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安倍经济学”是指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上台后实施的一系列刺激经济政策,如在日本政府负债余额已超过 GDP200%的情况下,还进行大规模的政府举债支出。上述政策与下列选项最接近的是(  )

A.新奥地利学派 B.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
C.凯恩斯经济学 D.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成本学说揭示了(  )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B.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
C.生产规模对分工的制约
D.分工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9月18日,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在宁夏银川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激发非公经济活力,促进西部经济转型升级。基于李嘉图的理论,激发非公经济着力方向有(  )

A.主张经济自由,减少国家干预
B.保障私有财产,革除政治弊端
C.参与国际分工,发挥绝对优势
D.实施财政赤字,促进经济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要想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无论是制定政策,还是理论探索,都应该放弃干预市场的凯恩斯主义,重拾亚当·斯密发挥市场作用的理论。
结合《经济学常识》相关知识,评析该学者的观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亚当·斯密的这句话说明(  )

A.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分工
B.分工决定交换,而不是交换决定分工
C.市场作用发挥越充分,越有利于分工发展
D.国民财富的增长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如甲国在生产大米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乙国在生产服装方面有绝对优势,现在两国参与国际分工,甲国把全部社会资源用于生产大米,乙国把全部社会资源用于生产服装,在两国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相同的情况下,两国发生对外贸易。根据亚当•斯密的观点,可能带来的结果是(  )

A.两国均不能从中获得利益,而会两败俱伤
B.甲国将会获利,乙国将会受损
C.乙国将会获利,甲国将会受损
D.两国均可在国际贸易中实现“双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针对社会存在的“仇富”心理,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畸形心理,是“酸葡萄心理”,应鄙视它;有人认为,这种心理的存在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应正确对待,毕竟象马云、李娜、袁隆平等,大家不仅不会把他们当做“仇富”的对象,反而佩服他们。
(1)请运用经济学知识对第二种观点中的“社会经济背景”加以分析。
(2)运用经济学知识说说应如何解决“仇富”这一社会问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国每人的劳动生产率体现为:生产粮食1000千克,生产猪肉700千克;乙国每人的劳动生产率体现为:生产粮食1180千克,生产的猪肉为甲国的1.35倍。如果甲乙两国进行贸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国生产猪肉相对优势大
B.乙国生产粮食相对优势大
C.乙国生产粮食相对优势小
D.甲国生产粮食相对优势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斯密正确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②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③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交换价值决定的
④斯密认为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A、B两国都只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与分工之前相比,A、B两国生产的产品总量( )

A.小麦增加8蒲式耳、布增加16码       B.小麦增加20蒲式耳、布增加4码
C.小麦增加16蒲式耳、布增加4码       D.小麦增加14蒲式耳、布增加8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因此,分工程度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即要受市场大小的限制,如果市场过小,就不能鼓励人们专门从事一种工作。
运用经济学常识,评析斯密的上述分工与交换关系的观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进行主题为"学习《经济学常识》,把握经济思想脉络"的课程讨论时,绘制了一张图表。对图判断正确的是(

a.①到②起因于"滞涨现象"
b.③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c.1929-1933年经济危机促使②到④
d.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③的丰富和发展

A. ab B. ac C. bd D. cd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我国的对外投资合作取得跨越式发展,2013年上半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2912家境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56亿,同比增长29%。在亚当•斯密看来,这种状况的存在与发展有利于企业:
①扩大市场范围,促进生产的专业化
②发挥比较优势,提高资本利用率
③提高国际分工水平,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④摆脱国内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促进分工发展与国民财富的增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如甲国在生产大米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乙国在生产服装方面有绝对优势,现在两国参与国际分工,甲国把全部社会资源用于生产大米,乙国把全部社会资源用于生产服装,在两国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相同的情况下,两国发生对外贸易。根据亚当•斯密的观点,可能带来的结果是                                                         

A.两国均不能从中获得利益,而会两败俱伤 B.甲国将会获利,乙国将会受损
C.乙国将会获利,甲国将会受损 D.两国均可在国际贸易中实现“双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学常识】
2013年8月20日“国际电池工业展览会和国际超级电容产业展览会”在上海举行。但参展商都认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其原因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地方保护主义非常严重。
2009年初,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和工信部共同启动“十城千辆”工程。计划通过提供财政补贴,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力争使全国新能源汽车的运营规模到 2012年占到汽车市场份额的10%。但在具体实施中,各个示范城市在采购新能源汽车时,多从本地利益出发,优先采购本地企业产品。
(1)根据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分析打破封锁、发展对外贸易的意义。
(2)结合材料,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多地优先采购本地企业产品的行为的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