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这表明( )
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 |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
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
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 |
“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 )
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 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 |
2013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文化机制改革创新迈出了新的步伐.实现了新的突破,形成了新改革合力。对“文化机制创新”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机制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②文化机制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文化机制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④文化机制创新的根本目的是繁荣文化
A.②③ | B.①④ | C.①③ | D.③④ |
尽管有网友调侃“春运买票难,难于上青天”,但是出门在外的人,还是会选择回家。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已超越一个节假日,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许多离家在外的中国人认为回家陪父母过年是一种孝道。这反映了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为人类所特有
②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有相应的物质载体
③不同地域的文化无不呈现出各自特色
④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与交往方式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下图“人长寿”是艺术大师齐白石的篆刻作品。齐白石出身贫寒,学过木匠,推崇“独造”,将砍柴的刀法用于篆刻,其篆刻作品取汉隶碑篆法,成为“单刀法”篆刻的确立者和典型代表。其艺术成就表明
A.辩证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是实现篆刻艺术创新的根本途径 |
B.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培植着不断开拓进取的中华民族精神 |
C.汉字作为中国文明的标志记载着中国文化发展历史和成果 |
D.在实践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才能使传统篆刻艺术历久弥新 |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是观众了解历史真相、获取民族记忆的一个便捷平台。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的基础上,为历史记忆注入血肉,涂抹色彩,使其鲜活起来,是电视剧创作的魅力之所在。
八年抗战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部沉句甸的血泪史,战争的残酷和惨烈程度远远超出和平年代的人们的想象。然而近年来,一些抗战剧创作者不进行必要的采风活动,也不对历史资料和真相进行核查,便开始艺术创作;为了吸引眼球和提高收视率,甚至不惜篡改和游戏历史,将大量奇幻、神话、多角恋等低俗的情节充斥其中,误导观众对抗战历史的正确认知。
抗战剧篡改历史的现象愈演愈烈,引发网友吐槽,人民日报也痛批抗战剧戏说史实,丧失文化自尊。如何做到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的统一,已成为抗战剧创作者们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当前我国抗战剧篡改历史的现象愈演愈烈的原因。
(2)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抗战剧创作为什么要坚持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的统一。
(3)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进行抗战剧创作提出两条建议。
花灯、拍胸舞蹈、火鼎公婆和彩婆是泉州人民耳熟能详的传统文艺,展现闽南民间巡游时劳动人民最原始最发自内心的欢乐。曾经也在上海世博会福建周《中国龙》演出巡游中集体亮相,受到一致好评。这说明了( )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闽南文化具有先进性 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报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龄和婚否限制,这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在向大众化发展,而且体现了终身教育思想,说明我国正在向学习型社会迈进。活到老,学到老,已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生存和发展需要。关于教育的地位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基础
②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③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④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2013年7月,国际语言学家常设委员会(CIPL)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第19届国际语言学大会”( CIL19),届时各国专家学者将研讨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的问题,寻求更有效的解决办法。之所以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是因为( )
①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②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传统文化的作用是双重的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浙江大地处处都有故事,故事需要记忆,讲好这些故事,这片土地便有了灵魂,也让人产生一种眷恋,一种力量。近年来,浙江省政府把创作文化精品作为繁荣文化工作的重点,正确引导,加强管理,鼓励企业开发文化精品。山水实景演出《印象西湖》和电视剧《向东是大海》就是浙江省发展文化产业的创新之作。《印象西湖》深入挖掘古老民间传说、神话,利用现代舞台技术,重现西湖人文历史的代表性元素;《向东是大海》把近代浙商的传奇故事搬上电视银幕,再现了浙江商帮的成长史和浙商精神的铸就史。这两个都是地域性、时代性很强的文化作品,但它们的思想性远远超过地域与时代的局限,弘扬了“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受到中外观众的一致好评。
(1)有人认为:“推进文化创新,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责任在政府。”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运用文化创新和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分析《印象西湖》、《向东是大海》的成功原因。
2012德国“中国文化年”系列活动,以音乐、戏曲、文学、电影、展览、对话等形式,在德国柏林、汉堡、慕尼黑等主要大城市举行。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①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②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促进中德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④增强中华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莫言获得了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谈到文学创作,他说:“文学创作不能离开传统,如果不了解中国文学,不熟悉中国文化,那么创新只能是缘木求鱼”。从文化生活看这句话反映了:
①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文化创新需要彻底抛弃旧事物
③文化创新是继承和发展的统一 ④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21世纪是海洋世纪。走向海洋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
黑格尔在其名著《历史哲学》中说:“尽管中国靠海,尽管中国古代有着发达的远航,但是中国没有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海洋没有影响他们的文化。” 有人据此认为:中国没有海洋文化传统。
许多学者认为,每个临海的国家都有自己的海洋文化,从古老的河姆渡到……,特别是到了元、明初时期,中国海洋文化的突出成就是郑和下西洋完成了对海洋的政治开拓,造就了盛极一时的东方海洋文化。但是到了明清时期,由于统治者的愚昧决定,导致了中国领先世界的海洋文化的衰落,………。
从古到今,中华海洋文明早就融入到我们民族的血脉中。
中国海神的代表“妈祖”,其特性与希腊海神波赛顿有很大的差别。第一,妈祖是女性,而且是由人化为神,而波赛顿是男性之神。第二,波赛顿的形象是富侵略性的战神,人人敬畏,妈祖则恰恰相反,是庇佑海民,使其免受大海威胁的母爱之神。因此,中国的海洋文化,并没有西方海洋文化的侵略性与强占性,相反地,它展现出更多的和谐与宽容。 ----百度文库
今天,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1)运用真理的知识,对材料中有关“中国是否具有海洋文化传统”的争论进行简要评析。
(2)运用文化多样性知识,说明如何对待“妈祖”和“波赛顿”两个不同的海神形象。
(3)从文化与经济角度,为海洋的可持续开发提两条有益的建议。
瑞典文学院10月11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中国作协在贺词中说:“莫言的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吸取灵感,从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命运和奋斗中吸取思想力量,……境界。”贺词告诉我们
A.文化创造的主体是文艺界人民群众 | B.优秀文化作品都来源于社会实践 |
C.文化创作的成果要服务于文艺活动 | D.优秀文化作品来源于对家乡的情感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文化遗产传承着一个民族久远的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最重要的精神支撑。文化遗产是历史给我们的礼物,也是一份考卷。但在如何保护和开发我国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各地方的态度并不一致。甲地认为:“关键是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让它成为‘传得下来’的宝贝”;乙地认为,“要用市场的视角来谋划和推进文化遗产的开发,使它成为能‘走得出去’的荣耀”。
(1)假定你支持材料中其中一地的观点,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陈述理由。
(2)近年来国内掀起一股申遗热潮,但在个别地方出现了紧盯经济,“只申不保、借申生财”的现象。请从我国政府的宗旨和依法治国的角度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