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11月29日在北京召开。中央决定,进一步大幅上调国家扶贫标准线,从2010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1274元升至2300元(2010年不变价)。今年我国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也明显加大,由上年的222.68亿元增加到270亿元,增幅达到21.25%,增量和增幅都达到历史最高。
请用经济常识简要回答:
(1)我国扶贫资金来源于哪里?
(2)国家进一步大幅上调国家扶贫标准线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6分)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表1 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单位:%)
城 镇 居 民 |
农 村 居 民 |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37.9 |
37.0 |
36.3 |
35.8 |
43.7 |
43.1 |
43.0 |
43.0 |
注:恩格尔系数是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表2我国城乡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城 镇 居 民 |
农村居民 ( 人均纯收入 ) |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11759 |
13786 |
1578l |
17175 |
3587 |
4140 |
4761 |
5153 |
(1)上述表格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表1、表2说明如何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表现。当前,我国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到2009年末,我国财政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长率的局面已经持续了17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由“九五”末期的10.3%上升到“十一五”初期的18.4%。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和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出现了下降,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九五”末期的13.3%下降到“十一五”初期的11%。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各行业间收入水平最高是最低的1.8倍,2008年我国20个行业门类中这一差距为4.77倍。目前,电力、电信、石油等垄断企业职工平均收入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5~10倍左右,上市国企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是一线职工的18倍左右。
请回答:材料(含图)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如何利用财政、税收来解决材料中出现的问题。
材料一:[权威观点]
各级政府和企业要针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新情况,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既要逐步增加职工收入,又要使其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适应,从而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职工工作稳定和社会就业持续增长。
——温家宝
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年轻农民工。
——温家宝
材料二:漫画:《企业大了,也是没有办法啊》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怎样才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深入贯彻温家宝总理的权威观点?
党的领导是实现“国强”到“民富”的根本保证,加强党对发展成果分配的统筹协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社会趋势,科学谋划,完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缩小贫富差距、区域差距。全体共产党员要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增加百姓收入,提高人民富裕程度,完善保障机制,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结合材料,说明在追求“民富”的过程中怎样发挥共产党的作用?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材料二: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增长,2006年-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l 1.2%,到2010年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97983亿元,为“还富于民”提供了物质基础。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和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将致力于全面均衡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让民众收入跑赢CPI,分享GDP发展实惠,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由“国强”向“民富”的华丽转身。
归纳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就怎样实现由“国强”向“民富”的“华丽转身”谈谈你的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1990—2010年广东省城镇化率与全国城镇化率情况
注: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城镇化率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率平均达到80%。
材料二 专家指出,城镇化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新增的大量城镇人口将带来消费需求的大幅增加和庞大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住房建设等投资需求。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农村居民人均资源占有量得到提升,提高了农业效益。同时,也推动了各类服务业的发展,形成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快城镇化进程,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第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简述城镇化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