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也是当前中国社会直面的热点话题。近年来,中国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据统计,中国菜有183个城市正在规划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谋划着“超常规发展”的蓝图。于是没有条件的城市就出现了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GDP至上的“政绩工程”,盲目布局的基础设施,脆弱资源的过度开发等等。在中国城市的发展中一直面临着两种方向性的选择——作为市民生活的归属地的城市和作为地方政府经营对象的城市,而大部分城市往往罔顾居民的呼声而让后者占据了主导地位。
材料二: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大约是17.9%,到2009年这一数据已达到46.6%,有6.2亿—6.3亿人口居住在城市。加速城市化进程是国人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个 时期中国城市化发展速率是世界同期平均速度的两倍左右。“十二五”规划中城市化率将突然袭击破50%,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5%左右,各类城镇人口将新增3亿人。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理为22978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533万人。随着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而社会保障与城市管理水平却没有能够及时跟进,普遍的城市文明意识没有建立,使城市本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外来人口的生活舒适度也受到很大影响。和以往对城市的向往不同,人们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一些困惑和思考。
(1)从经济常识的角度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财政可以起到哪些作用?
(2)分析材料一,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在城市建设中我国政府应注意哪些问题?
(3)请结合材料二,从认识论角度阐述该如何理解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2009年秋季以来,西南5省市遭遇百年不遇大旱,给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威胁。大旱之后必有大涝。2010年5月以来,南方多省市又相继遭遇大范围强降雨天气,形成大面积洪涝灾害。从大旱到大涝,全国上下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同心协力抗旱排涝。在此过程中,人们也在思考造成大旱大涝的原因。旱涝的直接原因在于降水的多与少,而大的气候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各种极端的气候事件。旱涝的背后更有人祸因素: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水利设施建设又不足,各种应急不力等等。大旱大涝再次警示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加强水利设施建设,要有防患未然的忧患意识,要重视科学抗旱抗涝体系建设……这些经验教训,对今后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认识论道理的?
材料一1978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年 份 |
1978年 |
1990年 |
1994年 |
1996年 |
2005年 |
2009年 |
基尼系数 |
0.18 |
0.34 |
0.37 |
0.424 |
0.45 |
约0.46 |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为过分平均状态,0.3—0.4属于正常合理区间,大于0.4表明收入差距过大。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材料二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提出:要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材料三 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组织力量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为更好地体现民意,集中民智,编制出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反映时代特点,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十二五”规划,我们真诚地希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踊跃提意见,谈建议,为贯彻落实好中央《建议》精神、编制好“十二五”规划出谋划策。
材料四: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挑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在2009年9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强调加强国家间的沟通,主张通过切实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坚定地与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维护共同利益,敦促发达国家切实履行承诺和义务,增强互信,力促会议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2009年12月7-18日,中国政府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参加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并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声明: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1)从经济生活角度谈一谈怎样解决材料一、二中反映出的中国社会的公平问题。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政党的有关知识,分析党中央关注民生、关注中国社会公平问题的原因。
(3)作为公民,你认为应如何有序地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献计献策?
(4)依据材料四回答: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做法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材料一 近几年,由于我国各地房地产价格的持续快速上涨,许多地方的房价远远超过了普通百姓的购买力,大中城市的房价更是令人堪忧。
材料二 为解决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1) 随着政府宏观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强,不少地方的房产价格开始回落,宏观调控措施初见成效。请分析房产价格回落对人们生活和房地产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2) 结合材料二,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政府是怎样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的?
国家工商总局出台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自2010年7月1日起,个人网上开店实行实名制。而上网者在参与网络论坛等活动中,是否实名制,引发了大家的广泛争议。正方赞成实行网络实名制,认为它可以防止网络自由滥用,这是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护;反方反对实行网络实名制,认为这会限制公民广泛的权力和自由,会影响公民对政府的监督。
(1)你赞成哪一方的观点?结合《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证。
(2)请你就公民应当如何利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提出建议。
2010 年3月,两会召开。有媒体报道认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被认为是今年两会最重要的话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今年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海内外评论认为,两会将是中国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共识的最好时机。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谈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和要求。
材料一: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本世纪头10年来,我国先富群体快速扩大,社会各群体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我国也出现了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社会不公平感明显增强的问题。未来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10年,这个阶段必须要处理好收入分配不公、腐败等社会反响强烈的问题。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长杨宜勇说,收入分配问题,早一些时间解决可能没有实力;太晚解决错失很多机会,导致问题积重难返;现在解决这个问题正是时候。
材料二:权威人士指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对既有利益的深度调整,涉及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群体与群体的关系,是一次极其复杂、敏感、重大的改革,要综合推进。
(1)阅读材料一,说明现在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正是时候”的理由并说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
措施。(8分)
(2)根据材料二,请你为综合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提出建议。
材料一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不愿意转让。为推动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强化政策支持,包括加大则政投入力度,落实研发投入低扣所得税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国际合作等,从而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材料二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生活,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俭消费,崇尚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面对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应怎样实现自身发展。
(2)结合材料二,请草拟一份“低碳生活”倡议书(提纲),并写出相应的哲学依据。
如:要坚持废物利用,减少用纸,循环利用教科书等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创造条件促进或防止转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基尼系数在0.3左右,90年代中期达0.42,但到了2010年,已经达到0.48。这表明居民收入差距正在不断扩大。收入分配问题不仅影响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更事关社会稳定,已成为当前改革的焦点问题之一,整顿收入分配不公迫在眉睫。”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说。
材料三: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把加快调整国民收入结构列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八点意见”中的第一条;十二五规划建议中进一步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1)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解决。
(2)表中案例反映了某地政府在理顺收入分配,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矛盾分析法,请根据示例对其进行概括。
案例 |
矛盾分析法 |
(示例)市场要讲究效率,政府要强调公平,前者可以有效地创造财富,后者可以更好地实现稳定,推进公平正义要把公平与效率有机结合起来。 |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全面看待和处理矛盾双方的关系,要防止片面性 |
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各种矛盾是客观事实,也是合乎规律的现象。必须特别注重理顺收入与分配的各种矛盾关系。 |
|
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是存在的突出矛盾。政府必须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并着手解决户口、农民工待遇等问题。 |
|
针对城乡差距问题,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
|
材料一 今年,随着物价的持续上涨,国内的网民们给难以控制的生活品价格取了一个个特殊的名字,大蒜涨价叫“蒜你狠”,绿豆、红豆、黑豆涨价被戏称为“豆你玩”,现在还有了“糖高宗”“姜你军”“不蛋定”。发改委发言人认为, 当前的物价上涨主要是基于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资本、土地资源快速向城市流动,农村的生产资源相对减少,农村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其次就是一些临时性的因素,比如今年的蔬菜价格上涨与今年的灾害天气密不可分。
材料二 中信证券行业研究员毛长青说,农产品对价格的影响尤为明显。农产品上涨不仅会直接增加居民食品消费支出,还会通过产业链的传导,提高食品饮料加工业等的生产成本,提高肉禽蛋奶水产类产品价格,并带动水果蔬菜价格上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分析,农产品价格具有较强的传导、放大效应。本轮价格上涨的农副产品,与房价、股票、燃气、油价等的上涨有一定的关系。反过来一种粮食产品价格上涨,有可能形成对整个农产品市场的不稳定预期,带动其他农产品价格在短期内全面上涨。不仅如此,随着农产品市场的不断国际化,国内外市场的联系也日益紧密。
材料三 温家宝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市场供求和物价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高度重视。对此,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把解决当前问题和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1) 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你对生活品价格异常波动原因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分析:农产品价格上涨会引发连锁反应的哲学根据。
(3)结合材料三,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实施“菜篮子”工程既“找市场”又“找市长”的正确性。
材料一: 表一:近七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单位:万人)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预计) |
340 |
408 |
495 |
559 |
611 |
631 |
650 |
注: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在900万个左右,每年新增就业人员约1000万,2009年还有150万大学毕业生等待就业。
表二:某市2010人才供需对比
学历 |
硕士及以上 |
本科毕业生 |
大专毕业生 |
用人单位需要情况 |
19% |
48% |
33% |
劳动力的供给情况 |
17% |
57% |
26% |
表三:对3000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调查情况
首选地 |
沿海发达地区 |
|
中部地区 |
|
西部和北部地区 |
72.8% |
|
25.2% |
|
2% |
|
首选 职业 |
白领行业 |
|
蓝领行业 |
|
新兴行业 |
71% |
|
27% |
|
2% |
材料二:北京市海淀区唐家岭村的简陋民房中,聚居着一群上班无岗或收入较低的大学生,他们被称为“蚁族”。他们大都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但也不得不面临就业难的现实,有人因此戏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蚁族”宁愿挤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也不愿到中小城镇或者农村就业,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全国政协委员严琦认为,“蚁族”多数觉得在大城市的机遇多、发展空间大,在中小城镇或农村可能荒废人生。
材料三: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0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我国要把促进就业作为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有效就业政策积极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
(1)材料一中的表格分别反映了我国就业状况的哪些特点?
(2)请结合上述材料与表格,为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提出合理的建议
材料一
注:① 2006年到2009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1.4%,2010年上半年增长11.1%。②2010年财政收入为预期值,各项支出为预算支出。
材料二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央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力度逐年增大,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突出的亮点之一。“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公共财政向民生领域的倾斜力度。
材料三 在即将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胜利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描绘出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
(1)分别描述图1、(含注)图2反映的经济信息,并揭示两图之间的内在联系。
(2)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我国加大公共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的重要意义。
(3)全会的召开是如何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的?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图表:2005—2009年我国收入分配增长状况
|
2005年 |
2009年 |
年均增长速度 |
国家财政收入 |
3.16万亿元 |
6.85万亿元 |
21.2%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0493元 |
17175元 |
10.1%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3255元 |
5163元 |
7.9% |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把劳动报酬同劳动效率、生产要素收益和经济效率挂钩,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但也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为此,国家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材料三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是今天,更是明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强调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1)图表中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3)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国家重视教育公平的原因?
(12分)材料一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一场前所未有的产业链战争时代。任何行业的产业链,除了加工制造,还有六大环节: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在现在的全球竞争格局下,这些环节中最关键最赚钱的环节,几乎都不是中国企业所控制的,中国被分到附加值最低的、浪费资源的、不得不剥削劳动的制造环节。
材料二 在浙江宁波爵溪,集聚了一整条的针织业产业链,这个不到32平方公里的象山县小镇为30个世界顶级品牌提供加工服务。这个小镇曾经聚集了500多家工厂。然而,截至2009年6月底,这里有100多家企业停产,而且这个数字还在进一步扩大。
(1)请分析材料中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6分)
(2)如果你被聘为长三角加工贸易企业的管理顾问,请为企业发展提出几条建议。(6分)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广大农民看病难、子女入学难的状况尚未改变,教育和医疗费负担大;农民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消费结构不合理。因此,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任务艰巨。
材料二:2010年经济工作要继续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为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国务院要在全国推广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拉动消费的政策。
(1)材料一中农民的消费受什么因素的影响?(4分)
(2) 运用生产与消费关系说明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关系。(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