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山东省财政支出有关情况(单位:亿元)
材料二 2013年山东省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加大民生投入,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健康、文化、食品安全等十个方面办好民生实事,使发展成效真正落实到人民福祉的提高上。
(l)描述图表显示的经济信息,并揭示图表之间的内在联系。
(2)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山东省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的必要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第10天起,浓浓雾霾遮蔽中国中东部地区,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到黄色。环保部门的数据则显示,跟随大雾笼罩的范围,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严重污染。这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其中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地位。美丽中国,任重道远。
材料二 治理雾霾,公众期待政府更有作为。华北地区频发的“雾霾”引发政府高度重视,以《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为代表的政策密集出台,显示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战略高度提升。治理以“雾霾”为重点的大气污染,不仅关系到环境与民生,更关系到政府的行政能力。通过自上而下的压力及其自下而上的舆论压力,环保对地方政府不作为的“一票否决”制度有望在全国得到推广和落实。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避免今后出现“十面‘霾’伏”的状况。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国家应如何治理大气环境污染。
(3)从公民的角度谈谈在治理雾霾方面应有的作为。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剩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3.37%。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加大,拉动了农民工工资的提高。此外,由于市场、成本以及国家政策变化等多方面原因,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能源密集型及部分资金密集型产、业正在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出现的变化对经济会带来哪些有益的影响?
材料二 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长,人们的生产方式、消费行为、生活方式等也发生深刻地变化。但在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正从乡村传统的熟人社会进入城市的陌生人社会,农民工这个群体,由于职业与社会身份的分离、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乡镇管理与政治体制、社会公共服务滞后等导致他们很难真正融入城市。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农民工群体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的原因。
2012年6月25日,文化部表示,年底之前,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将全部实现向公众免费开放,国家已将“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经费列入制度性预算当中。 这是继2008年博物馆、纪念馆实现全面免费开放后的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政府这一举措引起社会民众广泛关注。免费开放事关文化民生,事关事业发展,但有人担心,“三馆一站”免费开放之后,门票收入大幅减少,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有人认为,门票收入虽然减少,但游客人数大幅增加,同时会带动相关文化产品的消费,从社会效益与整体经济发展考虑,应是双赢之举。
(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是双赢之举进行解读。
(2)请你感悟“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的文化价值。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一次性发泡餐具、纸质餐具与可降解餐具
项目 |
发泡餐具 |
纸质餐具 |
可降解餐具 |
储存性能 |
良好 |
易受潮 |
良好 |
环保性能 |
70℃以下,可长期使用;不可分解,但可回收利用。 |
需木材为原料,加工造成水污染。 |
降解过分依赖外部条件,难达全分解效果。 |
成本 |
低 |
高 |
高 |
注:2012年一次性发泡餐具市场占有率约为71.67%,可降解餐具约为21%左右。
根据材料,从市场选择的角度分析一次性发泡餐具市场占有率高的原因。(9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
R&D经费支出(亿元) |
4616 |
5802 |
7063 |
8687 |
10240 |
||||
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 |
314045 |
340903 |
401513 |
473104 |
519322 |
||||
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 |
1.47 |
1.70 |
1.76 |
1.84 |
1.97 |
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
材料二 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依据。
材料一:2013年,全球经济依旧低迷,许多企业订单减少、产品价格下降。面对“严冬”,大量企业首先选择大量裁员、缩减生产、降低成本。另有一部分企业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选择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换代,增加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的研发,努力开拓市场,奠定了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甚至实现逆势成长。
材料二:面对经济的“严冬”,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尤为重要。要注重用改革的办法促进产业发展升级,把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结合起来,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起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产业发展升级创造多元投入、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1)结合材料一,请分析上述企业的不同应对之策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加快产业发展升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经验表明,当人均 GDP 达到 5000美元时,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环境保护。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资源形势,我国采取综合措施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污染减排工作:2007年环保支出科目被正式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环保产业列为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为扩大内需,我国大规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对环保产业的投资进一步加大,“十二五规划”将我国环保产业的投资占GDP比重提高到历史性的1.5%。
材料三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把河源市建成更加宜居宜业、更具魅力活力的生态之城,河源市正式出台《河源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和生态优先、环保至上、科学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以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目标科学合理,符合河源实际,对区域经济、环保、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揭示图一、图二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的信息,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加大对环保产业投资的理由。
(3)结合材料三,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内容分析河源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16分)
(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关专家对2013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的预测,美国预计增长1.7%,欧元区平均是负增长,日本可能达到2%,俄罗斯增幅预计2%。
材料二 出口、投资、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三驾马车”中,出口是表现最差的一“驾”。目前,我国进出口贸易面临的主要不利因素有: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不同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问题,外需持续低迷;外贸环境日趋复杂,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2013年下半年我国出口仍面临严峻的挑战。
材料三 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广东经济同比增长8.5%,而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同比回落3.5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居民收入增速回落的同时,支出并未减少,在一些领域还在不断增加。相关专家指出,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必须要确保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保证收入增长的不换档、不掉速。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7分)
(2)联系材料二,从《政治生活》当代国际社会的角度,谈谈你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认识。(12分)
(3)结合材料三,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为保证居民收入增长的不换挡、不掉速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 2012年以来,潍坊科技创新捷报频传:全球首台零挥发5.5T低温超导磁选机下线、世界独有的8挡汽车自动变速器投产、国内首台大功率缸内高压直喷压燃式天然气发动机问世。企业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全面提升了核心竞争力,占领了市场。
(1)依据材料,运用价格的知识,阐明企业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原因。
材料二 2013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实现此目标要平衡好增长和转型的关系,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转方式的主攻方向,扩大内需是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经济转型需要政府推动,但主要还靠市场机制解决。”解决好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城镇化等制约消费的制度安排,中国就能避免陷入“既减速又难转型”的困境。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结构升级”的双赢?
材料一
注:目前,美国城镇化率超过82%,德国城镇化率高达96%。
材料二 二战后,世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如韩国推行大城市主导型的城镇化,大力改善道路、水电等城镇基础设施,并发起“新农村”运动,推动乡村发展,迅速提升了国际竞争力,但也加剧了地区间发展的不均衡;拉美地区是世界城镇化最快地区,但由于“赶超”过度,城镇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工业化所能吸纳的程度,出现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1)依据图表一,选出图表二中反映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数比率变化趋势的折线是_______,并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综合上述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谈谈如何又好又快地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
材料一 在当前应对国际的新形势下,党的十八大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因为一般而言,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们的物质需求会紧缩,而精神文化需求会膨胀。当购车、买房比较困难的时候,人们会转向相对廉价的消费。文化消费既能满足精神需求,又不超出人们的承受能力,就有可能成为一种大规模的需求。
材料二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坚持内外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1)根据材料一,生产与消费的知识,分析党发展文化产业的现实意义。
(2)结合材料二,请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振兴我国的文化产业提出几点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表1:2007-2011年浙江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情况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增加值(亿元) |
595.93 |
735.4 |
807.96 |
1056.09 |
1256.74 |
占GDP比重(%) |
3.2 |
3.4 |
3.5 |
3.8 |
4.0 |
注1: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多在10%以上,美国25%左右,日本20%左右,欧洲15%左右;
注2:2007-2011年,浙江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同期GDP增长速度为15%左右
材料二:近年来,浙江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内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入推进体制创新,推动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鉴于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突出的作用,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十二五”期间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提出要推动浙江省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实现从大到优、从大到精、从大到强的转变,既注重数量和规模的扩张,更注重结构和质量的改善。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力争达到7%。
材料三:据专家分析,我省文化产业仍面临以下几大问题:首先,文化产业的发展仍不成熟,从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来看,美国高达25%,而我省只有4%;其次,文化产业发展质量不高,品牌少,含金量不足、产业影响力不足;第三,政府主导投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民间资本进入效应未充分显现。这实际上是当前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不足和市场规范缺失所造成的。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出来的经济信息。
(2)结合上述材料信息,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知识分析浙江省应如何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有关知识分析浙江省重视文化发展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6年—2011年上半年我国城乡文化消费统计图表
材料二 十七届六中全会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我国振兴文化产业的基本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坚持内外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1)结合材料一,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并分析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过低的经济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请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振兴我国的文化产业提出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