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2012年3月5日是第50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学习”49周年。全国各地掀起学雷锋热潮,用实际行动弘扬雷锋精神。但有人认为,在新中国建国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雷锋只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人物。言下之意,似乎雷锋精神只是一个过时的道德标杆。然而现实之中,那些“感动中国”的人们,那些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人们,那些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人们,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王伯祥、郭明义等改革开放时代涌现的模范人物,他们虽不是“雷锋”,但谁能否认他们是雷锋精神最好的继承者和阐释者。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有人却说雷锋精神过时了”的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前,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弘扬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材料一 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
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
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控制海洋。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
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根据材料一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
材料二 近年来,以《潜伏》、《亮剑》等为代表一批红色影视片在各大主流媒体竞相播放,他们以不同的手法诠释了中华民族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使广大观众受到强烈震撼。
(2)试运用弘扬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回答红色影视热播的现实意义。
材料三 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特
征,艺术形式和内容各具特色。自20世纪50年代起,新疆各种演出团
体不断跨越天山,走向大江南北、世界各地,使以木卡姆艺术为代表的
新疆各少数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熠熠生辉。也正因为有着丰富多
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中华文化才显得雍容磊落、气象万千。
(3)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将与国际节庆协会合作,于2011年10月28日至30
日在北京共同主办第二届中国民族节庆峰会(以下简称峰会)。某校高三(7)班同学开展了
“走进传统节庆,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节庆,让文化更璀璨节庆活动是在固定或不固定的日期内,以特定主题活动方式,约定俗成、
世代相传 的一种社会活动。从节庆内容可分为祭祀节庆、纪念节庆、庆贺节庆、社交游乐
节庆等;从节庆时代性可分为传统节庆(如春节、元宵节等)和现代节庆(如旅游节等)。
中华56个民族的节庆文化丰富多彩,我国各个地方政府每年举办的各类节庆活动达9000
多个,其中1/3的节庆是由民族地区举办的。为扶持民族节庆知名品牌,本届峰会期间将举
行2011“民族节庆奖”评选、颁奖活动,评选依据国际节庆协会的权威评价体系,以节庆
的民族性、国际性、创新性为重要评选指数。获奖节庆和城市将进一步向国际节庆协会推荐
参评“IFEA国际节庆奖”。
(1)结合材料,解读我国扶持民族节庆品牌的文化价值。民俗,让经济更繁荣
本届峰会将以“打造民族节庆品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为主
题。同学们上网了解到,节庆是民俗风情旅游的重要物质依托,是旅游吸引物的重要组
成部分。民俗风情是指一个民族或地区的人们在文艺、语言、信仰、服饰、饮食、居住、
娱乐、节庆、礼节、婚恋、交通以及生产等方面所特有并广泛流行的喜好、风尚、传统
和禁忌。由于民俗风情自身的特点以及在文化和经济方面的价值,民俗风情旅游已成为
现代文化旅游的一部分,吸引着众多旅游者,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2)请从经济生活角度,为发展民俗文化产业献计献策。
我心目中的精彩节庆
“2011优秀民族节庆”评选将设立“最具民族特色节庆”奖、“最具国际影响力节
庆”奖、“最具创新价值节庆”奖、“最具魅力节庆城市”奖等四个奖项,推选活动的网
上公示投票活动在中华节庆网进行。每天均有大量来自国内外的网民通过网上公示投票
专题推选出自己心目中的优秀中华民族节庆。
(3)请就材料中的四个奖项之一,提出你心目中的候选对象,为它设计一句广告宣传语,
并从哲学角度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11月8日以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陕西、山西、河北、河南、湖北等地普降大到暴雪,其中,河北省中南部降雪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均为历史罕见,石家庄降雪创历史纪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11月12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赴河北受暴雪影响地区指导工作。有关地方和部门紧急启动应急机制和预案,召开会议,分析形势,周密部署,采取各种措施应对暴雪,取得了显著效果。
自2008年以来,我们的民族经历了太多风暴的洗礼:雪灾、暴力事件、地震、金融危机……然而中国在低头抱怨吗?没有,中国挺起了他的脊梁!
(1)结合材料,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是怎样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应对雪灾的?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中国挺起了他的脊梁”的精神支柱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来源:2010届吉林东北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摸底考政治题(必修1234)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请回答: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民族为什么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一个重要原因是民族精神永不泯灭。伟大的民族精神,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赴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重大意义?
(2)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秋季开学后,某校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高三(4)班同学积极响应,组织了一次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综合探究,请你也参与其中。
甲同学说:“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相对比较低,我认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1)  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乙同学说:“做好民族团结工作,要发挥教育的力量,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2)  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丙同学说: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历史和现实充证明,在这个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三个离不开”的思想。
(3)“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的哪些观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闪烁着时代光辉的中华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并具有顽强奋斗精神的杰出人物:林则徐、谭嗣同、瞿秋白、方志敏、鲁迅、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他们为振兴中华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动了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深刻地改变着时代的面貌,他们高扬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
(1)为什么说闪烁着时代光辉的中华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杰出人物?
(2)杰出人物推动了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3)有人认为,上述杰出人物的人格品质和精神的确是很高尚,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种精神与实际生活相距甚远,学习这种精神只是一句空话。请你简要评价这种观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观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之间既有冲突,也有融合,而总的趋势是融合。中国人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接纳西方文化,或者说,中国要走向世界,如何在文化上和世界各国各民族交融?这一直是人们思考和争论的问题。人们对外域文化的态度有着不同的表现。既有虚心学习不同文化、与外域平等交往的例子,也有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照搬异文化的情况。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既有经验,也有教训。
对于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我们对待外域文化应该采取和坚持什么样的态度和原则?为什么?(10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培养求真务实的精神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