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非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额6321亿元,按美元计价为10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1%。2013年非金融领域外商直接投资总额11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我国对外贸易正在趋向平衡
②我国不断创新对外投资方式
③我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④我国的资本国际化不断加快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2014年11月13日第二十二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以“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为主题,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亚太经济体应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共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这说明亚太经合组织有助于
①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共同发展
②推进区域投资自由化,消除贸易摩擦
③推动成员间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
④主导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维护共同利益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测算,从现在到2020年这段时期,亚洲地区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到7300亿美元,现有的世界银行、Ⅱ行等国际多边机构都没有办法满足这个资金的需求。亚洲地区其实并不缺乏资金,缺少的只是融资机制,需要搭建一个专门的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以充分利用本地区充裕的储蓄。基于此,2013年10 日,习近平主席提出了筹建亚投行的倡议。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正式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标志着这一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区域新多边开发机构的筹建工作将进入新阶段。
亚投行作为一个平等、包容、高效以及充分体现新兴市场国家意志的新型多边金融机构,反映了成员国的诉求,符合成员国的利益,有助于全球金融治理结构的改善,更惠及世界经济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借助融资平台,中国也将增进与其他国家的政治互信,利于世界和平发展。截至2015年4月3日,已有包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52个经济体宣布加入亚投行,而美国和日本对此并未作出最终的决策。
(1)请概括材料一中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并说明对外直接投资额快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2)运用国际社会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亚投行的建立为什么会得到大多数国家的支持?
为促进亚洲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加强亚洲国家和其他地区合作,我国倡议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目前我国正与各方共同努力,促进亚投行在今年年底前建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倡议并推动建立亚投行( )
①可以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的场所
②可以为我国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
③可以为我国国内产业的发展创造机会
④能够改变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化的实质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在2015年9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美国承诺不再抵制亚投行,而中国则承诺对世界银行以及其他地区性金融机构进行“有意义”的增资。这一事例( )
①说明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②表明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③印证了国际关系呈现纷繁复杂的变化
④表明合作能够消除国家间的利益对立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
2014年10月10日,以“中国与欧洲相遇”为主题的中欧论坛汉堡峰会在德国汉堡举行。李克强总理在中欧论坛峰会主旨演讲中指出,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界,有开放的信念、合作的信念,就能跨越山川海洋的重重阻隔 ,走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宽广道路。中国的发展是开放的发展,中国是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欧盟是最大的发达经济体,“最大”与“最大”交融、一切都有可能。中欧建交以来,双方贸易增长了230多倍;中欧应共同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希望欧方对中国企业赴欧投资提供更加公正透明的营商环境;希望双方应进一步加强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交流,鼓励文化产业和产品服务领域的合作。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们应如何进一步加强中欧合作,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2014年7月7日,世界贸易组织公布了中国诉美国关税法修订案世贸争端案上诉机构报告,报告驳回了美方上诉请求,并支持了中方大部分上诉请求。报告认定美国商务部在2006年至2012年间对华发起的25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违反世贸规则。材料中中国这样做( )
①表明了其反对滥用贸易救济的立场
②源于世贸组织能够最公平地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
③表明我国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不断增强
④彰显了我国是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定力量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放慢前行的脚步,曾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也步入减速换挡的“新常态”。2015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挑战突出体现在外部需求难有回升,中国外贸竞争优势转换“青黄不接”,贸易摩擦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针对这一形势,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 )
①迎接挑战,继续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②外需无望,一心一意扩大内需
③积极应对挑战,消除全球化的冲击
④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进出口结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伴随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进人新常态,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
材料一:2014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值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34.5%,提升了1.2个百分点。铁路机车、通信设备出口增速均超过10%,生物技术、航空航天、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速均在15%以上。中国消费品进口9 362.7亿元,同比增长14. 9%,明显快于0.4%的进口总体增速,中国外贸加速转型。2015年4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座谈会时表示,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推动国际产能合作。
材料二: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入分析经济发展和运行趋势变化,推动出口结构升级,加强和改进进口工作,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加强进口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相关部门减少行政审批,简政放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概括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并说明中国装备“走出去”对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促进对外贸易转型发展的。
近年来,世界前200 IT企业中的13家,如微软、IBM、英特尔等,先后落户成都,在“西部硅谷”形成聚集效应。英特尔董事会主席表示,“这里出色的教育体系、大量训练有素的员工和较高的文明程度,将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来成都投资”。成都市依靠人才资源优势打造投资软环境,体现了
①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综合竞争新优势
②实施“走出去”战略,塑造国际知名品牌
③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就业规模扩大
④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与东盟国家相比,中国在石油等能源密集型产业不具有比较优势,而且比较劣势越来越明显;在电子通讯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较劣势在逐年消失,而且相对于个别国家开始具有比较优势;在农产品和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的比较优势开始受到挑战面对上述情况,中国应该
①投资东盟地区的石油产业.满足自身能源需求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③采取措施降低劳动成本,维持制造业竞争优势
④减少农产品生产,增加从粮食生产大国的进口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15年6月2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以下简称《协定》)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50个国家首批签字。 提高亚洲的发展能力,是中国倡导成立亚投行的宗旨之一。《协定》在宗旨中明确指出,将“通过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并改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目前,亚洲基础设施市场已迈入膨胀式发展时期,每年需要大约8000亿美元投资,但美日主导的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注册资本分别只有约2200亿美元和1600亿美元,亚洲开发银行2014年批准的贷款金额只有135亿美元,远不能满足亚洲基础设施投资所需。
结合材料和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分析成立亚投行的重要意义。
有人这样描述“大数据”时代:当你在微博等社交平台抒情或发议论的时候,华尔街分析师正通过网站后台收集你的情绪变化,并据此作出投资决策;企业会根据你的意见来改进产品设计,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跨国公司常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在全球优化供应链和市场;还有一些企业则凭借技术优势进入竞争对手的网络搜集数据,在商战中赢得主动……
“大数据技术”是IT行业颠覆性的技术革命。我国众多企业在顺应潮流进军该领域过程中,面临着众多制约因素:国家没有设置与“大数据”相关的管理协调机构,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数据标准;“大数据”复合型人才匮乏;“大数据”产品和服务开发能力欠缺;一些外国政府和企业利用其技术优势威胁我国信息安全;等等。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大数据技术革命对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2014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96亿美元,居世界首位。对外直接投资1029亿美元,与利用外资并驾齐驱。这表明我国( )
①保持了进出口贸易平衡,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②可以主导国际金融市场,充分发挥经济的比较优势
③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取得了重大成就
④在经济发展中能够更好利用国际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5年6月1日,中韩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韩民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根据该协定,中韩两国贸易的大多数税目将实现零关税。据此推断,该协定生效后可能出现的经济现象是:( )
A.对两国的某些产业形成冲击和挑战,造成大量企业的破产 |
B.原产自韩国的商品价格降低,大幅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 |
C.为两国企业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参与经济活动的成本降低 |
D.中国从韩国大量进口商品,加剧我国对韩国贸易的不平衡 |
近年来,我国把核电、高铁等作为出口的优势产业,加强向海外推销。
材料一:每逢出访,李克强总理都不遗余力地推销以高铁等装备为代表的“中国制造”,因此获得了“超级推销员”的雅号。3年六访欧洲,带四千亿美元大单;2015年拉美四国之行,又收获千亿美元大单。2015年4月10日,李克强总理来到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工人们打出“感谢超级推销员”的字幅。
材料二:2015年6月18日,中铁二院集团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俄罗斯企业组成的联合体签署莫斯科——喀山高铁勘测设计合同,标志着中俄高铁合作项目向前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实现了中国高铁技术“走出去”的新突破。不过,中国高铁走出去仍然面临巨大的困难,一是巨额资金的筹集难度很大;二是穿越复杂地质环境的高铁技术难题的尚未解决,等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李克强总理在国际场合担当“推销员”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高铁“走出去”取得新突破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并从企业角度说明相关国有高铁企业如何应对“面临的巨大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