选权选举出来的国会,拥护全国人民和抗日军队的抗日救国代表大会,拥护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和平建国
B.准备在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
C.准备联合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在政治上完全认同南京国民政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周初,为了在各地部署监察力量,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此举(  )

A.

加强了对新拓版图的控制

B.

改变了早期宗法制的核心

C.

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

D.

延续了选举部落贤人为王的传统

来源:2020年海南省高考历史试卷
  • 更新:2021-07-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7~1936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日益成熟的十年。这种“成熟”表现在(  )
①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②妥善处理了党内矛盾和分歧
③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④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指出:南昌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武装斗争的开始,还存在着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由于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这里的“不足”应指

A.缺乏建立根据地进行长期斗争的思想
B.右倾思想一直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
C.没有创建革命军队和掌握革命领导权
D.“左”倾思想严重影响领导者决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国16年,时任南京国民政府代理主席并主持国民党中央党部的胡汉民曾说:“倘若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没有在南京行使职权,从4月起大家就要完全受共产党的支配,可以说不但大江南北的各省不得了,就连珠江流域也通通要受两湖以往所受的赤祸了。”胡汉民所说的“赤祸”是指共产党领导的(  )

A.秋收起义 B.农民运动 C.工人起义 D.农村根据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排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五四”精神 ②“延安”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里因为1935年召开的一次会议而名垂青史,被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起点”。“这里”指的是(     )

A.江西瑞金 B.陕西延安 C.甘肃会宁 D.贵州遵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苏区百姓可能不知道“苏维埃政府’这个拗口的外来词语的原意,但并不妨碍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个词语,他们将“苏维埃政府”称为“埃政府”,这个“埃, 民间方言中就是“我”的意思.“埃政府”也就成为“我们的政府”。出现该现象的主耍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学习苏联经验得到了民众支持
B.苏区的土地革命解放了农民
C.苏区人民热烈拥护苏维埃政府领导
D.红色政权建设取得显着成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议中写道:“争取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这表明当时( )

A.中共已经找到革命的正确道路
B.中共中央尚未接受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中共已脱离了共产国际的指导
D.中共将城市斗争与农村革命紧密结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下列诗句中含有其“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是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C.“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D.“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写了一封题名为《时局估量和红军行动问题》的长篇信函,深刻阐发了他的关于中国革命要“以乡村为中心,以农村根据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思想。该信函实际上是(    )

A.肯定了农民的历史作用和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
B.首次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C.对“左”倾思想坚持的革命道路的否定
D.明确指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是工农联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中曾列举以下内容:(1)有很好的群众;(2)有很好的党;(3)有相当数量的红军;(4)有便于作战的地势;(5)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毛泽东先集》)这段材料论证了(   )

A.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B.工农武装割据的条件
C.持久抗战的有利因素 D.解放战争胜利的经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这说明当时

A.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
C.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   )

A.工农武装割据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抗击外来侵略 D.推翻国民政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