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某市L中学高2013级(1)班的同学就此展开讨论,下面是几个同学的发言。
甲同学:“基于我国法治建设的实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顺应了时代要求,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实现“中国梦”的法治保障。”
乙同学:“‘依法治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依法治国需要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丙同学:“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坚持法制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
丁同学:“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坚持科学立法,提高立法质量,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也要保障公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
结合几位同学的发言,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背后,都有其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制度安排是价值取向的体现。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制度的独立性也就失去了根基。现代化的国家治理,需要核心价值体系的导航定向,需要坚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
(1)结合材料,请从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角度,分析我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依据。
(2)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过程中,从方法论的角度谈谈你准备怎么做?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一:“美丽中国”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充满亲切感,更加贴近基层、贴近普通群众,透露出民生温度和民意期许。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总人口的14.3%,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而我国的农村老年人口就有1亿多。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从2009年8月起,国家开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预计到2020年将实现全覆盖,届时国家财政每年将支付近700亿元用于农村养老。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解决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
材料二:科技为“美丽中国”插上腾飞的翅膀。高技术不仅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更深刻影响人类的思想和文明进程。中国高铁,不仅展示了“核心技术”中国创造的水平,展示“早上广州喝早茶,晚上北京吃烤鸭”的中国速度,更成为“勇攀科技高峰,争创世界一流”的高铁精神与中国精神的文化标志。其辐射和散发出的文化蕴涵与旅游消费等产业潜力,正以神奇的力量激发着中国文化与经济的双重活力。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高铁是如何促进中国经济与文化发展的?
材料三:只有拥有美丽的心灵才能成为美丽的中国,美丽中国不仅仅是生态环境的提升、自然的和谐,更加是整体提升人民的心灵美丽和精神文明。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必须扩大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有人认为,国际关系就是文化关系,文化冲突是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3)结合材料三,运用国际关系的相关知识,简评“国际关系就是文化关系,文化冲突是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的观点?
材料四:美丽的中国需要美丽的中国人的奉献精神。罗阳,中航工业沈飞集团董事长、总经理,也是我国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为实现航空远大理想无私奉献,坚持自主创新,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罗阳身上的哪种精神品质最受公众敬佩?调查显示:“敬业”排名第一(55.3%),其次是“坚守”(45.2%),第三是“将国家发展内化为个人使命”(42.5%)。默默奉献、持续坚守、敢于担责、将国家发展内化为个人使命,这正是“罗阳式奉献”的核心内容,也是当下社会最需要的精神品格。
(4)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罗阳式奉献的认识?
下面是一位大学生“村官”的日记摘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年轻人逐渐成长历程。
2007年10月15日
我选择到最基层——农村去工作。这是一个别人没做过的“吃螃蟹”的决定。我想人是要有点理想的,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才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2008年9月14日
在农村,要尊重农民、心系群众,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2009年1月20日
为使更多人学法、用法,我在村里办起法律夜校、法律咨询室……从中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快乐。
2009年8月28日
3年过去了,我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全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收入翻番,不少村民喜迁新居,村里时常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说明大学生应该如何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聪明才智?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7.8万名“村官”,小杨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学一毕业,小杨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村官”小杨在乡村的精彩人生给我们的启示。
“新常态”拨动国人心弦,叩开百姓幸福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
材料一: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符合经济发展内在逻辑的变化过程。在经济新常态下,山东省通过改变政府纯净考核这个指挥棒,使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更趋科学化、合理化、可持续化。山东调整干部考核体系,将以往最受重视的GDP增长指标在考核中的位置下降到第12位,不但出台了对七大行业过剩产能处置的计划,还实施了22个制造业行业的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科学的考核政策,让山东经济发展更趋科学化。预计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分别比2013年增加了1.5个和1.2个百分点,金融服务业、旅游产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都实现了新突破。
(1)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山东省把握经济新常态改变政府纯净考核的做法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材料二:有观点认为:所谓文化“新常态”,“新”主要体现在创新上,文化发展既要传承传统文化,也要符合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常”则代表在多元文化中必须坚持中国自己的主流价值,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潮流和文化成果,“态”代表着文化的创造和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
(2)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该观点的合理性
(3)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文化创造和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
材料:罗阳超负荷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英雄司机吴斌,遇难前刹车挽救乘客;亿万富翁救员工溺亡,至死保持救人姿势,一股股捍卫真善美的正能量喷薄而出,在与假恶丑的交锋中,不仅治疗着不良道德事件给社会带来的创伤,而且有力提升了社会公德,捍卫了公平正义,彰显了中华民族向善向上的美德,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请运用人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谈谈这些“民族的脊梁”的感人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014年3月5日学习雷锋日,某班团支部书记带领大家学习《雷锋日记》:
“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多帮助人民做点儿好亊,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同学甲总结说:“雷锋精神是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取向,把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当作最大幸福。”.
结合《雷锋日记》,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相关知识,谈谈我们今天怎样才能获得幸福?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让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1)根据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文化强国举措并说明所列举措依据的哲学原理?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如何实现文化强国之梦?
人口老龄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日前,我国第一部老龄产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在北京首发,报告指出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2009~2013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及占比
【注】①当某一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时,即进入老龄化社会。
②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中国人均GDP为3870美元,美国为10645美元。2013年中国人均GDP为6767美元,相当于美国的12.73%。
表:中国老龄人口相关社会指标
年份 |
人口抚养比(%) |
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 GDP比重(%) |
需要长期照料服务的 老年人口数量(万) |
2008年 |
27 |
0.76 |
1370 |
2013年 |
39 |
2.32 |
2110 |
2050年 |
* |
预计7.0 |
预计9700 |
【注】人口抚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一般以16岁至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15岁以下和65岁以上为非劳动年龄人口。
材料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巨大挑战,新的退休年龄政策相应出台。原有退休年龄标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寿命较短的国情下制定的,延长退休年龄必将对相关利益主体产生不同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在劳动者内部,支持与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的争论非常激烈。有关专家建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行业岗位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推行渐进式延迟退休。
(1)结合材料一,概括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并分析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有关知识,简要评析我国新的退休年龄政策出台引发的争论。
为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修改环境保护法列入了2014年立法工作计划。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阐明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哲学依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民网商是当前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越来越多的农民利用互联网营销,编织未来的美好生活。
小李是某村村民小组长,入冬以来,他看到村民不再硒太阳、搓麻将,而是一起讨论开网店挣钱的事;这得益于小李为本村的所有农户在农民增收网上建立了网店。自网店开通以来,仅玉米农户们已向外销售 11万斤。
为了更好地带领村民致富,小李调查研究发现,电商虽然具有降低成本、高效整合农村资源等优势,但农产品电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不足,保鲜技术、储存能力、配送力量等存在差距;“触网”农民多是“自学成才”,少有“科班出身”,缺乏专业电子商务知识和经营管理技能;部分“触网,农民不同程度地存在诚信问题,有些农产品标注“有机”,实际没做到,有些所谓的“土鸡蛋”,其实并不“土”。
小李就农民网商的发展召开了一次座谈会,请教了有关专家。专家建议:涉电农商,有着很大的发展机遇,但农产品电商运营各个环节要求都比较高,做好这件事,必须根据当地的特色,尊重经济规律,找准了“点”再去做,不能一哄而上。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相关知识,分析专家所提建议的合理性。
(2)小李在该村如何发展农民网商的座谈会上提出“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撑船的准备”。请结合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对该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今年“五一”前,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了一批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92年,李申学在方山搞起了渔业养殖,他“买了好多书回来学习,一门心思就在想怎么把鱼养好。”2004年,李申学成为合作社会长,还被大家推选为了村党支部书记,为了改变村里的状况,他积极推动村里养殖业的发展,确立了“调整全村产业结构、带动全村群众致富”的目标。“自己养得好不算好,乡亲们都把鱼养好了,才是真的好!”他带领成立的养殖协会规模逐年扩大,销售收入1480万元,成为全村百姓致富路上的领头人。李申学多年来勤勤恳恳的工作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2015年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说,“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向劳模学习,以劳模为榜样,发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1)结合材料一,从“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角度,说明李申学的事迹给我们什么启示?
(2)请概括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4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知识,分析弘扬和培育劳模精神的重要性。(8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办好大学最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无形资产。”某大学建校90年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收获真知,推动校园文化发展。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文化节”、“青春微电影”等活动积极秉承以“博学、至学、勤学”为主要内涵的“五四”精神,逐渐形成了“尚诚朴、勤学问、重团结、养正气”的优良学风。学校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学生积极申报参与创新性项目,科技创新成绩斐然,创新文化蔚然成风。多年来,志愿者帮扶活动常态化、多样化,学生深入农村开展义务家教、义诊、科普宣传等活动,极大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和学校声誉,促进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学生实践活动对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作用。
(2)大学生深入农村开展义务家教、科普宣传活动,促进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有人据此认为“大学生是价值的创造者,帮扶对象是价值的享受者。”你是如何评价这一观点的?运用“人的价值”的知识说明理由。
(3)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请从其中任选两个功能,结合自己参与的活动说明该功能的教育意义。
材料二:2013年1月10日以来,我国多处城市连续出现了雾霾天气,空气质量不仅是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是重要的发展问题。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比较大,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PM2.5等项目监测首次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2012年GDP预期增长目标定在7 .5%,这是八年来首次低于8%, 彰显了中国政府减缓经济增速以提升发展品质的决心,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地发展。
材料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人人参与、全民行动。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1)针对材料一反映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结合上述材料二,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谈谈如何认识我国调低经济增速。
(3)结合材料三,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就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