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兴建的三峡工程,拦河大坝全长1983米,坝高185米,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768万千瓦。它对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等所起的作用是极为有利的。这说明了( )
A.人们能认识规律,改变规律,使规律发生的作用有益于人类 |
B.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重新创造规律,变害为利 |
C.人们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改造条件,以发挥其对人们有利的作用 |
D.只要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认识、利用和改造客观规律 |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 )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
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
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
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因势利导,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这表明( )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③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互决定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人可以改造规律,造福人类 |
B.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
C.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
D.规律是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
中国东晋僧人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这一观点
A.会导致相对主义 |
B.看到了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
C.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
D.看到了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
“人们对物质的认识,就是认识物质运动的形式,认识了物质运动的形式,也就认识了事物本身。”这是因为
A.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
C.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
D.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
当前,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现象是一种“客观实在”,实实在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下面对“客观实在”理解正确的是
A.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
B.是人类社会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
C.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
D.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 |
漫画《偏靶》(作者朱慧卿)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尊重客观实际,深入调查研究
②重视群众需要,不断改革创新
③提高认识水平,修正发展真理
④立足社会实践,坚持正确立场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如果小猫看到的老鼠只存在于小猫的眼睛中,如果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么,小猫为什么用它的爪子去抓老鼠而不去抓它的眼睛呢?”从费尔巴哈这一诙谐的哲理批判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感觉到的才是存在的
②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③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④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并不是感觉的产物
A.②③ | B.③④ | C.①④ | D.①② |
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这说明物质是可以改变的。”这句话的片面性在于
A.看到了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改变的 |
B.承认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联系 |
C.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 |
D.否认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
黔东南的岂沙苗寨自古以来把树当做崇拜的对象和生命的象征,相信人的生命由树庇佑。当地有在人出生或去世时种树表示纪念的习俗。在“人本是树”的朴素观念引导下,村民长期与自然和谐相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本是树”的观念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源于哲学的智慧
③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人本是树”的观念引导村民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现行理论认为,宇宙从大爆炸中诞生时产生了等量的正物质和反物质。但我们很难在宇宙中找到反物质。近年,欧洲科学家成功制造出多个反氢原子,并使其存在了0.17秒,这是人类首次捕获到反物质。材料表明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可知性 |
B.正物质和反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
C.正物质与反物质是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 |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
一首小诗《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下列与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 B.我在故我思 |
C.朴素唯物主义 | D.机械唯物主义 |
霍金说:“一群金鱼在鱼缸里,它们看到的和我们所处的哪个更真实?在金鱼的世界里,由于光在进入水时发生了折射,在我们看来的直线运动,在金鱼眼中就是曲线运动。如果金鱼够聪明,总结出一套物理学规律,虽然这规律在我们看来根本是胡说。但是问题来了,我们怎么知道,我们不在一个更大的金鱼缸里呢?”这启示我们
①不断反思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能克服思维误区
②总结出的物理学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③世界复杂性寓于联系的多样性之中
④换位思考能检验认识的误区,提高认识正确性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