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我国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世界主要国家互联网经济占GDP的比重

注:2014年中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同比增长49.7%;2014年我国互联网经济占GDP的比重为7%。
材料二:2015年我国加快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材料三 互联网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的简捷方便,使人们更加关心国家政治生活,培养了网民的民主意识。通过网络汇聚并推动民意引导社会舆论,影响着政府的决策。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拉近了政府与公民的距离,服务着市民的生活。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分析“互联网+”行动计划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互联网对我国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A市市委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坚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城市生态建设。把城市建设远景规划向群众展示,公开征求意见,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规划提建议,并将修订后的规划提交人大审议,人大表决通过后再实施。该市市委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A市市政府积极响应市委精神,贯彻落实城市建设规划,不断采取措施改进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的?
(2)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A市市政府为什么要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每1%的乡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就能使中国居民消费总额提高0.19个至0.24个百分点。因此,十八大以来新一代国家领导人强调城镇化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并将以此为契机实现固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这需要政府首先以人为本,加快农民工等城市边缘人群的城市融入,保障新入城居民的衣食住行教育等合法权益;二要统筹城乡,促进城镇和农村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三要大小并重,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加强公共设施投入,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四要集约节约,在资源能源有效利用的前提下推进城镇建设。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扎实步伐。某市发展文化产业采取了以下措施:牢牢把握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育了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打造一批富有该市特色的文化品牌,培育了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而带来了该市文化产业的蓬勃健康发展。
材料三:“无车难,有车烦”,时下许多城市有车族都会发出如此感叹。下面请看某市居民小张一家的烦恼。烦恼一:由于堵车,小张每天开车上下班几乎都要用2个小时才能走完1个小时的车程。烦恼二:虽然家住十二楼,但小张一家都不太敢开窗,街上车流的声音和尾气实在让人难受,污染严重。小张因此“上书”市政府,要求政府采取措施解除他的烦恼。
(1)结合材料一,运用”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的知识,说明新一代国家领导人将城镇化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的理论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产与经济制度”以及“企业的经营”的相关知识分析某市上述措施对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启示
(3)根据材料三,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知识,温馨提醒小张“上书”应注意哪些事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我们也应该从自身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学生,我们每天与书为伍,书籍是宝贵的精神食粮,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在使用书籍时,我们也应该注重保护和利用,为了让更多的人体会到文化的魅力,感受到艺术的熏陶,吕梁学院附中学生会正在草拟倡议书,向同学们征集倡议。
结合《政治生活》中关于公民的相关知识,请你提出两条倡议,要求有不同的理论依据。
倡议书(草稿)
同学们,也许并不是每个人在拿起一本书时都能意识到,手上捧着的页页纸张,都代表着土地上消失的片片森林。今天低碳环保既是一种文明的符号,也是每个人的行为准则,请珍视我们用过的每一本书,让它们在传递中增值,在传递中点燃希望。为此,我们向全校同学倡议:
倡议一: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向所在社区和学校宣传有效循环用书建议。
理论依据:公民依法享有民主管理的权利。
倡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论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倡议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论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
材料一:依法治国理论的历史进程

时间
对依法治国的认识
作用和意义
1997年党
的十五大
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理政的建设目标。
实现了从法制向法治的历史性转变
2002年党
的十六大
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提出推进依法行政。
走向全面法治阶段
2004年十六
届四中全会
确立了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执政原则
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方向
2007年党
的十七大
提出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中国的法治理论和法治实践走向全面法治
2012年党的
十八大以来
确立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目标

材料二:《决定》首先树立了宪法的权威,强调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基础性地位,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
材料三:《决定》强调,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开启法治经济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法治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完备的法律制度和法治理念是市场良好运作的前提。法治经济是按照经济规律运作的经济,它是有法可依,有制度可循的;法治经济的另一面是信誉经济,要减少交易的成本达到双赢的目的,交易双方必须诚实守信。所以,这种经济实质上是法治与德治统一的经济。
(1)结合材料一,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依法治国理论的历史进程
(2)请结合所学《政治生活》知识,简要阐述如何树立宪法权威?
(3)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经济界别的政协委员张某,提交了一份提案——《关于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的建议》,请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帮助他完成这份提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2014年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何香久向大会递交提案,建议大幅提高公务员工资。而他建议的是“给基层公务员逐步涨工资”,媒体却报道成了“给公务员大幅涨工资”。何香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大多数公务员,是勤勤恳恳工作,没有灰色收入。“不能让广大公务员为少数腐败分子埋单”。辣椒评论:关于公务员涨工资问题,早前人们就针锋相对地讨论过了,有支持的、有反对的,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公务员工资到底涨与不涨,还需从长计议。人们吐槽的那些内容,有很多是带有个人私利色彩的。作为国家规范化管理的一支队伍,最终公务员工资涨还是不涨,还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毕竟公务员队伍很庞大,一些政策能否实现还需认真调研并研讨。
(1)你是赞成还是反对提高公务员工资?请用有关政治生活知识阐明理由。
材料二   2014年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媒体的提问。李克强在谈到民生问题时阐述: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保基本,建立一张统筹城乡的“网”,也就是说要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住房等诸多方面构建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兜底线,也就是社会救助救济的制度化,我们决不能让无家可归、因贫弃医等现象频发;促公平,就业、创业、教育的公平。 
(2)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政府今年着重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经济意义并为此提两条建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问题不仅是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是重要的发展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1月以来,持续多天的大范围雾霾天气让PM2.5这个肉眼看不见的“小家伙”,以一种很显眼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空气很轻,被污染的空气很重,治理空气污染的经济负担更是重上加重。“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北京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持续的雾霾,不只是北京的烦恼,大雾中,一条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带斜穿1/3的国土,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严重污染。雾霾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已经行不通,发展经济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重视起来,建设“美丽中国”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改善环境应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企业和个人在改善和提高空气质量过程中如何作为。
材料二:我国1997年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后,环境保护开始走上法治化的轨道。然而,目前我国环境法规体系还不健全,198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法》第16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然而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地方GDP的增长,环境监管有名无实,环境法的实施处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的状况。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一些企业长期违法排污而得不到应有的制裁。我国司法制度对公民环境权益的保障较为贫弱,在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时,司法机关往往无法有效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益。在环境保护的具体过程中,公众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公民应如何依法进行环境保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中国网继续推出两会品牌栏目《我有问题问总理》。新华网特别推出“我向总理说改革”大型征集,这是该网两会为总理建言活动的第10年。广大网民纷纷借助这一平台发出“好声音”,对深化改革、改善民生、国家治理、反腐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1)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广大网民参与上述活动的认识。
材料二  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通过微信、微博获取信息与沟通交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但同时,一些诸如“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不法分子也将贪婪的目光瞄向了浩瀚的网络海洋,妄图制造流言,浑水摸鱼,获取非法利益。面对网络虚假信息,一方面,互联网管理者要加强积极引导和监管,另一方面,公民要对法律有敬畏之心。公民造谣后要有惩罚机制,让谣言传播者不能有恃无恐。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公民在防止网络虚假信息方面应该如何承担责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O15年,我们肩负的担子更重。中国人民对2O15年寄望之重,期待之殷,尽在其中。
材料一:2009-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注释:201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与2O13年相比,同比与环比双双下降了0.3个百分点,而且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
材料二: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对此,中央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材料三: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先秦法家代表人物韩非论著《韩非子》和东汉王符《潜夫论》中的这几句话,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讨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前夕被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说明韩非和王符的思想,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有现实指导意义。
(1)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国家应该如何应对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阐述韩非和王符“崇尚法治”的思想,对我国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积极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当前,我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硕果累累,但也存在种种令人忧虑的现象:有的作品盯着金钱,抄袭模仿,机械化生产;有的胡编乱造,粗制滥造,颠覆历史、经典;有的搜奇猎艳,捕风捉影,迎合低级趣味;有的追求奢华,过度包装,形式大于内容,等等。
材料二: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与文艺界有识之士共商文艺繁荣发展大计。他指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
人民需要文艺,中学生也离不开文艺。习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也引起广大中学生的热切关注。某校高三(2)班学生召开了以“享受文艺,健康成长”的主题班会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令人忧虑的现象存在的原因。
(2)运用唯物史观和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文艺工作者必须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的理由?
(3)假如你在班会上就该主题发言,请列出要点,并从文化生活角度解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略和重大战略任务。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在我国如何才能完成十八届四中全会所提出的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任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不仅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而且事关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材料一: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提出的“倒U曲线”(见下图),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工业化过程中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程度的关系。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仍处于“倒U曲线”左侧,而且离拐点有一定距离。为此我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十二五”期间,我国以前所未有、全球罕见的力度,治理污染、保护生态。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稿》首度将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写入五年规划。生态文明建设有了顶层设计、总体部署和严格措施,为发展构建“绿色谱系”,为转型积累下“绿色动力”。

材料二:著名调查记者柴静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记录片《苍穹之下》通过网络广泛传播,让无数人认识到了雾霾对公众健康的危害,知道了应对雾霾的一些具体措施。如:遇到破坏污染环境的行为,可以拨打全国统一的环保举报热线电话12369;通过“少开一天车”“少用一度电”“拒绝过度包装”“拒绝吸烟”等行为可以为治理雾霾做贡献;等等。
(1)简要描述“倒U曲线”反映的人均收入与生态环境状况的关系,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如何促使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向“倒U曲线”拐点右侧变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柴静的做法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5年两会期间,民革、台盟、台联各位委员深刻领会中共中央对台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向全国政协提出议案千件,内容涉及法治、文化、两岸关系等多方面,其中涉及台湾的就有12件,如促进大陆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深化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加强两岸国学教育交流等方面内容,充分体现了台盟等民主党派的特色。
材料二:2015年3月,以“一展民俗风采 共承两岸文脉”为主题的第八届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成功举办,内容涵盖了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各大类别,并分别以舞台表演、手工技艺互动、美食分享品尝、图文展板等形式呈现,并以微信公众平台为媒介,发动市民拿起手机“集赞”得奖品。在两岸民俗展演版块的木偶戏专场,人们欣赏到来自台湾与泉州的木偶剧团的同台献艺,感受到了两岸源出一脉又各有发展的布袋木偶戏的精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举办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的意义。
(3)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分析“人们欣赏到来自台湾与泉州的木偶剧团的同台献艺,感受到了两岸源出一脉又各有发展的布袋木偶戏的精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法治是改革创新的重要保证。
材料一:2010~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相关数据

(注: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国内生产总值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
材料二:2015年,H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常用行政权力从2500多项削减到1474项,削减幅度达41%,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全面落实“先照后证”改革,再次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积极推动消费维权便利化、智慧化、规范化、社会化;完善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华的体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民生保障领域……该政府正以新作为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1)揭示材料一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生产与经济制度的知识回答,H市政府的一系列做法所体现的道理。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H市政府积极做好权力“减法”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篇《法治社会不容“微博先审判”》的文章针对络上一些关注度较高的案件进行围观施压的做法提出委婉的批评,强调法治的程序性,提醒公众不能用偏激的观点去施压,甚至“绑架”法律的正当程序。该文的主旨强调(  )
①公民权利不能凌驾于法律正当程序之上
②公民应该正确行使自己的基本民主权利
③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制度的高效性作用
④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