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有专家认为,能给病人服用价格低廉、无任何副作用的安慰剂而又能起到疗效,自然是一桩美事。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安慰剂未必能起到真正又持久的疗效,而真正意义上的治疗却被耽搁了。人类对“安慰剂效应”认识的转变说明了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是循环往复的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   
③认识具有相对性,认识总会随着客观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④真理具有差异性,人们对同一对象会存在多个真理性认识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12月1日,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这是中国首条,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运营的新建高寒地区的长距离高速铁路。上述材料说明                       (    )
①人类可以利用规律为自己造福
②规律是可以改变和创造的
③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来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④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看到的往往是自己希望看到的东西,而会忽视其他东西的存在,这被称为“双歧图原理”。当人们面对漫画的时候,有人看到的是人身,有的人看到的是人脸。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艺术欣赏的内容都是因人而异的②人的感觉具有一定的自觉选择性
③艺术欣赏的效果受思维方式制约 ④艺术欣赏的片面性总是不可避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八大确定的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关于全面小康表述的差异,说明了(  )
①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南交通大学的校训是: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下列校训与其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B.悉尼大学:繁星纵变,智慧永恒
C.麻省理工学院:理论与实践并重 D.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观点既唯物又辩证的是
①万物独化,物各自生
②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③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
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走老路”与“不走邪路”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要善于在运动中把握事物,反对一点论
③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千篇一律  
④要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改变物质存在的根本属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树叶是利用太阳能的高手,如能人工造出“树叶”,能源问题或许就能得到解决。最近的美国科学家诺切拉宣布造出人工树叶。这种人工树叶形状像扑克牌,只需放入水中,置于阳光下,它便可以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并将这两种气体存储在燃料电池中,以此发电。这个发明被认为是人类寻找替代能源征程中一个里程碑式的发明。这表明

A.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创造条件,建立起新的联系
B.创造性思维和合理推论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存在
D.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前,有些家长“超前”、“超负荷”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使孩子学习压力过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事与愿违。在孩子培养问题上,这些家长

A.认为事物发展不存在矛盾
B.忽视了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C.没看到事物发展过程存在质变
D.不重视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的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漫画(作者:周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所谓门槛,过去了就是门,过不去就是槛
①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
②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
④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数据泛指巨量的数据集,因其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而受到重视。网民在网上产生的海量数据,记录着他们的思想、行为乃至情感,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很多规律性信息。倘若能够更有效地组织和使用大数据,人类将得到更多的机会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对大数据中所蕴含规律性信息的认识程度,决定着对信息有效利用的程度
②对大数据有效地组织和使用,根源于人们对大数据其特有价值的正确认识
③对大数据的科学认识,有利于人们获得更多的机会来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④大数据的产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大数据”本身却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利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针对“空巢”老人增多的社会现状,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7月1日正式实施,新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老年人,不常看望老人属违法。新法新规定的出台蕴含的哲理有(  )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两点论和重点论是辩证统一的  
③通过质变就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④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是否自主招生”一直是我国教育界争论的焦点,专家、教师、家长等各持己见,莫衷一是。从认识论角度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
①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真理总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率上调是如何影响GDP的?如果政府调整财政预算,经济将会怎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萨金特和西姆斯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创立了一系列方法,用于研究经济政策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从哲学角度看,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  )

A.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B.为人们的实践提供了指导
C.构建了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桥梁 D.源于经济学家智慧的思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有人喜花好月圆,有人爱百鸟争鸣,也有人偏喜欢残荷败柳,一弯新月。后者被人称为“残缺美”。但可知道,弯月本身已怀抱着未来的圆满;残荷败柳的前身,难道不是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景致?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①事物唯有缺憾,才显其丰富多彩性          
②审美观因人而异,具有多样化特征
③“缺憾美”的事物也有其审美价值          
④“缺憾美”与“完美”相互映衬、相互贯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真理的相对性 绝对性及相互关系单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