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实现人民幸福的共同价值。
材料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这里,我们可以听到辛亥革命的前辈对富国强兵和民主的呼唤,可以看到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中飘扬的自由平等的旗帜,可以触摸到不列颠人在工业革命中形成的对法治和市场诚信的敬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熏陶下,中国的社会经济能够走上有序健康的道路,而且,按照这一文明的新坐标与道德的新路径,能够为中华民族培养出一代新人。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细”就是要细化,要直入头脑,要沉淀心中,只有发自内心接受,才能真正自觉行动;“小”就是要从小事做起,从个人做起,坚持不懈抓养成,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实”就是要行动,就是不能玩虚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关知识,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体现的哲学道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全国各省(区、市)气象部门将形成人工影响天气、改善空气质量作业能力,在重污染且有降水形成的条件下采取相应的气象干预措施,实现人工增雨,消减雾霾,清洁空气。这说明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就可以改造规律      
②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可以建立新的联系
③尊重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              
④必须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来利用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月朗晴空今夜断言无雨,风寒露冷来晚必定成霜。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C.来自实践的认识是正确的
D.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背景材料: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指出: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拥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愿同各国人民真诚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举行爱国纪念日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生活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辩证法道理?
(3)结合材料,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巴蜀中学某班每周三设正装日,男生穿西装打领带,女生黑色丝袜配高跟鞋,小小的着装变化引起蝴蝶效应,学生说,上课不打瞌睡了,就连去食堂吃饭也不狼吞虎咽了。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A.正确的价值观可消除价值判断的差异和冲突
B.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
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D.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系统勾勒了“一带一路”路线图。同一天,在2015博鳌亚洲论坛的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主旨演讲时透露,已经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也已经制定,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经在稳步推进。透过这些早期收获,“一带一路”的广阔前景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即俗称的一带一路规划,行动文件则是愿景中涉及的具体项目内容。随着“一带一路”的行动与愿景已经正式发布,从4月13日开始,中央电视台开始推出的系列报道将使一带一路规划与愿景在国内外进一步深入人心,影响将继续扩大,规划的实施也将更为顺利。一带一路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巨大,为中国和相关国家将带来众多市场发展机会。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相关知识,说明“一带一路”建设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漫画《救援》中的失败结果说明

①被救者忽视了救援者之间矛盾的斗争性
②被救者忽视了救援者之间矛盾的同一性
③救援者要着眼于整体,立足全局
④救援者要重视局部,抓关键环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务院要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建设就是要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加强规划建设管控,通过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采取屋顶绿化、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等措施,增强雨水的吸纳、蓄滞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海绵城市建设体现了

A.尊重自在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B.实践赋予客观世界“人化”的特点
C.人们根据自身需要创造了具体联系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求我们
①要善于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②要运用科学的系统优化方法,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③发挥正确主观能动性这一前提去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
④认识应随实际变化而变化,使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经济学分析表明,政府的作用犹如“三只手”,即无为之手、扶持之手和掠夺之手(指政府的权力过大并没有受到制约),我们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着力发挥政府无为之手、扶持之手的作用,要限制政府的掠夺之手。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以上论述
①把握了主要矛盾在决定事物性质中的主导作用 
②强调了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④运用了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9月3日,习近平在大阅兵前的讲话中宣布裁军30万人,决定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和军情。通过裁减军队员额,进一步调整优化规模结构,把我军搞得更加精干、编成更加科学,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努力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这次裁减军队员额,重点是压减老旧装备部队,精简机关和非战斗机构人员,调整优化军队结构。做了减法,还会有加法呢?三军特种作战、电子信息化对抗、网络攻防、空天力量等高技术兵种所占比例会越来越高。
材料二:全军专业文艺院团是裁撤呼声最高的。出路在哪里?某国有文艺院团的成功转企改制提供了借鉴。A团改制后,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摸索总结改进,全团人员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以市场为导向,例如以敦煌传统故事为题材新编杂技剧《敦煌神女》等,借鉴国际流行的演员签约制、演出代理制等市场化的手段,让这部舞剧成为中国舞剧市场化运作的典范。用国际常见的双方盈利分成的演出模式进军国际市场,成功打入海外主流文化市场,亦成为中国文化产品以市场方式“走出去”的范例。
(1)结合材料一,说说我国本次裁军是如何体现系统优化方法要求的。
(2)结合材料二和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谈谈A团成功转制的经验。
(3)请你为军队裁军拟定两个宣传口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纽芬兰岛等地的鳕鱼,因被过度捕捞而数量急剧下降。科学家发现,对鳕鱼的过度捕捞改变了鳕鱼的进化过程,导致了鳕鱼的早熟,使其形体变小、品质降低。鳕鱼“被早熟”体现了(   )
①规律是客观的,不可违背   
②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③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④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说明
①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无止境的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事物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④系统优化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侧漫画《你站到阴影里,却说太阳对你不公平》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要

A.坚持解放思想,注重实事求是
B.坚持实践第一,重视直接经验
C.把握发展的实质,坚持发展的观点
D.把握事物的联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广州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也是今天现代化海运的国际大港。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历史上,中国航海家郑和携带大量丝绸、瓷器和铁器等物品,率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空前交流与发展,对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当前,顺应时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提供难得机遇,必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2)有人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是体现人类实践特点的重要活动”,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谈谈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