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我国的就业形势一方面是就业难,另一方面是用工难。这“两难”是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的困惑,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
材料二 2012年11月16日,某电器公司人事经理与陈某签订《劳动协议》,约定由陈某负责输送一批员工到该公司从事电器安装工作。2013年1月19日,该公司认为员工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于是张贴公告与该批员工解除劳动关系,要求员工在两天内结算工资离厂,但员工不同意,要求公司支付工资到7月31日并长期在厂内聚集,影响企业正常运作。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如何和谐共“舞”?
(2)结合材料说明劳动者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某校高一年级政治学科兴趣小组对“当代中学生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以下是他们这次调查得出部分结论:
结论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的群体,他们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个群体的消费特点及动向,如今越来越引起了生产产家的关注。
结论二 中学生的消费有向享受型、高档型、多元化的消费方向发展的趋势。
请结合上述结论,回答以下问题。
(1)试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分析结论一的内容。
(2)请你谈谈对中学生中存在的这种消费观的认识。
材料 被产能过剩困扰的中国光伏行业,又遭遇欧盟“双反”打击。欧委会2013年6月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涉及欧盟光伏应用领域的中国企业不得不面对重税带来的巨大利益损失。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通知(征询意见稿)》,补贴政策将刺激中国分布式光伏市场。同时,“双反”打击能对中国的光伏行业进行重新洗牌,对能够坚持下来的光伏企业反而意味着一个增长时机,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启动,中国光伏企业开始扩大国内及欧美以外市场的销售。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企业的角度为中国光伏制造业走出困境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积极推动国有经济发展。
材料一 1978年,国有企业开始改革,当时明确提出不搞私有化,但要改革指令性计划体制,发挥市场对国有企业运行的调节作用。国有企业的运行由完全受制于指令性计划,开始转为受计划与市场的双重调节。
1992年,党的十四大终结了计划与市场之争,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终于挣脱指令性计划束缚而逐步走向市场。
1994年,国务院启动了百户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经济责任制、转换经营机制等,为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2003年始,国家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实行经营业绩考核与年薪制,以产权多元化为基础积极推进公司化改革,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企业完全进入市场。
2003—2011年,全国国有企业户数从15万户减少到14.5万户,中央企业由196家减少到117家。但国有企业在石油、电信、电力、军工等行业的比重达90%以上。国有企业获得长足发展。
材料二 国有企业经济势力发展壮大的同时,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舆论苛责:长期重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但忽视国有企业的价值感召力、文化吸引力建设,社会声誉地位与经济地位不相称;企业自身诉求和公众需求时有不一致,重经济发展指标、轻环境保护、合规经营等方面需要进一步规范;没有责权明确的公共关系管理体系,部分企业与民众沟通不畅,时常因为减薪裁员、经营信息披露不及时等陷入舆论困境。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国有企业应如何突破这种舆论困境?(6分)
材料一 “十二五”期间,我们面临的文化产业发展形势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产业规模小、发展不平衡,专业人员匮乏、科技含量低,特色文化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相对较小,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还不高,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
材料二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 我国就业形势一方面就业难,另一方面用工难。这“两难”是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的困惑。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文化企业应如何解决材料一中的问题。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如何和谐共“舞”。(11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李克强同志在2010年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的题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一文指出,立足内需是我国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国际经验表明,大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支撑。他特别强调,要着力增强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作用。
结合《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淡为什么说消费对经济增长起拉动作用。
随着互联网与电子商务技术的快速发展,网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2013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网购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
注:2013年为预期数值。
2008—2013年中国B2C.C2C电子商务企业增长图
注:B2C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C2C为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2013年为预期数值。
材料二 “网络团购”是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职业团购网站通过与商家合作,采取“团体+实体店”模式,推出团购的产品和服务,供消费者选购。“网络团购”以其低廉的价格,吸引了大批消费者。然而,消费者在享受实惠的同时,也遇到了“欺诈”“违约”等问题。 网购在给我们带来方便.快乐购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而正是这些还有待解决的问题又阻扰了迅速发展的网购。2013年3月8日,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今后政府部门将采取措施规范引导网络市场发展,净化网购市场环境。
(1)概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两表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对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规范网购市场发展出谋划策。
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将你的观点与建议写在答题卷上。(18分。)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某校高二(1)班同学开展了以“关注十八大,奔向新生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聚焦经济成就】
第一组同学展示了搜集到的一组图表: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上述图表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望小康目标】
第二组同学发现,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他们认为这是“最温暖人心的目标”。
(2)居民收入倍增目标成为“最温暖人心的目标”的理由是什么?(6分)
【促进科学发展】
第三组同学认为,实现十八大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3)请你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企业和劳动者在创新发展中应如何作为。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应用,网络购物已经形成一种流行趋势,“鼠标一点、购物完成”的网购成了不少市民的选择,涉及的商品几乎涵盖百姓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服装鞋帽,到图书文具、家用电器等日常用品,几乎都可以在网上买到,价格一般要比商场低30%至50%。
对于网购的迅速发展,有业内人士分析,第一,网店省去了房租费、水电费、店员工资,甚至连运费都是由买家支付;第二,网店经营者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生产厂家、能拿到“内部价”或“员工价”的厂家营销员和厂家外单产品获得者;第三,网店除了价格优势外,其售后服务也日益成熟,如一些网店提供正规的发票,商品可以全国联保。随着城市人口的聚集,交通物流业的发展,网购将更加快捷方便。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网购商品价格较低的原因。
网购的盛行,对于实体店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一些实体店的销量甚至减了二至三成。面对网购对实体店的冲击,宝鸡中学高一某班学生对于宝鸡各实体店的应对方式做了调查,发现基本有以下几种情况:有的禁止代理商低价网售;有的在保留实体店的同时开网店,线上线下双管齐下;还有的实体店针对网络上物品鱼龙混杂的状况,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等等。
(2)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请你为实体店的发展提出建议。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无论是实体店的消费还是网购,都以居民户的收入为前提。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3)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增加居民收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果粉”,指苹果公司数码产品的狂热爱好者。在中国就有着成千上万的“果粉”。2012年1月13日,“只需一个键”的苹果iPhone4S手机在国内发售。虽是价格高速五千多元的奢侈品,但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均出现“果粉”冒着刺骨严寒,彻夜排长队购机现象,其中不乏一些透支消费的“果粉”。
材料二 苹果公司经营的成功,不仅是因为它独特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策略。而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它的产品设计。例如它设计的产品iPhone、iPad颠覆了传统手机和电脑的使用方式,使其获得了丰厚的利润.现在中国市场的一部最新款iPhone手机售价高达5000多元,苹果凭产品研发设计优势所赚利润占全部利润的70%以上,只有20--30%的利润分给众多环节的合作伙伴,但其中只有约6.50美元的价值来自中国处于苹果产业的组装链条,中国工人分得iPhone总价值只有1.8%,不足10美元;没有自己的品牌,替别人代工或跟风山寨永远成不了制造强国。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果粉”们疯狂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苹果公司的经营成功对我国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有何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国人大代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参加人大北京代表团审议时表示,“据初步估算,今年我国城镇需要就业的人数将达到2500万的高位,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就业压力很大”。
材料二 作为人口大国,就业是我国长期关注的问题之一。从“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就业是民生之本”,再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的目标,无不体现出缓解就业难题的紧迫性。
(1)请提取材料一、二中的主要经济信息(4分)
(2)你认为国家应该为就业做哪些工作?(9分)
(3)今天的中学生是未来的劳动者,必须做好就业和创业的准备,作为未来的劳动者,你应该怎样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6分)
材料 2013 年 3 月 29 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强调:“用勇气和智慧推动转型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李克强说,经济转型升级要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稳增长,首先要看就业稳不稳,要更加注重向调整结构要就业,特别是要围绕经济升级的需求,像“抓工业上项目”那样对发展服务业下功夫、出实招,释放扩大就业潜力。他指出,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不解决,发展就会“断粮”,民生就会“打折扣”。这也是转型升级必须破解的难题。各级政府要增强紧迫感,更加主动地采取措施,解决突出问题,力推绿色发展,把让人民群众呼吸洁净空气、喝干净水、吃安全食品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
(1)运用 《经济生活》 的知识,回答: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消费者应该如何作为?( 13 分)
(2)运用 《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为什么说“稳增长,首先要看就业稳不稳”? ( 12 分)
材料一 某市调研小组对该市企业招聘进行调研,企业认为难以招聘到的人员的占比见下图。
材料二 2011年,我国需要安排城镇劳动力有2 400万人左右,其中高校、技校毕业学生和初中、高中毕业以后不再升学的学生,加起来近1 400万人;还需要继续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约在800万人左右。而我国每年城镇能够安排的劳动力大约是1 200万人。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
(2)就业是民生之本,它和每个人实现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紧密相连,也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解决就业问题对国家、企业和劳动者的重要意义。
材料一 由于我国就业环境没有根本性变化,2011年就业压力很大。尤其是2011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680多万人。这给就业带来巨大压力。人社部新闻发言人说:继续把高校毕也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做好农民 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
材料二 当代大学生应当及时关注国家针对就业提出的相关政策,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要拥有专业的知识,同时更应该有对工作的敬业精神和对企业的忠诚。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另外可以选择自主创业。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国家为什么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
(2)怎样解决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