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和表述,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总体布局”概念的首次出现是在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的决议。其后从十三大到十六大,实际上都把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作为“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七大加上社会建设,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拓展为 “四位一体”。十八大又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进去,总体布局进而发展为“五位一体”,并被概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的“五位一体”。从“三位一体”再到今天的“五位一体”,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对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完善。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决定》明确指出: 领导干部要结合实际形势作出符合法律规定与社会效果的科学决策。领导干部必须增强法律意识,切实提高依法办事本领,领导干部在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工作中,必须扑下身子、躬身实践,注重实效、科学推进。
材料三: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大多发生在基层。一方面,有的基层政府犯上了“权力依赖诊”,习惯于靠行政干预、用权力“摆平”;另一方面,有的基层群众“信访不信法”,一些纠纷已经依法判决,但部分当事人认为判决于己不利便通过上访给政府领导施加压力,试图影响甚至改变法院的判决。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依据材料一,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党的“总体布局”理论需要不断发展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二,《决定》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方法论原则。
(3)依据材料三,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基层群众应坚持怎样的价值取向。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10月15日文艺座谈会上的妙语部分摘录:
1. |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
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
3. |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
4. |
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 |
5. |
要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
材料二:“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任由奢靡之风蔓延,必然严重危害社会风气,甚至有亡党亡国的危险。对于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习近平强调,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始终是好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一些领域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为此,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突出反腐倡廉工作重点,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结合材料一,请你阐释习近平主席妙语摘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谈谈“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一观点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并运用辩证法的知识进一步说明习近平对腐败问题的分析所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下列与“(1+0.1)365=37.78,(1-0.1)365=0.0255”蕴含的哲理最相符的是
A.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
B.吾生亦有涯,而知也无涯 |
C.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 |
D.善不及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
(26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播出后,引起广泛热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里骨干”,爱汉字就是爱中华文化,这是提高我们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汉字不仅仅是中国人交流信息的符号,更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气象。
材料二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方便了人与人之间交流,同时,提笔忘字,书写汉字正面临看一场严峻的挑战。为此,中国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在天津开展汉字书写水平测试试点活动,旨在逐步规范汉字的书写。专家表示,汉字文化教育是循序渐进的,对初中以上的学生,让他们大量、浅近地接触古文名篇,培养对汉字文化的兴趣,而对于年级较低的学生,则不应超越孩子现有的文化程度,迫使他们去接触过于生僻晦涩的字词。
材料三 中国汉字发展至今已有6000年的历史。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的演变过程。近现代以来,首次受到拉丁化冲击,但是汉字并没有被拉丁字母替代,而是吸取其有益成分出现了汉语拼音。
(1)结合材料一,说明开设《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节目的文化生活依据。(12 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10 分)
(3)结合材料三,说明汉字的演变历程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4 分)
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这条由骆驼脚掌踏出的“丝绸之路”,曾经为沟通东西方文明、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做出过重要贡献。中国在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过程中提出,要充分考虑到中亚各国的不同政治经济环境,切实理解相关国家的关切;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要加强对中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规划战略目标,并制订各类细致的工作计划,综合应用投资、贸易、货币、产业等各类经济手段,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更快、更好地实现。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丝绸之路成功申遗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二,中国政府关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议是怎样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要求的。
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以看得见的传统村落为载体,以生活化的故事为依托,以乡愁为情感基础,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的拍摄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传统村落的开发与保护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闽西山区的某村, 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具有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的古村落。在过去很长时期内,该村的保护和发展面临着无人看管、自生自灭、干部对古村落漠视、群众对国家政策不理解不支持、资金缺乏、旅游设施落后等问题。许多村民认为,几百年的老房子了,居住条件已不能适应现代生活,要求拆旧房建新居。古村落的保护与村民要求改善生活条件产生了矛盾。
近几年,全国兴起了古村落的抢救和保护热潮。当地政府意识到,必须本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大力开展对古村落的抢救性保护和活态传承,防止过度开发。他们在村民中宣讲保护古村落的重大意义,在学校进行乡土民俗教育,增强了民众的保护意识。同时从政策和投入上加大力度,统一规划,落实权益,维修文物,科学整治,恢复古村旧貌,鼓励和支持群众在远离古民居的新村建筑新居。在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古村落一梁一柱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正绽放新的活力。
(1)结合材料,说明该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是如何体现文化自觉的?(10分)
(2)人们对古村落和传统文化的态度的变化是如何体现认识论观点的?(12分)
(3)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说明应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4分)
2013年以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纪委全会上强调,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同时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并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工作作风。
材料一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他说,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我们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1)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中共中央为什么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材料二 习近平同时强调,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2)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谈谈中央改进作风建设的必要性。
材料三 十八大以后,以网络微博为代表的民间反腐渠道正在变得越来越畅通,民间反腐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却不是长远之计。反腐只有走上法制的轨道,健全权力的监督体制,这是反腐的关键所在。当然,反腐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违法违纪行为也趋于隐蔽化、智能化、复杂化,这些都对反腐败斗争构成巨大挑战。
(3)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进行有效反腐?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以他人为中心”,“强调体验”,“开放、透明、分享”和“承担责任”是互联网思维的基本要素。
关于互联网思维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赞同者认为:
互联网思维将改变所有商业模式互联网思维意味着社会组织方式、企业组织方式、商业模式等都会发生本性的改变,最终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反对者认为:
互联网思维颠覆论应当适可而止。许多互联网公司只看到被颠覆的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却忘记了业界还
IBM、华为、格力等坚持做百年基业的企业。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互联网思维的价值。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人们对互联网思维价值的认识差异。(10分)
(3)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对传统企业运用互联网思维实现发展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江西把蔬菜生产摆在一个突出位置,要求稳定和提高城市蔬菜自给能力,通知要求各地要结合本地区特点、居民消费习惯、消费需求、仓储条件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店,做好各类网点的布局调整。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和蔬菜主产区积极开展蔬菜保险试点,要探索建立农产品价格安全保障制度,实施农副产品价格低时保农民、高时保城市居民生活的双向保障机制。
结合材料,分析该省力保“菜篮子”安全各项措施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目前,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具有新的特点。
表:2006~2014年我国GDP增速及三大产业占GDP比重
年份 |
GDP(%)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2006 |
12.68 |
11.7 |
48.9 |
39.4 |
2008 |
9.63 |
10.7 |
47.5 |
41.8 |
2010 |
10.45 |
10.1 |
46.7 |
43.2 |
2012 |
7.7 |
10.1 |
45.3 |
44.6 |
2014 |
7.4 |
9.2 |
42.6 |
48.2 |
材料一: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材料二: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广东经济新常态就是要加快经济转型与创新驱动,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水平攀升,当前,我省正面临破解经济减速、转型缓慢、区域差别三大难题,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快建设法治广东,开创法治广东建设新局面。法治是我省经济适应新常态,加快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保障。
材料三:2015年元旦刚过,李克强总理到广东深圳、广州考察。当前广东传统增长动力减弱。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必须打破捆住群众手脚、束缚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不合理限制,着力推动面向市场需求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金融改革,微众银行一小步,金融改革一大步。希望广东在科学发展中起示范作用,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上走在全国前列。
(1)根据表和材料一,对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的新常态作出简略判断。
(2)结合材料二,运用基本经济制度和个人收入分配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完善的法治对发展广东经济的意义。
(3)结合材料三,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出发,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体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进一步阐述广东贯彻这一方法论的具体要求。
随着亚投行的建立以及“一带一路”构想的落实,亚洲打造“命运共同体”已找到更为清晰的实现路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2014年世行和亚开行向亚太地区提供的贷款分别是168.47亿美元和85.42美元。中国倡议筹建的亚投行,将向亚太地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1)概括材料一中图1和图2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亚投行的建立,旨在合作共赢,共谋发展。对一些发展中国家而言,基础设施建设是激发自身经济潜力的重要手段,改善基础设施将带动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对一些发达国家来说,将扩大对投资品的需求,带动其经济提速;对本地区整体而言,互联互通将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并带动世界经济复苏;对中国而言,“走出去”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举措,扩大对外投资成为国家下一阶段的战略布局,而且中国在公路、桥梁、隧道、铁路等方面的工程建造能力在世界上已是首屈一指,中国相关产业期望通过这一平台更快地走向国际。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知识,分析说明亚投行的建立将如何推动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互利共赢。
材料三: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系统勾勒了“一带一路”路线图。同一天,在2015博鳌亚洲论坛的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主旨演讲时透露,已经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也已经制定,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经在稳步推进。透过这些早期收获,“一带一路”的广阔前景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3)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相关知识,说明“一带一路”战略的愿景与行动。
科技是发展的关键,文化是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必须首先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农业科技创新要做到“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着眼于长远,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突出位置;“立地”,就是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力争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
(1)结合材料,说明农业科技创体现了哪些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材料二:阅读,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民众获取知识、传承文化最重要、最直接的渠道。近年,微博阅读、手机阅读成为时尚。那种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毫无疑问,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地铁、公交车上随处可见的“低头族”就是最好的证明。对于这种新兴的阅读方式,公众看法不一,甲认为,垃圾信息泛滥成灾,传统文化逐渐消失;乙认为,这表明文化正在倒退;丙则认为,信息丰富多元,碎片化阅读有利于文化和知识的传播。面对碎片化阅读的发展趋势,推动全民阅读要研究如何使阅读内容更加适应碎片化时代,以碎片化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有价值有营养的内容。可行的举措是研究机构进行相关研究,使优秀阅读内容如何更有效地转化为适合碎片阅读的模式,为读者提供参考。为推动阅读,我国已将全民阅读立法列入国家立法工作计划,但这仍未改变我国公共阅读资源的稀缺、公共文化服务所提供的阅读与公众自身常常关系不大等现状。因此,全民阅读活动要真正有成效,不能仅仅限于一般的号召,要结合每个城市的特点、区分不同的人群,做到有针对性,还要持之以恒。
(2)根据材料,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
(3)依据材料,请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提出两条建议。
(2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上半年,我国共遭受18个国家(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53起,涉案金额52.9亿美元,分别较2013年同期增长20.4%和136%。总的来看,上半年贸易摩擦形式总体保持平稳,立案数量前低后高,G20国家是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主体,发达国家强化贸易救济调查措施运用和执行力度,案件金额趋大,涉案产品高端化。发展中国家对我多运用贸易救济措施趋多且呈现反补贴调查措施的苗头。
材料二:能源是支持人类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厉行节俭,反对浪费是各民族共有的传统美德.虽然中国人均能耗水平比OECD国家(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包括了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三分之二)少很多,但是我们仍然在全社会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消费的理念,崇尚节约,绿色消费越来越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
材料三:家风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家风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甚至影响人们的一生。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的态度、为人处世伦理。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为应对贸易摩擦提出自己的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对“崇尚节俭、反对浪费”观念的认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阐释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们要释放民智民力,增进大众福祉,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一:2008—2014年我国企业创新情况
时间 |
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 |
企业研发投入占其销售收入的比重 |
大学学历以上员工占企业员工的比重 |
2008年 |
70% |
4.7% |
14.9% |
2014年 |
76% |
6.7% |
25% |
注: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比2008年增长223.2%和368.7%。
表二:2014年我国新增市场主体情况
内容 |
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 |
新登记注册资本 |
首次参与投资创业的自然人 |
数量 |
1292.5万户 |
20.66万亿元 |
291万人 |
同比增长 |
14.23% |
87.76% |
|
注:2014年2月7日,国务院宣布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
材料二:当前,我国大众创新创业与过去的创业相比发生了如下变化:
类别 |
特点 |
具体表现 |
创业主体 |
从小众到大众 |
众多草根投身创业,创新创业成为一种就业方式、生活方式 |
创业服务 |
从政府主导到市场发力 |
一大批市场化新型机构迅速成长,创业投资、互联网金融等服务快速发展,服务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 |
创业平台 |
从内部组织到开放协同 |
互联网、开源技术平台等的发展,有效聚集了各类创业服务机构和创业人员 |
创业领域 |
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 |
新成员大多集中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服务业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跨界融合之处 |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两则材料,简述推动大众创新创业的经济意义。
﹙3﹚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创新的有关哲学原理,分析国家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这一做法的合理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材料一:表1、新一届政府简政放权信息统计表
注: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下放,包括取消和下放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生产经营活动许可,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等。
表2、2014年1~6月我国经济发展相关数据统计表
材料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但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存在着不尊法、不守法的现象,违反平等、公平、诚信等原则的市场交易行为时有发生,影响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材料三: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大阐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思想,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目标任务,一整套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治理体系加紧构建,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的改革深入推进。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实践上升到一个新水平,必将推动依法治国迈向新的更高境界。
(1)根据表l、表2,分析我国政府简政放权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应如何落实“法治”要求?
(3)结合材料三,运用发展观说明不断推动依法治国迈向新的更高境界的原因,并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探索依法治国方略的发展过程体现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