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既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后者意味着,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 )
①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
②对宗教教义作出与唯物主义一致的阐释
③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
④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划拨专项经费,大力改善寺庙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截至 2014年9月,全区1787座寺庙实现了国旗、报纸、文化书屋和广播电视全覆盖,1735座寺庙通了路,1730座寺庙通了电,1662座寺庙通了水,1736座寺庙实现了通信覆盖。上述做法( )
①表明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②保障了公民宗教信仰的权利
③为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提供了有利条件
④有利于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发展成果惠及各民族群众,坚持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做好新疆工作( )
①意在改革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内在要求
③是维护边疆安全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④是实现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具体体现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解决好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下列有关民族问题认识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实质是人民内部矛盾
②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③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风雨一甲子,奋进六十年,60年来,中国佛教协会团结带领全国佛教界,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庄严国土,弘法利生,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为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贡献。这表明我国( )
①宗教的性质发生了根本转变
②宗教主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③应积极支持和鼓励宗教事业发展
④宗教团体成为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这说明( )
①全国人大行使最高决定权和立法权
②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少数民族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拉萨雪顿节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雪顿节期间、千千万万的藏传佛教信徒涌向拉萨,以最虔诚的心、一步一拜,朝圣至高无上的佛祖。从拉萨雪顿节的举办,我们可以体会到( )
①藏族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了切实保障
②宗教事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③保护文化遗产已成为西藏发展的重要支撑
④民族平等在西藏得到了充分的贯彻和体现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从近日在北京召开的2014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我国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备案率达98%,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备案工作顺利完成。这表明( )
A.我国宗教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 |
B.我国政府积极提倡公民信仰宗教 |
C.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
D.我国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对这一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
①自治机关应在中央统一领导下自主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②民族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行政、司法机关
③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民族乡
④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这种民族关系能够建立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各少数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
B.新中国的成立,消灭了剥削制度、剥削阶级 |
C.各族人民在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 |
D.我国坚持和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我国选举法规定,每一聚居区的少数民族都应有代表参加当地的人民代表大会;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国家扶持少数民族语育文字出版物出版发行;诉讼法规定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这些规定
①表明实现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民族大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走向法制化的重要标志
③体现我国少数民族人权事业的进步
④是我国各民族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一律平等的体现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近年来,许多人选择在传统节日到寺院焚香祈福。为此,国家宗教事务局等部门在宗教界广泛开展“倡导文明敬香,建设生态寺观”活动,引导广大信众和游客文明敬香,自觉抵制烧高香、烧天价香、烧头炷香等不良风气。这体现了我国( )
A.保护各种宗教活动 |
B.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得到保障 |
C.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D.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
甲乙丙三个高一学生在基督教教堂门口见一神父在讲《圣经》。甲说:“宗教有助于提高道德修养,我们进去学习一下。”乙说:“宗教是精神鸦片,我们进去批评它。”丙说:“神父讲《圣经》是在搞封建迷信活动,全是一派胡言”下列对三位同学的看法分析正确的是( )
A.甲正确地认识到了宗教的社会作用,应当学习 |
B.乙指出了宗教的消极作用并主张向宗教宣战是正确的 |
C.丙正确指出了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的共同点 |
D.乙指出了宗教的消极作用,但主张在宗教活动场所宣扬无神论是错误的 |
2015年9月,西藏自治区迎来50周年大庆。通过西藏50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民族团结搞好了,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就有了基本保证,实现“中国梦”就有了坚强支撑。由此可见,民族团结是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和前提 ②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③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要条件 ④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