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搞好“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和沿线国家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材料一:古代中国许多物质文化和发明创造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后,对促进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近代西方天文学、数学和医学等知识,也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这两条通道所展现的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心态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我们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丝绸之路”这一具有广泛亲和力和深刻感召力的文化符号,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
材料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造出了形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密切,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建设“一带一路”,是我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如何对待文化交流。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并说明我们如何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搞好“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和沿线国家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材料一:古代中国许多物质文化和发明创造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后,对促进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近代西方天文学、数学和医学等知识,也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这两条通道所展现的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心态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我们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丝绸之路”这一具有广泛亲和力和深刻感召力的文化符号,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
材料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造出了形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密切,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建设“一带一路”,是我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如何对待文化交流。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请你从认识论角度为搞好“一带一路”建设提两点方法论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与韩国建交后贸易情况
材料二:中韩两国地缘接近,文化相似,文化交流在推动中韩现代友好交往和实现邦交正常化,以及促进两国贫易合作等方面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中韩友好交流年”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从官方到民间,文化交流愈发活跃,“文化日”“文化周”“文化月”等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层出不穷。“韩流”与“汉风”交相辉映,共同推动中韩文化交流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材料三:2014年7月3日,在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中韩建交22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韩各领城合作取得巨大成就。中韩关系发展速度之快、领城之广、影响之深,为国际社会树立国家关系发展的典范。当前,中韩关系正站在新的起点上,风好正扬帆。我期待这次访问成为叙友好、话合作、谋发展、求和平的访问,让中韩友好航船高扬风帆、破浪前进。
(1)概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4分)并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说明这一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5分)
(2)简要说明材料二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6分)
(3)从辩证法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三中“风好正扬帆”的认识.(4分)
近期,国家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着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着力推动三地经济朝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作用互补、利益相连的路子走下去,努力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
材料二: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发展优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中,明确了北京“文化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
(1)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阐述京津冀三地发展为什么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
(2)打造“文化中心”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完成下表。
优势 |
措施 |
理论依据 |
示例:拥有故宫等7项世界文化遗产和7000余处文物古迹 |
加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挖掘、传承和利用 |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
拥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等众多文化会展场地 |
利用会展场地平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
① |
拥有以798艺术区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和全国最大的文化市场 |
② |
③ |
北京高校林立,拥有200多家科研机构 |
培养文化创意人才队伍 |
④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文化含量最重的,能完整体现华夏民族特有的“血亲团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宿愿的节日。
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现代都市的忙碌与浮躁中,中秋节早已经不是单纯的“品饼赏月”的节日。在商业化的社会里,一块月饼已无法单独承载现实的中秋文化,年轻一代对于中秋假期的热衷程度要远大于节日本身。传统节日成为商品的推销日,豪华礼盒过度包装奢侈浪费,节日的娱乐功能被视为唯一功能,忽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积极的道德价值。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解析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谈谈应该如何过好中秋节。
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两千多年前,我国出现了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随着古代航海业的不断发展,中外之间的海上贸易运输日益兴起,逐渐形成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与欧亚非各国之间商业贸易的通道,更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今天,在世界经济不均衡发展格局日益强化的情形下,“一带一路”建设要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与沿线国家世代友好的基本精神,建立互相包容的合作理念,促进文化相互交融。
材料二:当前中国实施的两大国家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都与四川有关。四川省将利用“左手丝路、右手长江”的枢纽优势,实现由内陆到开放前沿的大逆转,必须加快基建、高铁、航运、文化、旅游、贸易、金融等建设,加速对接“一带一路”,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
(1)从古代丝绸之路到今天“一带一路”的发展,体现了哪些文化生活道理?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四川省加速对接“一带一路”有何经济意义?
未来时代,数据无所不在,网络无所不至。借助宽带提升信息消费水平,实现互联互通、融合创新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结合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信息消费包括信息产品消费、信息服务消费和间接带动的其他领域的消费三个大类。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发挥重要作用。下图为我国2013年1~5月信息消费状况:
(1)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信息消费对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二 我国信息消费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网络基础设施有待提升,信息消费结构中“重娱乐型消费,轻生产型消费”的倾向严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材料三 为进一步推动信息消费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从2014年1月开始,将利用两年的时间,重点围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课题,在有条件的50个市(县、区)开展试点工作;试点结束时,择优评选“全国信息消费示范市(县、区)”,进行示范经验推广。
(3)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在推动信息消费发展过程中应当如何处理好试点和推广的关系?
材料四 宽带网络技术平台是提升信息消费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使用,大大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快了信息的网络传输速度,拓展了网络的覆盖范围,提高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使人们更为迅捷地接触到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文化,感受到不同文化的交汇与激荡。
(4)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们青年学生应当如何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材料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造了形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明。“一带一路”将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促进了世界经济繁荣和政治、文化交流。作为“活态文化遗产”, “一带一路”将极大地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材料二:建设“一带一路”,需要继承和弘扬丝路精神,充分挖掘沿线国家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促进不同文明共同发展。这将有力推动形成“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的当代文明交流盛况。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实施战略构想的价值。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我们该如何推动形成当代文明交流盛况。
材料一: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河北省、某市特别注重通过法治文化建设推进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该市积极培育和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引领法治文化建设,既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元素,又大胆吸收欧美法系中有益的法治文化,丰富法治文化的内涵。选择百姓关注、影响力大、富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事件,设计并推出各种形式的法治文化活动,提高市民参与度。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的独特优势,扩大法制刊物、节目、栏目的覆盖面,建设一批宣传法治文化的主阵地。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该市上述做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启示。
材料二:“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者,治之端也”“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等法治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批判继承传统法治思想的基础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法治”为主要议题,提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这既借鉴了人类优秀文明,又不照搬别国模式,是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的成果。
(2)结合材料二,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回答,依法治国为什么既要借鉴人类优秀文明,又不照搬别国模式?
(3)根据材料二,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为我国依法治国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材料一:电视音乐选秀节目自2004年正式进入中国,刚开始掀起热潮,《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品牌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然而,由于过度炒作及缺乏创新,2012年,《快乐男声》宣布停办。但是就在同年夏天,海外授权节目《中国好声音》却意外蹿红,使“选秀”再回大众视线,开启了选秀节目的新时代。此后,《中国好歌曲》、《奔跑吧,兄弟》等节目火热开启,又一次掀起“海外模式引进”的新热潮。中国电视节目行业开始思考如下问题:是否引进海外成功模式即可获得收视收益双丰收?引进过程中对模板的原样移植和本土改良孰轻孰重?国内电视节目在洋为中用之后将如何应对长远的未来?
材料二:2014年9月27日是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也是孔子学院建立十周年纪念日。孔子学院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10年来,全球123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了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儒学正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孔子学院快速发展,成为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促进中外交流互鉴的响亮品牌和重要平台,为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奔跑吧,兄弟》等节目引进海外模式能够成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说明儒学走向世界主要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3)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需要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以“继承”“交流”“文化强国”为关键词写一份发言提纲。要求:言简意赅,主题鲜明,条理清晰,措施得当,字数控制在100字以内。
材料:“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优化发展空间格局,重点实施“一带一路”战略。2015年 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一带一路”战略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战略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不限国别范围,不搞封闭排外机制,不以控制他国为目的,受到沿线国家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和热情欢迎。
(1)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建设“一带一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一带一路”战略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和热烈欢迎的原因。
(3)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建设“一带一路”的文化价值。
材料一:2012年被称为“微博崛起年”。许多政府部门开通微博,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大批网友登录微博,反映民情、民意。“微博问政”拉近了公民与政府的距离,畅通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增强了公民的幸福感,让人民共享民主进步的成果。
材料二:2013年2月26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等率团访问大陆,会见新上任的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堪称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两岸经贸,观光学术等方面的交流中,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哺育滋养着两岸中国人,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也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近年来,两岸同胞发扬光大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共同奋斗目标,民族认同感不断增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微博问政”的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文化在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作用。
2014年12月4日,13亿中国人迎来了第一个“国家宪法日”。要求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让法治信仰蓬勃发展。这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奠定了基础。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早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建立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制度等。
(1)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根据材料阐述我国设立“国家宪法日”的意义。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上述材料应该如何践行宪法实施的要求。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传统青灯黄卷式的阅读,日益被“快餐式阅读”所替代。这种阅读方式大多借助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方便快捷、随时随地、信息量大,或以新颖荒诞的视角,或以大量具有视觉冲击的图片,诸如卡通、生活幽默,来填充大脑中暂时的空白状态,博得人们轻松一笑。然而,快餐式作品往往形式新颖,内容贫乏,不足以承载千年的文化积淀、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快餐式阅读”往往浮光掠影,忽视深层精神思索,让书中的营养如过眼云烟。
材料二:2014年中国文化创意领域呈现以下新趋势:政府政策加大鼓励,民间资本深度介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创意”在文化产品中的作用被进一步认识,创意将越来越值钱,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对知识产权利益的保障诉求。结合地方优势的文化旅游将会成为地域文化创意开发的一个核心要素,国际间合作和“走出去”要求会进一步增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快餐式阅读”的利与弊。
(2)请分析材料二中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