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新引擎。
材料一: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剧,经济形势面临新的问题,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为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国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措施促进科技创新与发展,包括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科技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向社会开放等一系列改革,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知识密集产业过渡。
(1)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转变工作思路的哲学依据。
材料二:浙江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是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是经济向更优、更高形态不断发展的过程, 但也面临经济增速进一步趋缓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浙江经济转型升级不可能一蹴而就。正确对待新常态,必须走出经济发展上的狂热躁动和高速偏好,准确认识形势,顺应经济社会规律,立足科学发展,推动转型升级。同时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浙江发展新常态是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
材料三:剪纸是中国最为古老的艺术之一,但由于缺乏传承,剪纸正逐渐淡出大多数人的生活。在剪纸艺术日渐衰微的今天,西安两位在校研究生选择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推广这种民间艺术——开发一款名为“妙趣剪纸”的手机应用程序,让用户通过手机体验剪纸乐趣。在手机屏幕上将红色的“纸张”折叠数次,随意“剪”上几刀,再将其打开,一张充满想象力的剪纸作品就诞生了。他们还有一个想法:将软硬件结合起来,让手机生成的剪纸图像可以“打印”出来,成为名副其实的剪纸。
(3)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结合材料三,阐明科技的文化价值。
材料四:创新创业由精英走向大众,出现了大众创业、草根创新的“众创”现象,创新创业已成为一种价值导向、生活方式和时代气息。创客空间利用闲置厂房等多种场所、孵化基地等多种平台、风险投资等多种融资渠道开展创业创新,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人们因为兴趣聚集到一起,融入创新潮流,分享彼此的想法,施展才华,一起经历磨难、挫折,努力将梦想变成现实。
想让雾霾早日消散、蓝天永驻,不能只靠坐而论道等风来,更应以事在人为的决心,人人参与,从“少开一天车”、“少放一个鞭炮”做起,是因为
①只要实践就能把观念转变为现实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③重视量变能为实现事物发展创造条件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成功的基础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就“双11”促销抛出了“狮羊论”。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商业生态系统对于传统商业生态系统将会开展一次革命性的颠覆,“就像狮子吃掉森林里的羊,这是生态的规律……新经济模式已经有点狮子的味道”。下列诗句与“狮羊论”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
①冬霜茅枯无情去,春风草青百花开
②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③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④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论语》是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论的汇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下列对《论语》中部分言论的哲学寓意解读正确的是( )
A.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
B.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
D.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梦”是新时期中国战略目标的制高点,但如果光有宏大高远的战略目标,却没有可操作的阶段性目标,并且没有保障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的有力举措,任何伟大的战略目标都只能是空想。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形成和提出充分说明:中国梦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实实在在、明晰可见的;中国梦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想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中国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分阶段、有步骤实现的。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方式的探索经过了艰辛的历程。
时间 |
会议 |
内容 |
1978年 |
十一届三中全会 |
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 |
1997年 |
十五大 |
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2007年 |
十七大 |
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2012年 |
十八大 |
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2014年 |
十八届四中全会 |
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1)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知识,说明实现中国梦的政治学依据
(2)结合材料一,简述该探索历程中所体现的认识过程特点及其方法论原则;“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谈谈材料中所体现的方法论道理。
一年多来,我国在价格改革上取得不小进展,但是,从与市场决定价格形成的目标和客观要求上看,不少领域和环节上的价格改革还亟待理顺。这要求
①以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消除政府对价格的干预
②以全面、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改革止步不前的痼疾
③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解决食品价格偏高的问题
④以实事求是的观点看问题,科学理顺价格改革的一系列关系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发展先进文化既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去其糟粕。要跟上时代步伐.体现时代特征,与时俱进,增添新的内容,使其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决不能照搬就文化,决不能因循守旧.裹足不前。也就是说我们要( )
A.看到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
B.看到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 |
C.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D.看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回答下列小题。
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在重拳频出的高压态势下,腐败蔓延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区域性腐败和领域性腐败交织,用人腐败和用权腐败共存,体制外和体制内挂钩。中央严阵以待,2015年反腐高压态势不会放松。材料反映了( )
①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②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统一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A.要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 |
B.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
D.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
材料:十八大首次在报告中提出干部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执法;首次将“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首次提出“美丽中国”;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十八大这道盛宴所带来的新感觉新味道。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说明上述“首次”所蕴含的哲理。
下图的漫画《真冤》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事物都包含利弊两方面,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
B.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
C.事物的发展最终通过质变实现,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
D.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
2014年10月24日,我国探月工程首次实施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这表明( )
①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意识对改造世界有指导作用
③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 ④人能够正确认识和利用规律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下边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
A.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客观条件 |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
C.要充分发挥能动性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
D.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
转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因此,新常态绝不只是增速降了几个百分点,转向“新常态”也不会只是一年两年的调整。认识不到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动力,不仅难以适应新常态,更难以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从认识论的角度,我国经济转向“新常态”的过程表明( )
A.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
B.认识对象是复杂多变的,人们对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
C.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材料一:“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混乱的地下管网建设,无异于将我们放置在定时炸弹之上。” 欧美的“共同沟”是成功的范例:城市管网由政府统一规划,管道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 着眼长远,统一开挖.统一预埋管道, 建设一步到位, 统一管理维护,有偿交各个部门使用。各相关单位在管网使用和管理上实现资源共享.综合应用.协调一致.互通共享,切实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效能。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员文章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三中全会发出了攻坚克难的动员令,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以强烈的使命感,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挑战,经过努力,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我们将迎来的,不仅是物质之变,更是精神之变、气质之变,更是社会的真进步、国家的大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法联系观的知识,说明城市管网建设过程中政府应有的思想方法。
(2)请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材料二加以分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