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物质概念
①反映了所有事物的共性 ②其外延是意识以外的万事万物的总和
③其内涵是指万事万物“总和”中概括出共同的唯一特性
④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反映的客观实在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生活中的名言、俗语包含了深刻的哲学道理。“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
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 |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
笛卡儿对原本相互分离的几何方法和代数方法进行比较,发现了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在此基础上,他把代数运用到几何上,使图形的几何关系以代数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创立了解析几何。这说明
A.人对事物的认识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
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
C.获得真理就要敢于打破常规 |
D.真理也会变成谬误 |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必须把握好货币量的调节力度。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的变化,针对苗头性问题,适时适度进行调控”。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①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③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④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中国人民银行多次提高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频率之快,为历史上罕见。
宏观经济政策适时进行调整,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意识具有能动性 |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
C.物质决定意识 |
D.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
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圆满成功。
“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前,各方面专家进行了大量的精确计算,对卫星飞行时间、速度、高度、轨道、姿态等作了非常准确的预判,最终使“嫦娥一号”按照人们的设想摆脱地球引力,进入月球轨道。“嫦娥一号”成功进入月球轨道是 的结果。
A.人们尊重客观规律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
B.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C.人类意志支配客观事物发展 |
D.透过现象看本质 |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
下列诗句中,与“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B.“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
C.“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 |
D.“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 |
下列选项中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 )
A.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 B.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关系 |
C.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 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
某地农民过去误以为多施肥就能提高产量,存在盲目施肥现象。现在,他们根据耕地的地力、肥力、肥效和作物需肥情况精确设计配方,对症施肥,效果显著。这说明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认识要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
C.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 D.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
2004年6月底7月初,有关部门连续举办了“牢记‘两个务心’永葆政治本色——西柏坡精神巡回展”和“延安精神永放光芒”两个大型展览,弘扬西柏坡精神和延安精神。这一活动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
B.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
C.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
D.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认识是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