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某市花费420万元巨资从深山引进的4 200多株大树,因“水土不服”已有400多株死掉,其余的要靠麻绳捆绑、支架支撑才能勉强活命。进城的这些大树因多年生长在深山密林之中,无论其外形、内部发育均为适应深山生活而形成。进城之后,空气、土壤等生存环境全部改变了,导致部分大树死亡。上述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必须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的分析,提高活动的科学性 |
B.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和分析问题 |
C.必须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 |
D.必须重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
“发展农村各项事业必须充分考虑农民可以承受的程度”,这一要求蕴涵的哲理
是( )
A.只有使主观符合客观,办事情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
B.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
D.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
水往低处流是万有引力作用的结果,但人们可以改变水流的方向,引水上山
。这说明( )
A.规律是可以被利用的 |
B.规律是可以被消灭的 |
C.规律是可以被改造的 |
D.规律是可以被改变的 |
2008年10月5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坚决抵制各种弄虚作假行为,把好数据质量关,维护统计的严肃性;坚持以提高统计质量和效率为核心,加强数据的深度研究和科学分析,增强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这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哲理是: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③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④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漫画《这并不是胜利》告诫我们( )
A.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B.办事情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
C.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遵循客观规律 |
人类处理自身与自然界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
A.承认自然界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B.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
C.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
D.承认人类社会的客观性 |
在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主旨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和。这一思想反映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追求优美的山林景色和自然意趣就构成其园林美的核心,顺应自然、模拟自然、表现自然就成为其园林审美的主导精神。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
A.无论是利用自然还是改造自然,都要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
B.人相对于自然来说是渺小的 |
C.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返璞归真 |
D.人类不应该改变自然界 |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指( )
A.该社会的生产力,主要是生产工具 |
B.该社会的生产力,主要是科技水平 |
C.该社会的生产关系 |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
人类社会是客观的,所以( )
A.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没有区别的 |
B.自然界也是客观的 |
C.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D.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社会制度 |
“克隆羊”的诞生,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大突破。“技术的造物”表明( )
A.生命可以被制造,而自然物则不能被制造 |
B.人们掌握了生命运动的规律,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生命 |
C.我们可以改造生命,但并没有改造生命的本质及其运动的规律 |
D.科技决定一切 |
人们现在已经知道的植物有30多万种、动物150多万种,还有众多的微生物,科学已经揭示出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此材料能够证明( )
①一切生命的产生和进化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②虽然每个物种的个体数量是变化的,但物种是不变的 ③上帝创造众多生物的观点是荒谬的 ④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进化而来的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基督教宣称,上帝耶和华居住在天国;佛教认为,在现实世界以外,有一个佛居住在西方极乐世界;道教也认为,玉皇大帝领导的众神居住在天宫。现代电子天文望远镜已经能使我们观察到360亿光年以外的天体,也没有发现天国在哪里。相反,现代天文学证明:每一个天体都有自己的起源、变化与灭亡的过程,那些遥远的星球和地球都具有同样的化学元素和同样的运动规律。这表明( )
A.上帝及其天国离我们太遥远 |
B.天和地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
C.宇宙天体都是没有任何差别的星球 |
D.人们对宇宙的了解还很少 |
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之所以也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是因为( )
①人们利用自然物的根本前提是自然物的客观存在,是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与规律 ②人们改造自然物活动的基础,只能是自然物及其固有的属性和规律 ③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④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