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一观点( )

A.说明了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B.说明意识随着物质的产生而产生
C.表明了世界的本质是意识 D.证明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孟子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寡人之于国也》)堪称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萌芽。孟子的上述观点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 )

A.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佳目标 B.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
C.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 D.要如实地把事物看成变化发展的过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孟子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寡人之于国也》)堪称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萌芽。孟子的上述观点说明( )

A.人与自然的关系完全是由人自身主宰 B.尊重自然规律就能有效地改造自然
C.认识客观规律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D.改造世界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生物技术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开发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已经有转基因耐贮藏番茄、转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矮牵牛、抗病毒甜椒、抗病毒番茄、抗虫棉花等5种自主研制的转基因植物通过了国家商品化生产许可,并有20余种转基因植物进入环境释放阶段。从哲学上看,转基因物种的研制表明( )

A.物质世界可以根据人的意志来创造 B.物质并非一定是客观存在的
C.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D.人类能有意识地制造出世界原来没有的事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这20多年来,一味地追求GDP数量的增长,从而造成能源浪费大、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从哲学上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A.忽视了环境的保护、能源的合理利用 B.违背了客观规律,受到了规律的惩罚
C.政府没有对经济活动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D.没有看到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全球变暖将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上升0.5摄氏度~1.5摄氏度,致使地球1/3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15厘米至1米。目前,世界许多国家签署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以控制全球气温继续上升。2005年2月16日,举世瞩目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它的生效可以说是人类自救的第一步。针对气候变暖,一些国家还制定出相应措施,种植新作物品种,使人们少受其害,甚至变害为利。这一事实说明( )

A.人的意识可以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B.自然现象与人的活动有特殊关系
C.成功的预测是由自然变化规律决定的 D.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各类事物发展规律的具体内容虽然不同,但作为规律,必然具有共同的特征,这些共同特征表现在( )
①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联系 ②任何规律都和它的现象没有联系
③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本质联系 ④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山东鲁北集团用生产磷铵排放的废渣磷石膏制造硫酸并联产水泥,硫酸再返回用于生产磷铵,余水封闭循环利用,使上一个产品的废弃物成为下一个产品的原料,整个生产过程没有废物排出,实现了“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生产模式。使主要产品成本降低了30%-50%。这说明( )

A.人们可以根据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B.人们可以给事物创造新的联系
C.随着科技进步,事物会出现更多新的联系 D.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改造事物的联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必须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把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作为核心,把增加农民的收入作为基本目标,坚持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之所以要坚持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是因为( )

A.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B.规律是客观的,永恒不变的
C.人们无法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D.规律不可违抗,违背规律必然会受到惩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们常说,想问题、办事情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从而为事物发展创造一切必要条件。用发展的观点看,这里的“审时”“度势”是指

A.要正确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B.正确认识事物在发展中所处的阶段和发展趋势
C.正确认识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 D.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给社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某些人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搞“科学算命”,冠以“新潮”的名字,称之为“时代的发展”。这些人的行为是( )

A.正确的,因为它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 B.正确的,因为它是以前所没有的
C.错误的,因为它没有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D.错误的,因为它未看到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
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
③旧事物和新事物是引起被引起关系 ④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楚国有个人剑落水中,留下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唐代和尚慧能评论“风吹幡动”时认为:“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个楚国人和慧能和尚都错在不懂得( )

A.运动与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B.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C.物质是运动的道理 D.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水平进入小康。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不断地暴露出来。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关口,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简称“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六届五中全会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回答问题:
⑴概括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3分)
⑵从唯物论角度简要说明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哲学依据。(9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进化论与神创论的对立是( )

A.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D.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意识的内容和本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