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乃曾曾提出“软实力”一说,即“不是由于强制与报酬,而是由于魅力而获得所希望的结果的能力。软实力从国家文化、政治理想和政策魅力中产生”。其实,我国在外交上并不缺乏软实力,中国是软实力运用得比较好的国家之一。下列做法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我国在处理对外关系时坚持“和为贵”,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③中国公民在海外遭受的安全威胁渐多,我们必须“带剑经商”
④在处理和周边国家关于南海问题的争议时,中国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中国大国外交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欠缺,中国可通过资本输出带动消化过剩产能,争取沿线贸易规则的制定权,同时加强西部地区开发。实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  
①要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②应遵循开放包容、互学互鉴、避免冲突的丝路精神,以政治合作为基石
③可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优势转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优势
④将促使西方国家以外的亚洲国家和经济体参与进来,成为中国的同盟国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2月13日,是我国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习近平强调,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日两国人们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这表明            

A.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B.国家间的利益关系正从对立走向趋同
C.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D.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时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中国之所以不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主要是因为
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④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中国威胁论”在欧美被分拆成不同的子项目,从“军事威胁论”“能源威胁论”“环境威胁论”,到如今“黑客威胁论”,不一而足。如果让你对“中国威胁论”这一说法进行反驳的话,你可以用到的观点是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②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④我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积极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10月29日,海牙常设仲裁法院仲裁庭发表裁决声明,声称有权受理菲律宾就南海问题对中国提出的诉讼。中国外交部对此回应:仲裁庭就管辖权和可受理性问题作出的裁决是无效的,对中方没有拘束力。中方的回应是基于
①国家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   
②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③中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④中国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近年来的主题如下表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改变与行动
紧密联系的
区域经济   
融合谋发展
创新促变革
活力亚洲
世界引擎
共同面向未来的
亚太伙伴关系   

根据这些主题可以推测                                                
A.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符合各国利益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坚持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的独特方式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建设和谐亚太的重要力量
D.通过“对话”,彻底消除了亚太地区威胁和平的因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美国国务院发布的《2013年度人权国别报告》再次点名批评了俄罗斯、中国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份报告中,美国不改以往的傲慢与偏见,对中国的人权状况说三道四。美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指责说明其(  )
①没有认真履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 
②侵犯了其他主权国家的权利 
③没有做到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④积极承担推动人权进步的国际责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但随着国际能源危机的加剧,越南、菲律宾等国相继提出所谓“主权诉求”,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大国搅局,使南海由“平静之海”变为“复杂之海”。某班同学就此展开讨论,最切合讨论主题的观点是(   )
①国家间的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②发展中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③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仍然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④世界的发展问题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11月13日晚上发生在法国首都巴黎的血腥大屠杀震惊了全世界,巴黎再次成为国际恐怖组织袭击的主要目标。法国检方称,至少有150人在袭击中丧生,200人受重伤。多年来,中东地区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等国家动乱不止。恐怖主义正是从这片动乱的土地上滋生出来。此次在巴黎发生系列恐怖袭击事件的背景下,G20峰会还特别将反恐纳入议题,体现出各成员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意愿。对于恐怖主义认识正确的是
①恐怖主义行径以全人类为敌,应当受到全球文明世界的谴责和打击 
②欧洲社会和媒体对伊斯兰文明和宗教的不尊重是恐怖主义爆发的根源 
③反恐需要在全球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某些大国的协调和主导作用 
④贫穷落后和霸权主义是恐怖主义滋生的温床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次峰会上发表题为《创新增长路径共事发展成果》的重要讲话,就提振世界经济提出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和协调,推动改革创新,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四点建议,并阐释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展现了中国的自信,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信心。这表明

A.中国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积极推动者
B.中国是构建世界新秩序的中坚力量
C.维护国家主权,兼顾他国合理关切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D.世界多极化趋势深入发展成为当前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9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郑重承诺,中国以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为己任,团结协作,推动全球发展事业不断向前。这是基于( )
①中国履行其肩负的国际责任的能力不断提高
②中国支持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④中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事务中日益发挥着主导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发展两岸关系,应该( )
①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实现两岸互利互惠
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巩固两岸共同政治基础
③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带一路" 亚投行、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升级..中国和东盟国家积极构建贸易伙伴关系,只有“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才能共同应对各种挑故,为本地区人民提供和平安宁的家园。要做到“守望相助、同舟共济”需要中国与东盟各国
①亲仁善邻、合作共赢   ②互尊互信,友好协商  
③互谅互让,均提责任   ④携手相助,战略结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正确义利观是中国对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具体阐述。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必须摒弃过时的零和思维,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正确义利观表明(  )
①我国在开展外交活动时应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
②我国是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应帮助各国解决内政问题
③我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④在国际多极化格局下,各国国家利益具有一致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维护主权国家的统一单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