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对此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这封信件
A.写于1944年4月29日 | B.说明国共两党处于敌对时期 |
C.反映国共两党既合作又相互斗争 | D.不能体现蒋介石的阶级属性 |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应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
B.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
D.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
读下图,为使“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毛泽东在这一时期的理论创新是
A.提出了革命统一战线理论 | B.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 |
C.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 D.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 |
1927年9月17日,毛泽东下令各团向浏阳文家市撤退。9月19日,他在前敌委员会上分析了敌强我弱和工农革命军面临的严重形势,主张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部队沿罗霄山脉南下,在农村实行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争。这表明
A.毛泽东准备实施敌后战争 |
B.毛泽东准备将工作重心放在农村 |
C.毛泽东准备实施西北战略转移 |
D.毛泽东依然坚持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 |
1933年《申报》上登载了这样一段时事评论:“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体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材料说明当时中国( )
①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②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③受到计划经济思潮的影响 ④社会主义建设在苏区获得成功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③④ |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是指( )
A.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
B.从克服右倾错误到克服“左”倾错误 |
C.中国革命由此转危为安 |
D.从受共产国际支配到独立解决党内问题 |
20世纪30年代,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歌中唱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歌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 B.七七事变 |
C.南京大屠杀 | D.淞沪会战 |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有进无退,为国效忠;实行主义,牺牲个人;丹心碧皿,革命精神。”在这一誓词激励下掀起的革命运动
A.使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C.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
D.取得了近代史上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 |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实践过程是( )
①八七会议 ②秋收起义 ③南昌起义 ④开辟、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②④ | C.③②①④ | D.①③②④ |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内容包括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土地革命
③武装斗争 ④根据地建设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2015年5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参加了俄罗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莫斯科红场阅兵仪式,展示了我国作为和平大国的国际形象,这支军队创建于( )
A.黄花岗起义 | B.武昌起义 |
C.南昌起义 | D.秋收起义 |
2013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2014年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及新三民主义提出90周年、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正是因为他对国家和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孙中山先生始终在全中国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始终受到全中国人民由衷的景仰。
——胡锦涛《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实录》
材料二 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孙先生的原则的……在现阶段上,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材料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实现“民生幸福”,孙中山先生提出了什么主张?后来进行了怎样的“创新”?试分析其“创新”有何现实意义。
(2)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忠实的继承者,请概括材料二提出的经济主张。
(3)为“追求着人民的幸福”,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取得的突出理论成就是什么?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发展经济的思路或手段上有了什么新的变化?
下表选项中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第一次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开端 |
B |
毛泽东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
C |
国民政府组织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四大会战 |
国民政府的军队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开始 |
D |
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 |
实现了和平民主建国的目标 |
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主要表明中国共产党
A.决定发动土地革命,以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
B.对农民所受的各种痛苦的表示深切同情 |
C.已充分认识到民主革命中农民阶级的重大作用 |
D.决定开辟农村根据地,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
A.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
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
C.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
D.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