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2014年1月,国务院批复陕西“西咸新区”为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有专家认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文化先行一步,加强沿线国家文化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做到民心相通。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观点合理性的理由,并为如何做到民心相通提一些政策性建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女士和李先生都是某空调公司员工,下面是二人工作和生活中的几个情景:
情景一:两人2013年结婚。共同爱好是旅游,最大愿望是游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当时两人的月收入是12000元,除了各项家庭开支,所剩无几。旅游计划一直未能如愿。
情景二:2014年,由于业绩突出,李先生被聘为公司部门经理,月薪3.5万元,下个星期即上任。二人的月家庭收入达到6万元,于是二人开始制定旅游计划,本周末就来个二日游。然后计划先国内游后出国游,梦寐以求的旅游终于要来的了。
情景三:李先生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重大的战略抉择,有甲乙两个城市:甲市大约有10万富人,月收入平均是30万元,有90万个穷人,月收入只有800元。乙市大约也有100万人,但他们月收入水平都在3000元到4000元之间。到底在哪个城市设更多的空调销售点更合适?
分析说明上述三个情景体现了什么道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后,是政府新一轮扩内需的转型升级,消费被赋予更大的增长预期。而扩大居民消费要在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多彩的消费”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政府应如何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尊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全会号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丽中国梦而奋斗!
材料二:信息消费的增长是当前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互联网流量爆发式增长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大型企业网上销售将提高到80%。电子商务规模持续高速扩张,互联网与制造业、金融业、物流业等融合,极有可能孕育着中国的“新经济”。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建设“美丽中国”对消费者和企业可能带来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企业经营的知识,分析在信息消费和电子商务高涨之下,企业应怎样获得经营成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某品牌汽车(排量1.6升、自动挡)出厂价格(万元/每辆)如下:

注:根据我国入世时签订的协议,我国进口汽车关税在2006年下降到25%,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汽车快速发展,加上人民币升值影响,预期未来汽车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
材料二: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之后,汽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许多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
(1)材料一揭示了什么经济现象?这一现象对于汽车行业生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我国汽车消费增长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所有审判早已对这一罪行下了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不容篡改。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不论说了多少遍,不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的危害:对这些错误言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必须高度警惕、坚决反对。
请你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说法的合理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2015年经济工作要突出创新驱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创新驱动、持续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创新驱动发展,是党总揽国际大势、着眼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国内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质量更优、效率更高的发展,只能依靠创新驱动。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科技创新能力正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和重申适应“新常态”这一重大理论概念以来,新常态一词当代中国的新词、热词、高频词。“新常态”定义了当下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民日报连续刊登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系列报道和评论员文章。新常态主要有四个特征:中高速,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优结构,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新动力,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多挑战,面临新的挑战,如:产能过剩、要素价格上升、创新能力不足、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等。
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应如何适应“新常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情况

 
国内生产总值(GDP)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4年
636 463亿元
20 167元
28 844元
10 489元
比2013年增长
7.4%
8.0%
6.8%
9.2%

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不同步,居民收入所占比例低于国家收入的比例。
材料二:我国利益分配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必须进行调整,要建立公平有效的体制机制,使改革的红利、发展的成果让人民群众共享。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加城乡劳动者劳动报酬,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收入分配的知识,分析应如何调整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世界瞩目,万众关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进入新常态的中国,改革进入深水期、攻坚期,也迎来了法律体系形成后的大修改、大完善期。近年来,我国修改完善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公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这将构建起让创造热情竞相迸发、创新动力充分涌流的制度环境,为激发发展活力、鼓励创新创造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1)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有关观点,阐明我国修改完善法律的必要性。
材料二:H市坚持与时俱进,大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具体做法有:以社区党建为抓手,以党代表工作室为平台,听民意解民困,依法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市政府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关于深化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社区行政工作站、居委会、社区服务机构等7类治理主体,制定社区工作清单,让社区机构的职责法定化;支持居民依法选举产生居委会、议事监督会等自治组织,按照居民自治章程管理社区事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社区”活动,引导社区干部和群众自觉守法、办事依法。经过改革实践,富有活力的基层协同共治局面正在形成。
(2)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分析H市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合理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2015年也是国企大重组、大整合的一年。随着经济发展,竞争的需求从国内变为国外,要求国际化企业在资源、规模上达到一定级别,才能获得话语权的提升。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央企作为国有企业的主力军,其经营状况、红利上缴比例及使用情况备受社会关注。

我国央企上缴红利的具体比例及使用情况(截止2013年底)

注:按国际惯例,上市公司股东分红比例为税后可分配利润30%到40%间,国有资本向国家上缴盈利普遍高于这个水平。
(1)指出材料一图、表分别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2015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确立了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强调“引进非国有资本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还原国有企业作为真正市场经济主体的固有本色。此轮国企改革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重要抓手,将有利于提高国有资本放大功能,实现保值增值,提高国企竞争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如何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为一个年轻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国产电影在与好莱坞大片对抗战中败北;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额下降一半;版权保护仍然缺乏足够保护等;消费“莫言”成为莫言获诺奖之后的一种急功近利的“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风生水起”但真正发展起来的寥寥无几……
从文化创新的角度分析,应如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两位学者就此展开讨论。
学者甲: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足以证明它具有不容置疑的存在合理性和顽强的生命力。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一样,都有其鲜明特色、独特创造、价值理念,两者之间也存在共同的、普世性的理念,如诚信的价值理念。把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中任何独特价值理念说成是普世性价值理念,都是错误的。
学者乙: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发展,不同民族的文化既要面对彼此之间的冲突,也要共同面对如何适应社会生活急剧变化的挑战。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不同民族文化既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又要加强交流,借鉴和吸收其他文化的合理价值。
结合两位学者的观点,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从“增强文化自信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与“增强文化自信必须借鉴和吸收其他文化合理价值”中任选一个观点,进行论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三个倡导”精辟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即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的理论,丰富深厚,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又汲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又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这24个字,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易于我国普通群众和世界理解认同的表述,并汲取人类共同的文明,结合中国人民长期实践经验和实现中国梦的发展需要,以宽容和与时俱进的思想加以概括和总结,它贴近民情,顺乎民意,能够产生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视角,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对文化创新的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农业现代化已经是“新四化建设”中最弱的一环,当前我国农村交通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014年和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都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主题,对农村改革进行全面部署。201 5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材料二: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引领是重要方面。某地创新乡贤文化,建立乡贤研究会,对当地历史上的乡贤生平事迹及作品进行研究整理,对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加以宣传。联络走访乡贤游子,传递温暖,凝聚乡情。乡贤研究会在全区中小学有计划开展了“知乡贤、颂乡贤、学乡贤”的主题活动,贴近百姓生活,更好引导人们向上向善。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央为何连续多次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该地是怎样发挥乡贤文化作用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