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2014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我们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文化遗产不能仅停留于开发,更要活化,充分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观点

A.不承认文化的经济价值
B.承认了文化多样性是文明进步的动力
C.强调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D.强调了对文化继承的新要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指出,传统文化好比一捆干草,人们像驴子一样驮着它走,各人的驮法不同,聪明的人把它化为养料,轻松的走向未来,愚蠢的人把它当作祖传宝贝,永远是沉重的负担。下列选项中与学者观点不相符的是

A.强调我们需要传统文化,要把它化为养料吸收
B.反对把传统文化固定化,当作物件加以传承
C.启示人们在文化传承中要勇于创新和丰富传统文化
D.启示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对外来文化也要化作养料吸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我国古代和当代国家治理方式的对比,其变化说明

 
古代
当代
 
法治
战国末期的韩非子推行法治,其思想实质是使法律成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
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德治
儒家认为德治是治国理政的最佳方式,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核心是以维护尊卑等级秩序为目的“仁”
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以德治国的原则,根本目的是通过加强道德建设,把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作为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重要环节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②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
③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要前提
④传统文化具体内涵能因时而变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师大视察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这是因为

A.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要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B.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
C.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财富,我们应继承、保留
D.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共产党善于汲取古语古训精华,指导实践。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中提到“亲望亲好,邻望邻好。”这对于中国坚持与邻为善,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   )
①传统思想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②传统文化总是符合时代要求
③传统习俗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古诗词中可以窥见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娱乐活动,与下列诗句依次对应的活动是(   )
①弄假如真无比空,吹嘘全在一丝风
②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③双枝需组履平地,楚黄州人擅此技
④梨花风气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A.放风筝、赛龙舟、踩高跷、踏青
B.荡秋千、游泳、赛跑、踏青
C.荡秋千、游泳、踩高跷、登高
D.放风筝、赛龙舟、赛跑、登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相声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近些年来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提议在高等院校设立曲艺学科专业以推广文化传统教育。这是因为(  )

A.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
B.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
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D.传统文化发展要满足人们的需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送您一枝鲜花,请把火种留下。”清明时节,许多地方的市民以鲜花和植树等文明祭奠方式,取代了上坟烧纸、烧香、烧花圈等陈规陋习。各地政府表示应大力提倡文明祭祀,让“绿色扫墓”取代传统陋习。上述事例表明

A.文化创新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
B.传统习俗是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C.陈规陋习是阻碍社会进步的落后文化
D.文化创新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依靠创新支撑。国家重视科技创新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科技创新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科技创新有利于大众传媒手段更新
③科技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④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的运用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历史上著名的高等学府及学术文化中心,创立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历时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的学术与教育,对湖湘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说明
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②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③思想运动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④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前不久在各大卫视台播出,电视剧记录了中国农村1975年前后那段贫穷而饱含理想的时光,以及几对青春男女质朴坎坷的情路历程。由于剧情贴近时代,让人身临其境,无数观众感动得潸然泪下。上述事实说明

A.注入时尚元素的文化作品更具有生命力
B.大众传媒为人们享用文化提供了必要条件
C.立足于社会实践,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文化作品
D.文化市场的发展满足了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是秦始皇兵马俑发掘40周年。2014年9月28日,“真彩秦俑”展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出。此次展览通过对彩绘俑头和秦俑坑中各种彩绘遗迹的展示,向观众呈现了秦俑的“千人千面”和“绚丽多姿”。该展览
①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自觉
③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④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责任,注重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这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下列诗词名句与上述材料体现的人文思想不一致的是

A.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陈汉卿)
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C.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
D.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以来淄博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和文物保护重点项目,让文物资源“活”起来,讲述精彩的淄博故事。因为文物资源是
①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②民族历史的不可替代的见证
③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习近平在2015年10月强调:“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要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因为
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文化继承以文化积累作为保障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④传统文化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单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