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方式的探索经过了艰辛的历程。

时间
会议
内容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
1997年
十五大
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007年
十七大
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2年
十八大
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14年
十八届四中全会
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一探索历程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完成的,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反映了人类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
(1)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探索依法治国的理政方式?
(2)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方式的探索过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长期以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采取税收、土地优惠政策或低价手段招商引资,扭曲了要素市场价格;有的还对GDP拉动大、税收贡献大的企业在环保监管上网开一面,弱化了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这不仅导致了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也制约了我国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材料二:某网民在与该市副市长在线交流时,就城市建设表达自己的看法:“我是这个城市土生土长的孩子,这里有我的童年,也有着我的未来。在推进城市化改造中,要尽量多保留一些具有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城市化和传统文化并不是不相容的,应该让历史街区、传统建筑在城市化进程中重新焕发青春。
材料三: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快餐式阅读”日益盛行。这种阅读方式大多借助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具有方便快捷、生动、轻松等特点,但往往浮光掠影,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叩问心灵的力量,让书中的营养如过眼云烟。如何从“快餐式阅读”中突围,提升阅读的品味和质量,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相关知识,谈谈应如何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
(2)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网友观点的合理性。
(3)结合材料三,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克服“快餐式阅读”的局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流传至今的“24孝”故事是中国传统孝文化的集中体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传统孝文化在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封建色彩的糟粕。新时期,“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新版“24孝”赋予孝文化新的内涵,让孝老爱老有了更具体、可操作的标准。
材料二:我国已进入“未富先老”的老龄化社会,面对市场经济冲击下人民群众道德观、价值观的新动向,我们应该努力挖掘孝文化的当代价值,大力弘扬优秀的孝道文化,更好地发挥孝文化的作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认识和处理传统孝文化与新时期孝文化之间的关系。
(2)据材料,如果让你用文化生活的知识为所在社区设计一个以“孝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宣传栏目,请列出栏目的宣传提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进程中,拆旧建新无法避免。然而,什么样的建筑该拆、可以拆,哪些具有传统文化或民族地域特色的建筑应该保留,甚至重点保护,却界定模糊。
“认古不认近”的保护观,导致了一批丧失经济功能与生活功能,但极具文化与研究价值的近现代历史建筑被拆除损毁。“喜新厌旧”的建设观导致看起来破旧的真文物被拆毁,而“涂脂抹粉”的仿古建筑与仿古街区泛滥。
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载体,传承离开保护就会消亡,如何保护古建筑是业界人士深思的问题。“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唐朝诗人司空图的这句诗,道出了传统建筑保护与发展的真谛,保护传统古建筑不是简单的复制,更不是一律拆除,而是“与古为新”。
(1)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对传承中华文明的意义。
(2)请运用辩证否定的观点,说明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要“与古为新”的正确性
(3)请你为保护传统古建筑设计两条公益广告,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字数在15字以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建筑,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以它独特的风格和历史意义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认古不认今”的保护观,导致了一批丧失经济功能与生活功能,但极具文化与研究价值的近现代建筑被拆除损毁;“喜新厌旧”的建设观导致看起来 破旧的真文物被拆毁,而“涂脂抹粉”的仿古建筑与仿古街区泛滥。具有民族风貌的建筑加速消失的同时,一批造型奇特的建筑争相登台,“千城一面”愈演愈烈,致使中国地标性建筑却看不到中国味。
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载体,传承离开保护就会消亡,如何保护古建筑是业界人士深思的问题。“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唐朝诗人司空图的这句诗,道出了传统建筑保护与发展的真谛,保护传统古建筑不是简单的复制,更不是一律拆除,而是“与古为新”。
(1)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对传承中华文明的意义。
(2)请运用辩证否定的观点,说明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要“与古为新”的正确性。
(3)某市公开征集保护传统古建筑的公益广告,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字数在15字以内。请你就此写出两条广告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其中各项改革方案被人们关注和热议,某校高三学生在学习党的三中全会公报过程中,围绕有关内容进行了交流,请你参与其中。
[破解改革难题]
全会指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但是在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存在农民总体收入水平偏低,农业资源价值被低估,农民投资渠道比较单一等问题。
2008-2012年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每人财产性收入比较

(1)请你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解决图表中反映的问题。
[总结改革经验]
全会指出,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2)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经验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感悟改革意义]
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3)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城市的建筑记录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变迁。昆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从过去的武成路,金碧路,华山西路,登华街,同仁街,景星街,昆明还有多少城市的历史印迹可拆。外省游客要大老远跑到昆明,他们是冲着昆明的历史,民俗,人文景观来的。但“认古不认今”的保护观,导致了一批丧失经济功能与生活功能,但极具文化与研究价值的近现代建筑被拆除损毁;“喜新厌旧”的建设观导致看起来破旧的真文物被拆毁,而“涂脂抹粉”的仿古建筑与仿古街区泛滥。具有民族风貌的建筑加速消失的同时,一批造型奇特的建筑争相登台,“千城一面”愈演愈烈,致使昆明地标性建筑却看不到中国味。
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载体,传承离开保护就会消亡,如何保护古建筑是业界人士深思的问题。“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唐朝诗人司空图的这句诗,道出了传统建筑保护与发展的真谛,保护传统古建筑不是简单的复制,更不是一律拆除,而是“与古为新”。
(1)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对传承中华文明的意义。
(2)请运用辩证否定的观点,说明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要“与古为新”的正确性。
(3)昆明市公开征集保护传统古建筑的公益广告,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字数在15字以内。请你就此写出两条广告词。

来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进程中,拆旧建新无法避免。然而,什么样的建筑该拆、可以拆,哪些具有传统文化或民族地域特色的建筑应该保留,甚至重点保护,却界定模糊。
“认古不认近”的保护观,导致了一批丧失经济功能与生活功能,但极具文化与研究价值的近现代历史建筑被拆除损毁。“喜新厌旧”的建设观导致看起来破旧的真文物被拆毁,而“涂脂抹粉”的仿古建筑与仿古街区泛滥。
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载体,传承离开保护就会消亡,如何保护古建筑是业界人士深思的问题。“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唐朝诗人司空图的这句诗,道出了传统建筑保护与发展的真谛,保护传统古建筑不是简单的复制,更不是一律拆除,而是“与古为新”。
(1)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对传承中华文明的意义。
(2)请运用辩证否定的观点,说明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要“与古为新”的正确性
(3)请你为保护传统古建筑设计两条公益广告,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字数在15字以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5年我国GDP、财政收入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情况

注:数据已扣除价格因素。
材料二:2014年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报告强调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谋求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材料三:201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予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深化农村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农村经济社会活力;要鼓励探索创新,尊重农民群众实践创造;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允许采取差异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要城乡统筹联动,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其经济信息产生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谋求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3)材料三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要求,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方法论原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家风是家族的传统、规范及习俗。家风源自中国传统的乡土文化。我国古代人大多以家族聚居,家族在代际传承中持守一种较为恒定的价值理念,并在这种坚持中形成了整个家族的性格特征,这就是家风。在古代,家风构成了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影响和决定了他一生的品性。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伦理。因此,家风成为社会风气的调节器,被官家所推崇褒扬。
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家风传统遭到破坏,正不断流失。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如今的社会条件与封建中国截然不同,人口的高速流动早就瓦解了当初的所谓“家庭”,家庭单位相对变小,各自独立的空间影响了“家风”的形成,家族影响不能说没有,但已经弱化了很多;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五四”以来,中国文化传统成为国家积贫积弱、挨打受欺的替罪羊,变成批判的靶子,被弃之如敝履,而家风传统是重灾区之一,导致中国一度出现砸烂祖先牌位、烧毁家谱族谱、漠视家训家风的恶劣现象。
(1)是否重拾“家风”是值得所有人认真思考的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表明你的态度并阐述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谈谈今天应该怎样对待家风。
(3)好的家风标准引发人们纷纷讨论。你认为评判好的家风应该坚持什么标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材料一:O2O即Online To Offline,泛指通过互联网提供商家的销售信息,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聚集有效的购买群体,并在线支付相应的费用,再凭各种形式的凭据,去线下现实世界的供应商那里完成消费。

图1
(1)结合材料一及图1,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分析O2O应用对商家和消费者带来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科技发展丰富着公民的政治生活,使人人拥有无线麦克风,随时随地“参政议政”。
(2)运用“公民的政治参与"的相关知识,结合我们日常的政治生活,完成下表。

材料三: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根植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固有气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鼓励人民群众不断创新,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3)依据材料三,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广东省与全国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发展状况

项目
营业收入
利润
总额(亿元)
同比增长率(%)
总额(亿元)
同比增长率(%)
全国
464749.2
10.1
24050.5
5.9
广东
12786.7
18.3
1068.18
24.73

注:利润同比增幅较大的行业为交通行业、电子行业、汽车行业、房地产行业等;利润同比降幅较大的行业为有色行业、煤炭行业、机械行业等。
材料二:2014年广东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新一轮国企改革,通过简政放权,增强国企发展活力;切实增强国企市场主体地位,做到按市场规律运行、按优胜劣汰结果予以评价;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进其他所有制经济的资金、品牌、技术、产权及监管方式,探索相互参股等形式做大做强;通过员工参股、增量奖股、岗位分红等方式改革分配制度,构建企业、员工利益共同体。
材料三:2013年广东人均GDP达9590美元,处在从中上等收入迈向高收入国家(地区)的关键时期,但从总体上看,广东省大部分产业尚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产业竞争力不强。而具有低污染、高效率、可持续显著特征的现代产业则是广东经济力量中的“脊梁”。因此,要率先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一方面要着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价值链的高端发展;另一方面在推动发展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生态环境,走跨越式绿色发展之路。
(1)概括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广东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积极意义。
(2)材料三对广东省当前产业现状的分析体现了矛盾分析法的什么观点。运用辩证否定观知识,分析广东应该如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被誉为“人类在太空中的眼睛”,谁拥有了这双“眼睛”,就能更准确地看清这个世界以及确定自己的位置,甚至获得不可估量的经济利益。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是继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系统运用了和GPS一样的空间定位原理,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制团队是一支“让人敬畏”的创造奇迹的队伍,成员来自清华、国防科大、北航等著名高校,他们传承宝贵的航天精神,创新管理模式,团结合作,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强大的科研能力和善于“奇思妙想”的品质,通过无数次的反复试验,攻坚克难,先后突破了宇航产品组批生产、多星多轨组网运行等12项关键技术和40多项专业技术,创造性地开发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独有的位置报告、指令传输等功能,在远洋航行中有超越GPS的重要应用价值。
目前我国的卫星导航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2012年其产值不足1000亿元。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预测,到2015 年,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将超过2250亿元,而至2020年将超过4000亿元。
(1)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开发和运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战略意义。
(2)A公司是一家以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为主业的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参与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实现其产品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A公司应作哪些方面的市场调研?
(3)根据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谈谈青年学生怎样才能具备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化自信,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之后的自信,也是尊重文明多样性基础上的自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借鉴而形成的文明。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葡萄、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唐代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70多个,促进了中华文化远播世界,也促进了各国文化和物产传入中国。明代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明末清初,欧洲的天文学、医学等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知识视野。之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的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
材料二: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超越时空、超越国度、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1)根据材料一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分析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
(2)分析材料二,让“文物、遗产、文字”活起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创新意识的哪些观点?
(3)文明礼仪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某校“开展倡导文明礼仪、弘扬中华文明”活动。请你为此活动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人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嫦娥”工程是我国在发展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之后,空间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它对引领中国科技和文化不断创新、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培养人们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材料二: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根植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固有气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鼓励人民群众不断创新,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简要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2)依据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创新的社会作用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