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载文指出:公共财政支持和谐社会建设,说到底是要妥善解决财政如何促进经济中长期持续较快平稳发展问题。一是构建和谐社会,公共财政责无旁贷,但要找准位置,不可能“包打天下”,必须在尊重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基础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弥补市场缺陷和不足。二是公共财政所促进的经济增长应当是公平的、可持续的增长。应克服以往重设施等“硬”投入,轻社会发展与环保等“软”投入的倾向。这就是说,一方面要“把蛋糕做大”,另一方面又要“把蛋糕切好。”
(1)上述材料中的两句话体现了经济学中的什么道理?
(2)谈谈你对做好这两方面工作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的变化
注: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提出的反映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状况的数据。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认为超过这条警戒线,就容易产生社会动荡。
(1)上述图表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
(2)请运用个人收入分配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解决以上问题。
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赢。
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解决我国社会公平问题的主要经济措施。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
材料一 图1是1952—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图,图2是1950—2008年我国财政收入图。
材料二 2011年12月12日—14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2年我国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入,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建和续建项目、企业技术改造等。
(1)结合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图1和图2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请你谈谈财政的作用有哪些?
西藏和平解放60年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507亿元,比1951年增长111.8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38元,比民主改革之初增长117倍;青壮年文盲率由95%下降到1.2%……“十一五”期间,国家又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建设项目覆盖西藏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体系、能源、交通、水利、农牧业等各个领域。
(1)运用民族知识简要回答:西藏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运用经济知识简要说明:中央财政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11年4月20日在北京召开。作为重要议程之一,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了由国务院提请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本次修订内容涉及将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现行的2000元/月提高至3000元/月;将现行工薪所得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延长个人所得税申报缴纳税款时间等。绝大部分纳税人税负将因此减轻。
(1)这次税法修改(草案)主要发挥税收的什么作用?它和财政之间是什么关系?(3分)
(2)国务院提出提高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14分)2010年1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为进一步完善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会议决定,从2011年起,将5个中央部门(单位)和2个企业集团所属共1631户企业纳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同时,兼顾中央企业承受能力和扩大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规模,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目前,国家对央企收益的征缴率为净利润的5%~10%不等。报道称,央企上缴红利比例或上调5%到30%不等。我国共有约12万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其中由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123家,余下有财政部托管的中央金融企业和其他80个部门下属的各类中央企业。
我国政府上述做法体现了《经济生活》的哪些道理?并从经济的角度说明理由?
材料一 2008年11月5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拟在今后两年的时间内安排4万亿资金以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材料二 2008年11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具体介绍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如图: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4万亿”投资构成是如何体现我国财政的作用的?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农村劳动生产力提高,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其中,上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如今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怀揣着全新的生活诉求和绚丽的青春梦想,在既陌生又熟悉的城市里打拼着。但他们的“寻梦”历程并不顺畅:就业、社会保障、技能培训、权益维护、子女入学……现实与梦想之间的一道道鸿沟一时难以逾越。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在新生代农民工跨越“现实与梦想之间的鸿沟”中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