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2009年是孔子诞辰2560年,2009年9月28日上午,在曲阜举行祭孔大典,数百名海外华人、华侨和侨界领袖一齐前来参与祭孔大典活动,港澳台地区也派出了祭孔参访团前来祭孔。同时,我国台湾、香港等地以及世界各地的孔庙举行了祭孔活动。举行祭孔大典
①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
③有利于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是文化复古主义的重要表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国家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增强。如果请你写一份“积极行动起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倡议书,应当运用的观点是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科学教育是文化建设的根和魂。根深才能叶茂,有魂才能强大。资金和普通技术可以引进,但国民素质无法引进,核心技术也买不来。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这是因为

A.教育是提高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B.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C.教育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D.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人:仓颉创造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沉淀下来;李斯统一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流动起来;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让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王选让汉字告别纸与笔、铅与火,让中华汉字文化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说明

A.科技进步能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B.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C.社会制度的更替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
D.传播文化必须做到古为今用
来源: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之所以必须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是因为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

A.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C.可以满足人们的一切需要 D.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来源: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A.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B.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C.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过程中发展
D.没有继承亦能发展,没有发展则不能继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倡导多元和谐的时代,这和过去非此即彼流行的时代,在思维方式上大大不同。在80余年前,一批青年倡导自由、民主、科学,并以此去打倒传统和反对别人继承传统。这样一种态度,本身恰恰成为自身所倡导自由、民主、科学的反面。这告诫我们

A.文化应在传承中发展 B.应承认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应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D.应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我国古代传统建筑的认识,正确的是

A.它是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形式
B.它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C.它是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艺术瑰宝
D.它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文化也会经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的过程。这表明

A.文化具有多样性 B.文化具有继承性
C.文化具有稳定性 D.文化在不断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中华文化历来包含鼓励创新的丰富内涵,强调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里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指

A.淘汰所有的传统文化
B.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C.使新文化建立在旧文化的基础之上
D.首先剔除旧文化,然后建立新文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6年1月,中国科学院发布了用两年时间调查完成的《中国姓氏统计》,这是我国第一部按照姓氏人口数量排序的“新百家姓”。中国的姓氏是最完整和富有内涵的,姓氏对中国现代社会的许多方面都是重要的。这是因为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B.文化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姓氏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承符号
D.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已基本消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建起来的。这说明

A.文化具有继承性
B.中华文化是各个民族文化的总和
C.中华文化有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点
D.建立在传统基础上的文化是科学的文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国家,教育已成为整个社会极其重要的事业。小学、中学教育使人掌握基础知识;高等教育更是分类齐全、专业细分,向学生传授专门知识、培养专业人才。没有教育,就没有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告诉我们

A.教育决定社会的发展进程
B.民族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C.国家必须重视教育对文化传播的作用
D.传播知识是教育的唯一功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电子(网络)传媒给绘画、摄影、音乐、设计、影视等艺术形式带来很大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积极的方面有互动、宽容、开放、快速、平等、民主,只要点击鼠标,任何人都可以共享网上的所有资源、经典、名作。消极之处也不言而喻,光洁冰冷的显示器抹杀了画作的质感,设计精巧的软件可以完美任何不完美的照片,原创者的权威扫地。据此回答(1)~(2)题。
(1)电子(网络)传媒给绘画、摄影、音乐、设计、影视等艺术形式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表明( )                                                              
A.科技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B.文化发展是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
C.文化发展就是科技进步
D.文化发展与科技进步相互促进
(2)电子(网络)传媒给绘画、摄影、音乐、设计、影视等艺术形式所带来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文化的过程中( )
A.大力推广、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B.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C.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D.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来源:新课标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祖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不开发,不使其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随着我国融入国际社会的发展,就会被别的国家开发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口。前几年,美国根据花木兰的故事制作的动画片在全国热播就说明了这一点。这段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B.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
C.拒绝外来文化,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D.充分开发我国文化资源,提升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单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