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我国文化消费异军突起,成为颇具特色的个性化消费热点。文化产业被公认为朝阳产业,虽然我国的文化消费起步晚,但需求增长之快,让人们看到了这块市场的潜力。
统计资料显示,截至目前,仅文化部门主管的文化娱乐业、音像业、演出业、艺术品经营业等门类的产业单位已达22.3万个,从业人员91.9万人,年上缴税金20.2亿元。我国图书出版单位500多家,出版业总资产达700亿元,年文化消费能力达到5500亿元。有专家认为,我国潜在的年文化消费能力在3万亿元以上。知识智能性消费与娱乐消遣性消费并存,是时下中国城市文化消费的鲜明特征。在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结构中,文化耐用消费品、教育消费占了较大比例。在长春,居民家庭文化消费占家庭总消费的1/6,比10年前增加3倍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现在越越追求生活的品位和档次,文化消费支出大幅飙升,成为拉动消费需求增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热点领域”
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文化消费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据估计,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将突破2亿。在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的同时,“银发消费”市场的巨大商机也逐渐显现。 “银发消费”市场包括衣、食、住、用、行方面的产品消费需求,又包括医疗保健、护理服务等服务消费需求,还包括文化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需求,可以带动一系列行业和产业的发展。
运用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说明开拓老年人消费品市场对我国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扩大内需是稳增长的重要立足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当前,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今后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最紧要的就是立足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扎扎实实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扩大国内市场规模”。并在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增加消费供给等方面提出了具体部署。
(1)从生产与消费关系角度,说明为什么要把扩大内需作为稳增长的重要立足点。
(2)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扩大居民消费具体部署的经济学依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高增长,1978年居民人均收入为316元,2014年上半年我国居民人均收入达到10025元,这极大地促进人民群众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了汽车。近十年是我国汽车工业超高速发展,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3年我国汽车销量达到2000万辆,汽车保有量已达到1.37亿辆。庞大的汽车市场,吸引各种所有制企业投资汽车行业,2013年汽车制造行业销售收入中,不同所有制企业占比分别是;外资企业占47.19%、国有企业占13.21%、 集体企业占0.39%、私营企业占16.25%、其他企业占22.96% 。
近年来汽车价格稳中下行,呈现量升价跌的走势特征。究其主要原因,一是汽车生产出现过剩。大众、本田、通用纷纷加大在华投资,加之国内企业的大规模追加投资,开始形成白热化的汽车投资竞争。二是汽车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汽车工业单位产品成本随生产规模增加而下降。同时,在汽车生产过程中企业的工人、技术人员和经理积累起来的有益经验,从而导致单位产品的劳动投入量的逐步降低。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产销数据显示,国产汽车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2014年8月份国产乘用车和轿车市场占有率分别降至37.1%和19.5%。这其中,既有国产汽车企业“技”不如人的问题,也有外资品牌价格下探的原因,还有不少地方限购带来的“副作用”,但最根本的一点,则在于我国汽车产业政策缺乏“顶层设计”,一些大型国有车企过度合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或钝化了自主品牌发展动力,国家需要在建立自主品牌汽车方面加强引导和投入。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经济学道理。
(2)结合《经济生活》的理论,分析近年来汽车价格稳中下行的原因。
(3)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怎样才能提高市场占有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践与探究(要求根据题目进行相关探究,恰当使用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13分)
某校高一(1班)开展研究性学习,对成品油和汽车市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成品油市场:跌了半年的成品油价,依然“跌跌不休”,2014年12月13日零时起,广西市场93#汽油最高售价每升再降0.14元;97#汽油每升下降0.16元,续写“十连跌 ”。
汽车市场:中国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14年9月9日发布8月份国产汽车产销统计,8月份汽车产销形势好于上月,1~8月产销双超1100万辆,同比增长近四成。
(1)成品油价格下跌对汽车的需求量产生什么影响?
(2)请你分析一下成品油价格“十连跌”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3)运用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对我国汽车产、销状况进行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扩大内需是保增长的重要立足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当前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今后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最紧要的就是立足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扎扎实实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扩大国内市场规模”。并在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增加消费供给以稳定物价等方面提出了具体部署。
结合材料,运用消费对生产反作用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要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重要立足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前,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提倡环保消费和前瞻性消费。这种新的消费观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尚新车型,带动了新的供给,推动产能扩张;推动了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与新型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产能扩张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生产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前,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提倡环保消费和前瞻消费。这种新的消费观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尚新车型,并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我国将加大从消费方面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倡导“绿车”消费,激励购买新能源汽车,发挥消费对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带动作用,相信新能源汽车的春天将不会太远。
结合材料,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影响的有关知识,说明倡导“绿车”消费对汽车产业的影响。(1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我国居民对移动电话的巨大需求带动了电信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全国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均已超过2.6亿户。
材料二:近年来,一些中学生以穿名牌,用名牌为时尚,校园掀起名牌热。
(1)结合材料一,谈谈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结合(1)的结论,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原有的3G网络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陆续宣布,将进军4G网络普及,建好信息高速公路。4G网络的普及,将推动移动电子办公、移动电子商务等行业信息化服务不断扩展,并将催生更多的业务形态和服务模式。
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央企业作为国有企业的主力军,其经营状况、红利上缴比例及使用情况备受社会关注。

材料二:2014年8月,广东省新一轮国企改革方案《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正式颁布。分析指出,《意见》确立了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强调“引进非国有资本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还原国有企业作为真正市场经济主体的固有本色。此轮国企改革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重要抓手,将有利于提高国有资本放大功能,实现保值增值,提高国企竞争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企业经营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如何深化国企改革。
(3)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广东深化国企改革的哲学依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而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就必须做到三点:第一,让老百姓有钱消费;其次,还得让老百姓敢花钱;第三,还要解决放心消费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雾霾问题成为困扰人类发展的严峻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11月,继史上最严重雾霾袭击东北后,全国许多城市都成“雾都”,就连风光秀丽的海南岛也笼上“灰纱”。“雾霾满面”已拉响“警报”。
材料二:中国政府在2013年5月14日发表的《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人权保障。2013年7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建设美丽中国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2)从唯物论角度说明,如何推进建设美丽中国?
(3)面对雾霾,人们能否正确的认识它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辨析:一切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都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3月10日,福建成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今后福建省将在植树造林、节能减排、污染整治、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加大投入;淘汰落后产能行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促进传统产业提升改造、主导产业向先进高端发展,推动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加强监管,严把项目准入关,注重提高城镇化建设质量。
(1)结合材料,分析福建省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经济意义。
(2)有人认为,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只要政府发挥作用就行了。请用政治生活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如计算机、手机、智能电视机等)和信息服务(如电话、短信、微博、有线电视等)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
近年来,信息消费日益成为消费热点。2012年,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和互联网用户市场,网民数量高达5.64亿。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总额为2.2万亿元,较上年(下称“同比”)增长28%。同期,全国智能手机销售4.23亿部,同比增长99%,约占国内手机市场的70%;智能电视机销售2113万台,同比增长31%,约占国内电视机市场的40%。2012年,全国电话业务量同比下降5%,短信量下降20%,彩信量下降25%。与此形成对比的是,QQ、微博、微信的注册用户数和相应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数据流量则大幅增长。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概括我国当前信息消费的特点并分析发展信息消费的积极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氏族制度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