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了野蛮的混沌,心灵才会荡起纯净的清波,扫除了愚昧的灰尘,思想才会绽放美丽的花朵。这告诉我们 ( )
A.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 B.要积极主动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 |
C.文化是精神产品 | D.必须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
我国城市建设中“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这种“千城一面”现象
A.体现了文化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 B.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共同属性 |
C.不能满足人们文化多样化的需求 | D.不能体现文化创新以我为主、以我所用 |
2009年10月13日,中俄建交60周年庆祝大会暨中国“俄语年”闭幕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俄建交60年来,中俄加强文化交流,互办“国家年”和“语言年”,使两国传统友谊深入人心。两国互办“国家年”和“语言年”是( )
①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
②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代表着两国文化的趋同
③文化上相互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④文化上相互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
A.②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2009年在中国举办“俄语年”、2010年在俄罗斯举办“汉语年”是中俄双方继互办“国家年”之后在文化交流领域的又一件大事。中俄双方在文化交流中要实现双赢,应该( )
A.平等交流和睦相处认同外来文化 |
B.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汲取外来文化 |
C.求同存异相互借鉴维护文化多样 |
D.取长补短积极创新弘扬传统文化 |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奏响的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华丽乐音。意大利比萨大教堂、中国故宫、印度泰姬陵分别体现了世界不同民族文化风格,这体现了( )
①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②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民族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A.③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7月13日由国家语委、教育部等相关部门举办的“首届全国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恩施分赛区选拔赛顺利结束。国家重视规范汉字
①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 ②有利于提高我国学生的母语水平
③加重学习负担,不利于文化创新 ④有利于促进人们思想文化的交流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2009年10月,在第61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集中展示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人民创造的各种文明成果。如果让你写一篇新闻报道,需要结合文化生活知识确定一组体现这一盛事的关键词,下列最准确的一组是 ( )
A.文化交流文化融合文化趋同 | B.文化传播文化交融文化平等 |
C.文化传播文化借鉴文化渗透 | D.文化繁荣文化创新文化渗透 |
在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有的人总是讲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比其他文化如何优越,通过对立的方式来证明中国文化的优点。这种观点
①是一种文化复古主义 ②否定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不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④是对文化全盘西化的批判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目前,手机小说成为小说爱好者的新宠。不久前,日本一项2007年度畅销书排行调查表明,十大畅销书中有5本是手机小说,前三名更由手机小说独占鳌头。回答17~18题。
17.手机小说具有平民性,任何使用手机的人都可以从手机小说中得到精神的满足,缓解紧张生活带来的压力。这说明,大众传媒
A.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B.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C.传播了科学文化知识
D.能使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18.手机下载几乎没有限制,提供手机小说的网站也鱼目混珠,这给手机小说爱好者提出的问题是
A.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B.铲除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滋生的土壤,杜绝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C.加强国家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克服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D.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抵制其影响
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
A. |
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 |
B. |
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 |
C. |
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
D. |
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
2009年4月13日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举行的民族文化大展演上,12个世居少数民族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让不少海内外游客流连忘返,真正见证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据此回答问题:
傣族民族文化的展示,充分证明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启示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应该
A.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
B.吸取各民族文化来发展自己 |
C.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
D.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融合 |
云南在展现西双版纳傣族文化的过程中,坚持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理念。这一理念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C.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 D.认识具有反复性与无限性 |
2009年10月3日,是我国传统中秋佳节,并与国庆节喜相逢,中国各地民众通过多种方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和中秋佳节。庆祝民族节日是
①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③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④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④ | D.①②③④ |
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这表明教育
A.是实现文化传承的唯一方式 |
B.对人的教化和培育有重要作用 |
C.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使命 |
D.能使人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文化财富 |
目前,传统戏曲如京剧已开始进入中小学课堂。文化部和教育部还将出台相关文件,将民歌、民乐纳入中小学音乐课,将剪纸、年画纳入美术课,将传统技艺纳入手工课,使中小学生认识、了解和喜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述材料主要强调了
A.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
B.我国中小学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体 |
C.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 |
D.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