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
商品与货币
商品的含义
商品的基本属性
货币的产生及本质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演变
货币流通规律
纸币的产生与含义
纸币发行规律
货币借贷活动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结算与信用工具
外汇和汇率
人民币国际化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汇率波动的影响
汇率的计算
人民币升值和贬值的影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
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
供给和需求
价格与供求的关系
供求影响价格
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价格曲线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价格与市场调节
价格与宏观调控
价格政策
消费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可支配收入
消费类型
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关系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消费心理
消费行为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促进消费的措施
居民文化消费
信息消费
生产与经济制度
生产决定消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经济活动四环节及其地位
大力发展生产力
扩大内需的原因和措施
二胎问题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问题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及意义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义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优化所有制结构
社会生产目的的最终实现
社会积累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举措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新发展理念的内涵与关系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企业与劳动者
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
公司的类型
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成立条件
企业经营与发展
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企业兼并 联合与破产
国有企业改革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现代产业发展趋势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新型工业化道路
劳动与就业
劳动和劳动者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促进就业的重要意义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促进就业的措施
小微企业问题
互联网及“互联网+”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工匠精神
投资与融资
中央银行及其职能
商业银行及其职能
政策性银行及其职能
商业银行的业务
中国商业银行体系
储蓄存款
利息 收益的计算
存款利率变动的影响
贷款利率变动的影响
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
股票
债券
商业保险
投资理财的目标和原则
融资
投资与经济发展
收入分配与税收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消除贫困
弘扬劳动精神
我国的分配制度
我国分配原则 分配政策
生产决定分配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途径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收入差距问题
财政收入的构成
财政与税收的关系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构成
财政收支关系
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赤字
财政的本质
财政的作用
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
财政与宏观调控
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国家预算
税收的含义
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本质
税收的种类
增值税
营业税
个人所得税
税收的作用
依法纳税
违反税法的表现及处理
税收政策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因及措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体系的形成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资源配置的手段
市场经济的优势
市场调节的缺陷
市场配置资源
市场经济的法律保障
市场交易的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家宏观调控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和目标
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农业现代化和三农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
统筹城乡发展 区域发展
供给侧改革
共享经济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发展实体经济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跨国公司
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国际经济组织
国际经济合作
WTO的基本原则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影响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
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和“反倾销”
对外贸易
利用外资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经济增长统计指标
经济政策
贸易保护主义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的要求
完善全球治理
微笑曲线
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
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起点与措施
政治生活
公民的政治生活
基层群众自治
我国的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我国的国家职能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加强人权法治保障
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
公民与国家 政府的关系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监督权
我国公民的政治义务
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
我国的选举制度及其选举方式
依法参与民主选举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公民依法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协商民主
基层民主
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
公民依法参与民主监督
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
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区别与联系
我国国家政权的特点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与方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正确把握与人民代表大会相关的几组关系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人民政协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我国的政府与民主政治
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担当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我国政府的性质
我国政府的职能
我国政府的政治职能
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及作用
我国政府的文化职能
我国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我国政府的作用
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
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
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我国行政监督体系
政府简政放权
树立政府的威信
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我国的国家行政机关
我国的国家司法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宗旨和执政理念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新型民族关系及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维护民族团结
民族自治机关及其自治权
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国家公务员
国家机构组织体系
当代国际社会
国际社会的成员
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
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国际关系的形式与内容
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维护世界和平
世界多极化的形成与发展
国际新秩序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宗旨和立场
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国家主权的含义与地位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主要力量的表现
中国的贡献
发展中国家的贡献
国家间的交往
当前激烈的国家竞争
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中国坚定的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四大“赤字”与中国方案
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一带一路”建设
文化生活
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文化的表现形式
文化的功能
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关系
文化与综合国力
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的多样性
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尊重文化多样性
文化传播的途径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
文化交流的意义与途径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表现 特点和影响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创新的意义
文化传承与创新
创新与借鉴 融合的关系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文化创新的途径
教育的重要作用
文化遗产保护
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文化与文明的区别与联系
坚持文化传承的原因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民族文化的特点和作用
文化交融的作用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及特点
中华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文化市场对生活的影响
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发展大众文化
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
时事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发展中心
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生活与哲学
哲学概况
哲学的起源
哲学的内容
哲学的的功能和任务
哲学与世界观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与具体科学
哲学与时代精神
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唯物主义
朴素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唯物论和认识论
哲学的物质概念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世界物质性原理
哲学的运动概念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物质的唯一特性 根本属性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现象与本质的联系
规律的含义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意识的起源和生理基础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意识的能动作用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意识的指导作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践的含义和特征
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
影响认识的因素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辩证关系原理
真理的客观性 具体性 条件性
认识的反复性 无限性和上升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实践与理论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的内涵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因果联系原理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系统优化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发展的含义和实质
发展的普遍性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矛盾 联系 发展的关系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辩证否定观原理
运动 变化 发展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创新的社会作用
树立创新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目的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人生价值
价值和价值观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集体主义价值观
实现人生价值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
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发展的进程与科学社会主义
原始社会的地位、发展和生产关系
私有制的确立
奴隶制生产关系与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国家的产生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氏族制度
阶级的产生
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理论基石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共产党宣言》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无产阶级解放的必由之路
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一国首先胜利”论与十月革命
封建制生产关系
封建国家
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三种建国方案
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的历史必然性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取得的成就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变化
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五四运动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的本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和要求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中国梦的内容与实现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四个伟大”的要求及关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期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和创立背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地位
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
经济学常识
经济学理论
经济学的目的与财富的含义
斯密的经济学理论
李嘉图的经济学理论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东西方市场经济体制
罗斯福新政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
新自由主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
美国自由市场经济体制
德国市场经济体制
日本市场经济体制
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作用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
国家和国际组织
各具特色的国家
国家与国家性质
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
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
民主与专政的区别与联系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代议制的含义
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和总统制
单一制国家和联邦制国家
维护主权国家的统一
英国的政治制度
法国的政治制度
英法两国政体的比较
美国的政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主集中制原则
政党
利益集团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中央与地方
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
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的分类与机构
联合国的性质、宗旨、原则
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欧盟
中国与欧盟的合作与交往
国际组织的产生及作用
联合国的主要机构
联合国的作用
东南亚国家联盟
非洲联盟
联合国改革
二十国集团
金砖机制
上海合作组织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科学思维常识
科学思维方法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学会科学思维
形式逻辑的含义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
准确把握概念
简单判断
复合判断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的含义及特征
分析方法
综合方法
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分析综合法
感性具体
思维抽象
科学思维抽象的环节
思维具体
选择正确的上升环节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认识活动的目的
真理的含义及分类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相对性 绝对性及相互关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思维创新
思维创新的含义及特征
正确进行思维创新的条件
思维创新的过程
发散思维的特点
发散思维的技法
聚合思维的特点
思维聚合的方法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逆向思维的运用
直觉 想象与灵感
新型思维方法
培养求真务实的精神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我国社会主义法
依法治国的要求
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树立社会主义权利义务观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法治国家的内涵
法治政府的内涵
建设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的内涵
建设法治社会
科学立法的内涵
推进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的内涵
推进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的内涵
推进公正司法
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全民守法的内涵
推进全民守法
民事权利和义务
民事法律关系
正确行使权利
依法履行义务
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人身权
财产权
知识产权
合同 就业与企业经营
合同的含义与特征
合同的形式
合同的作用
订立合同
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
合同履行的原则
合同违约与违约责任
劳动者求职
公平竞争
诚信经营
树立竞争意识
家庭与婚姻 法律救济
构建和谐婚姻
合法婚姻
夫妻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
诉讼手段和非诉讼手段
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
证据的含义 种类及举证
诉讼的基本程序
律师的基本职责和业务范围
法律援助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公民道德
道德的作用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先进道德的形成过程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
八荣八耻
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
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
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家庭美德基本规范
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社会公德的特点 作用 重要性
社会公德基本规范
个人品德
伦理常识
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的辩证关系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诚信伦理
构建社会诚信机制
竞争伦理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效率和公平
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科技的作用和影响
科技进步对人类道德观念的影响
科技伦理
医学和生命科学应信守的伦理原则
网络伦理
环境危机
环境伦理
环境道德规范
全球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
材料分析题
辨析评析题
论述题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11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都举行大规模的促销活动。5年间,这一天从一个普通的一日子逐渐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节日”。2013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创造了单日销售额突破350亿元的新纪录,“双11”成为全球最大的购物狂欢节。过去的5年,中国社会零售总额涨了1.8倍,而网络零售总额则飙涨了19倍。有经济评论家认为,中国电子商务的春天已经到来。
材料二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大背景下,电商无疑是产业经济领域最闪亮的明星,越来越多传统企业开始觉醒。复杂变化的经济环境驱使着传统商家革新自身的商业模式,争先恐后地进驻电商领域。现如今的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仍处于混战厮杀的粗放格局中,怎样才能在“春天”中占得先机,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感到迷茫和无助。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和消费的知识,分析“电子商务的春天”对我国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从经营方面为传统企业摆脱“迷茫和无助”提出合理化建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2014年山西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新一轮国企改革,通过简政放权,增强国企发展活力;切实增强国企市场主体地位,做到按市场规律运行、按优胜劣汰结果予以评价;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进其他所有制经济的资金、品牌、技术、产权及监管方式,探索相互参股等形式做大做强;通过员工参股、增量奖股、岗位分红等方式改革分配制度,构建企业、员工利益共同体。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山西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积极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文化消费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支出的增加,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的水平不断提高,但文化消费占总消费额的比重偏低,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且城乡、地区差距大,发展不平衡。
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谈谈应如何进一步释放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实践与探究(要求根据题目进行相关探究,恰当使用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13分)
某校高一(1班)开展研究性学习,对成品油和汽车市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成品油市场:跌了半年的成品油价,依然“跌跌不休”,2014年12月13日零时起,广西市场93#汽油最高售价每升再降0.14元;97#汽油每升下降0.16元,续写“十连跌 ”。
汽车市场:中国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14年9月9日发布8月份国产汽车产销统计,8月份汽车产销形势好于上月,1~8月产销双超1100万辆,同比增长近四成。
(1)成品油价格下跌对汽车的需求量产生什么影响?
(2)请你分析一下成品油价格“十连跌”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3)运用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对我国汽车产、销状况进行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我国中央企业运行情况(单位:亿元)

注:2012年我国中央企业(包括中央管理企业和部门所属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60558.5亿元,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5045.4亿元。
材料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国有企业改革应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
材料三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H省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三个月内,省政府认真制定国企改革方案,并组织召开座谈会、论证会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研讨、论证,认真听取民主党派、政协委员的提议,并将决策草案向社会公开,认真听取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全体社会公民的意见建议。在今年2月份召开的H省人大上,由省政府提交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交由人大进行审议并获通过,于3月11日正式出台付诸实施。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说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三分析H省政府是如何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材料一:2015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必须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切实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坚定不移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材料二:《指导意见》是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意见》提出,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为此,09月24日,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明确了石油、核电、国防、军工等关键领域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思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2)结合材料二和生产与经济制度的知识,分析我国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投资、出口和消费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消费拉动力在之前若干年都是不够充分的。于是,201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扩大内需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4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作为保增长的重要立足点,有利于为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保增长的重要立足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当前,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提倡环保消费和前瞻性消费。这种新的消费观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尚新车型,带动了新的供给,推动产能扩张;推动了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与新型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产能扩张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生产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改革是贯穿我国改革开放的主线,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缩影。
材料一:

时间(年)
国务院主要法规或政策
主要举措
1978至1984
《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若干规定》
以放权让利为重点,先后采取了利润包干、利改税等措施。
1985至1992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
实施政企分开,推进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企业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1993至2002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由委托经营转变为出资关系,绝大多数小型国有企业进行了改制或退出。
2003至2013
《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
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进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积极推行股份制。
2013
至今
《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
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分类推进改革,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材料二:2015年8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鼓励国有企业通过投资入股、联合投资、重组等多种方式,与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融合、战略合作、资源整合。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为什么要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国家推行了一系列影响重大的改革。2015年是国企大重组、大整合的一年。阅读下列关于S市企业改革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S市国企改革的相关措施

材料二:国家发改委拟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原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限价或出厂价格,全部放开零售药店的非处方药(医保内、医保外所有品种)、医保外的专利药、血液制品等价格。
药价是否应该放开、如何放开,涉及多方利益,既要考虑市场的良性发展,又要考虑费用变化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力争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平衡点。做到这一点,无疑需要充分调研论证,综合考量,不断接近各方心中对药品价格改革的最大公约数。
(1)依据材料一,分析S市深化国企改革所采取措施的经济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分析《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管理者应怎样寻找药品价格改革的“最大公约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扶贫工作关于贫困地区百姓福祉,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材料一: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7017万人,约占农村居民的7.2%。全国不仅有14个连片特困地区,而且除京津沪3个直辖市外,其余28个省级行政区都存在相当数量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群众。全国有20多万人用不上电,数千万农村家庭喝不上“干净水”,全国还有7.7万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不通客运班车。在83.5万个自然村中,不通沥青(水泥)路的自然村有33万个,占39.6%,贫困人口中因疾病导致贫困的比重超过40%,需要搬迁的贫困人口近1000万。
材料二: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浸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要因地制宜研究实施“四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的必要性并说明应该如何搞好扶贫工作。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从政府权力行使角度说明如何才能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材料一:2015年5月19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战略强国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材料二: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换挡但不失速,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重点、难点和出路都在制造业。我国制造业约占整个世界制造业20%的份额,已经成为制造大国,但我国的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品牌质量水平还不够高,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还不够畅通等因素制约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在长期粗放发展之后,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困难,进入了“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国务院为什么要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当前国务院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的必要性,并说明我国应该如何增强制造业竞争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释放改革红利,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全国各类市场主体实有户数结构图(截至2014年9月底)

注:截至2014年9月底,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6 670. 37万户,同比增长13。6%;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在三次产业数量分别为11. 29万户、45.3万户、208. 21万户,同比增速分别为38. 4%、35. 93%、57. 47%。新增企业中第三产业占比达78. 63%;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实有2.4亿人,比2013年年底增加2 165. 73万人,增长9. 91%。
材料二:“筒政放权”是政府自我革命的“先手棋”。为此,国务院先后取消和下放了400多项行政审批项目,并向社会公开各部门目前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接受社会监督;对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涉及的法律、行政法规进行清理,依照法定程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诊订了12部相关法律;改革工商注册制度,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简化市场主体住所登记手续;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化登记管理,以优化营商环境。
材料三:2014年2月l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团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1)请分析材料一(含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请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政府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3)联系材料三请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全面深化改革与坚定制度自信的理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当前,我国各地掀起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潮。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智慧城市是运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借助物联网、传感网,在家居、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和新的城市形态。随着智慧城市建设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到“十二五”末整个产业链投资规模有望达到2万亿元。
材料二:有专家指出,建设智慧城市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广泛聚合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在资金、技术、产业方面共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注重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潜能,提高城市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鼓励城市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1)结合材料一,从“生产决定消费”的角度,分析发展智慧城市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3)请你为创建"智慧城市"写两条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材料一: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11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都举行大规模的促销活动。5年间,这一天从一个普通的日子逐渐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重大
节日”。2013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创造了单日销售额突破350亿元的新纪录,“双11”成为全球最大的购物狂欢节。过去的5年,中国社会零售总额涨了1.8倍,而网络零售总额则飙涨了19倍。有经济评论家认为,中国电子商务的春天已经到来。
材料二: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大背景下,电商无疑是产业经济领域最闪亮的明星,越来越多传统企业开始觉醒。复杂变化的经济环境驱使着传统商家革新自身的商业模式,争先恐后地进驻电商领域。现如今的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仍处于混战厮杀的粗放格局中,怎样才能在“春天”中占得先机,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感到迷茫和无助。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与消费”知识分析“电子商务的春天”对我国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从企业经营方面为传统企业摆脱“迷茫和无助”提出合理化建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高中政治氏族制度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