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于2010年1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必须把维护稳定作为硬任务和第一责任,深入持久开展反分裂斗争;必须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因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 )
①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②是我国现阶段各项工作的中心
③是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④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国务院制定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要求,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使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或中等以上水平。我国不仅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而且还拨出专款用于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寺庙的修缮,仅修缮西藏布达拉宫的费用就达上亿元。这表明 ( )
①我国鼓励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信仰宗教
②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③我国宗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
④我国公民的信教自由权利能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参观“西藏民主改革50年”大型展览时表示,将继续坚持前世大师的“四个热爱”,即: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自己所信仰的宗教。这表明
A.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 |
B.我国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
C.我国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D.宗教界与非宗教界利益一致 |
据报道,当前在一些农村,“算命先生”生意兴隆,“巫婆神汉”收入丰厚,封建迷信有卷土重来之势。据中国科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有20%的人行为倾向受算命结果支配。令人担忧的是,有些人还认为,“算命先生”、“巫婆神汉”的活动属于正常的宗教活动,应当保护其自由。
问题:针对这一错误观点,请你简述正常的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活动的区别。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国华,”这句全国各族人民广为传唱的歌词,形象地道出了各族人民渴望团结的心声。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各族人民渴望团结是因为
① 民族团结与国家的发展前途密切相关 ② 各民族之间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
③ 各民族发展依然不平衡 ④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0年1月18日至20日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对推进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战略部署。推进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
①有利于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②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③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④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①④ |
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
A.民族团结原则 | B.民族互助原则 |
C.民族平等原则 | 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
根据我国多民族的实际情况,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维护各民族地方的独立权和管辖权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据统计,全国有一万多名宗教界人士当选为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这表明 ( )
A.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 B.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公民在政治上享有平等的民主权利 |
C.国家实行政教分离 | D.在一定范围内,宗教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兴衰,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强弱,除了物质因素的作用外,思想文化因素是很重要的。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必须
A.坚持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 B.努力消除民族之间存在的差异 |
C.制裁和处罚公民权利和自由的行为 | D.把民族团结作为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从历史发展的总过程看,尤其是在阶级社会中,宗教主要起着消极作用,这是由________决定的
A.宗教的本质 | B.宗教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特点 |
C.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 | D.宗教的虚幻特点 |
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
A.民族团结原则 |
B.民族互助原则 |
C.民族平等原则 |
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