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对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给予适当支持,省和市、县人民政府应切实加大资金投入。这说明
A.财政就是收入和支出 | B.财政具有调节资源配置,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作用 |
C.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 D.财政对恢复市场信心起决定作用 |
2008年国家通过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物价上涨较快势头得到较好控制,通胀压力减轻。但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尤其是受到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8月份后,我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针对这新情况,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央批准到2010年底共计投资4万亿元,用于包括基础设施、公共交通、生态环境和灾后工程以及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等。随后,许多地方政府也纷纷跟进公布了庞大的投资计划。对此,人们在欣喜之余,也存有深深忧虑:会不会出现新一轮的重复建设,造成浪费?如何防止由此产生的一些腐败现象?……
结合材料,说明国家财政政策调整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作用。
我国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了实施50多年的《农业税条例》。近年来,中央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达3397亿元。2007年,国家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加快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继续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2007年,我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35亿元。
结合材料,说明财政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作用。
下列属于财政收入的是
①.发行债券 ②.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 ③.开征燃油税 ④.进行支农投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人民日报》在《为科技下乡进一言》一文中指出,和在乡镇搞一些热热闹闹的摆桌咨询活动相比,带着自己的科技成果进村入户要艰苦得多。要让科技真正进村入户,就得把农民和科技人员“绑”在一起,使农民的利益和科技人员的利益统一起来。这种“捆绑”不是要“生拉硬扯”而是要建立一种符合市场原则的激励机制。为建立这种机制,就必须对科技人
A.实行按劳分配 | B.实行按技术要素分配 |
C.实行按资本分配 | D.实行按劳动力分配 |
国家通过减免税收,鼓励工业、服务、住房、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采取节能设备,以缓解资源、能源紧张局面。这种做法表明
A.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 B.市场监管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 |
C.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 D.国家通过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调控 |
通常情况下,财政收支平衡是最理想的状态,这是因为
A.收支平衡,表明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 | |
B.如果收入过多,社会就会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局面 | |
C.如果出现财政赤字,一定会出现通货膨胀 | D.收支平衡就会优化经济结构 |
做好2007年的经济工作,我国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下列属于运用财政政策调控经济的是
A.控制土地供应总量,调整土地供应结构 | |
B.对五年之内转让二手住房者征收盈利部分20%的个人所得税 | |
C.加强信贷总量控制,优化信贷结构 | D.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
我们现在看来,孔子的话:“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中不合理之处主要在于
A.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 | B.违背了“平等互利”原则 |
C.违背了“效率优先”原则 | D.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 |
2008年上半年,我国财政收入增幅达33.3%,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半年财政收入仅增5.2%,其中中央本级收入下降0.9%。2008年我国财政收入增幅呈前高后低、逐月快速下滑态势的根本原因是
A.分配政策的调整 | |
B.经济增幅下降 | |
C.物价水平上涨 % |
D.奥运会波谷效应 |
为保障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专项资金,地方各级财政也要拨出专款。这表明财政具有______的作用。
A.促进经济增长 | B.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C.优化资源配置 | D.促进卫生事业发展 |
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全国新农保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据此回答24~25题。
24.全国新农保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有利于
①加快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②提高农村企业的经济效益 ③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④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③④
25.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由各地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集体经济实力和农民收入水平等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办法和试点实施方案。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这要求我们在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时
A.要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
B.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C.要坚持辩证否定的观点
D.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国近三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和社保支出情况如下:
|
安排金额 |
同比增长 |
2007年 |
2019.27亿元 |
13.9% |
2008年 |
2761.61亿元 |
24.2% |
2009年 |
3350.69亿元 |
23.1% |
上述数据表明国家:
①加大财政支出以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②通过财政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 ③通过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④通过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
A.①③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