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0日,国家主席主席习近平在云南昆明亲切会见独龙族代表时强调:“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近五年,国家启动对独龙江乡的整乡帮扶,共投入13亿多元,使原来刀耕火种的独龙江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帮扶
①是协调少数民族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表现
②是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自治权的措施
③是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主要手段
④是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5年9月,国务院发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成功实践》白皮书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西藏地方的实际,符合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给西藏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表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是保证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促进了西藏民族自治地方的繁荣和发展
④保证西藏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4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了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提交的日喀则地区撤地设市的请示,撤销日喀则地区,设立地级日喀则市。同年12月,按照自治区党委的部署,日喀则依程序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市党政领导机构。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①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②民族自治机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职权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项事务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长期以来,中央始终对西藏和新疆的和谐繁荣给予高度重视,这是因为
①新疆和西藏地区享有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
②宗教信仰自由是新疆和西藏地区民众的重要权利
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西藏和新疆的繁荣
④搞好民族团结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③④ |
在2015年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去年报告中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的范围有所扩大,加上了“特色村镇”,并提出“加大对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政府工作内容的变化反映出
①我国落实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②我国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经济、文化等权利
③我国少数民族有文化发展方面的特殊权利
④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0周年。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
③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政府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多年来,走出了一条具有云南特点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路,各民族群众和睦相处,成为民族团结亲如一家的温暖大家庭。重视民族团结的依据是
①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②民族的凝聚力可以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民族团结为前提和基础
④民族团结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自治机关可以
A.享有行政管理权、独立立法权和司法权 |
B.根据本地实际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
C.同外国签订双边经济、文化、科技等协定 |
D.自行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 |
极端民族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是国际恐怖主义泛滥的重要根源。就我国而言,要有效打击和遏制恐怖主义,就必须
①保护各种宗教活动,保护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各种利益
②贯彻落实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③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④尽快消除民族差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成立至今,恢复并建立了各级爱国宗教团体,我国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资金保护宗教遗址,还积极支持、帮助宗教爱国人士出国访问,开展国际友好交流活动,这说明在我国
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贯彻
②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③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④宗教文化得到了国家的尊重和保护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首次举办宗教议题专场会议,“信仰外交”成为集中体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名片。我国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宣传无神论 | B.宗教信仰自由 |
C.独立自主管理 | D.依法管理宗教 |
2014年是《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和实施30周年,该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法律,它正确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下列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理解正确的
A.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
B.民族自治地方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法律赋予的自治权 |
C.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 |
D.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自主制定自治法,享有高度自治权 |
2014年是《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0周年。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基本法的形式把党和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固定下来,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进入了法制化建设的新阶段。《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施
A.表明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 |
B.保障了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
C.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
D.促进了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2014年12月3日,美国地方法院大陪审团裁定,对在纽约涉嫌扼杀黑人男子的白人警察免予起诉。原本弗格森案引发的种族歧视抗议浪潮尚未平息,美国各地又掀起新一轮警民对立,多地民众涌向街头举行抗议活动。7日加利福尼亚州的示威演变成暴力事件,示威者掠夺商店并向警察投掷砖块、铁条、烟雾弹等,多辆平民和警方用车被肆意破坏,多处街道被迫封锁。这对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的启示是
①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②应不断扩大民族自治地区的自治权
③应切实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维护少数民族人民的民主权利
④应不断巩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