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20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展馆各有特色。世博会必将成为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上海的窗口。上述材料说明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③各民族文化走向融合统一 ④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江苏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大省。下列四幅图片中,你认为能表现江苏文化特色的是
A B
C D
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摒弃一切传统思想的束缚,建立起全新的民族精神体系 |
B.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展示中华民族精神的全新面貌 |
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民族精神 |
D.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文化创新作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 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在“中医现代化”的口号下,有人把摘除中医传统、简单模仿西医当成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可是,失去了传统文化依托的中医,就会如同离开了土壤的大树,只有枯萎和死亡。这表明发展中医必须
A.坚持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 | B.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
C.体现时代精神 | D.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 |
黄振龙“癍痧凉茶”以传统配方为基础,经过现代化的研制和改进而成,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实现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
B.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全面地继承 |
C.文化应该在继承中发展 |
D.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
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正是这些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这告诉我们
①既要认同本国文化,又要尊重他国文化
②世界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③世界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④不同文明虽有优劣之分,但应加强交流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做为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传统习俗是
A.民族精神的火炬 | B.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 |
C.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 D.对人们社会活动产生持久的影响 |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这一历史性的盛会将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平台。参加这一盛大庆典的各国人民在奥运精神的框架内增进合作、友谊与相互了解时,中国人民的理想、希望、发展和文化将在这一平台上与世界产生共鸣,这一观点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不同民族交往方式的差异来自于文化的影响
②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不同民族文化存在着共性和普遍规律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但封建社会却片 面强调“愚孝”,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枷锁。由此看来,继承传统文化应( )
A.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 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 D.海纳百川,熔铸百家 |
2009年10月4日,在朝鲜访问的温家宝总理和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日一道观看了朝版歌剧《红楼梦》。朝鲜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排演歌剧,表明( )
A.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属于先进文化 |
B.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有着巨大的包容性 |
C.不同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实现共享和发展 |
D.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消除文化差异 |
2009年,第四届“中法文化之春”在20个大城市迎来100余场活动(舞蹈、戏剧、音乐、电影)。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有了文化的交流,就有文化的创新 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 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0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10周年纪念日。一位土生土长的澳门居民,始终如一将中华文化作为终生的依归和追求。他用“飘零”和“辛酸”形容澳门回归前自己的生存状况,而现在的他“更加肯定自己是个传统中国人”。这反映了
A.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 B.文化是永远不变的 |
C.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 D.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
毛泽东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所指出的“遗产”是指( )
A.传统习俗的继承 | B.传统建筑的继承 | C.传统文艺的继承 | D.传统思想的继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