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
A.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是统一的 | 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
C.意识对客观世界有没有能动作用问题 | D.物质和意识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
费尔巴哈说:“自然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读它,就可认识它。”这段话体现了
A.物质世界的无限性和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 |
B.事物都是可知的,人有能力认识客观事物 |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D.人们是无法回避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的 |
下列与“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观点相一致的是
①我思故我在 ②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③气者,理之依也 ④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物联网,就是把感应器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建筑、供水供气系统等各种物体
中,将其与互联网连接起来,通过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对系统内的人员、设备和
基础设施进行实时的管理和控制。物联网可以使人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这表明
①人们的需要是自然物人工化的基础和前提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提高人们改
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③社会关系的变革能够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④人们能根据固有联
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下面的漫画说明了( )
A.认识规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B.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
C.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 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从哲学观点看( )
⑴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和连续性
⑵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即否认了运动的间断性
⑶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运动的观点
⑷否认了事物质的规定性,把事物看成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是不可知论观点
A.⑴⑵⑶⑷ | B.⑵⑶⑷ | C.⑴⑵⑷ | D.⑴⑵⑶ |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赫拉克利特说:"世界不是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火。" 这说明( )
A.世界的本质是火 | B.世界上没有神 | C.事物都有发展过程 | D.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只有命令自然才能服从自然 | B.按规律办事则事倍功半 |
C.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 | D.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变成自然奴隶 |
荀子在《劝学》中说:"南方有鸟焉,名有(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这件事,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
A.外因对事物的变化起决定作用 | B.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C.实践必然经历"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过程 | D.做事情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 |
"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我们对自然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能够认识和正确地运用自然规律。"这段话表明的哲学道理是()
A.人的主观能动性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 B.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 |
C.只有站在自然界之外,才能统治自然界 | D.认识了自然规律就能利用自然规律 |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主要体现了下列哲理( )
A.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 B.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
C.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 D.要做到按规律办事先要创造一定条件 |
古人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今日西方教育家断言:"不提高就死亡。"这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事物是运动的,学习无止境
C新事物最终会战胜旧事物 D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中国共产党考虑一切问题、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最根本的依据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 | B.中国现实的国情 |
C.时代的变化与特征 | D.世界的现实和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