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飘香之际,习近平主席走进中亚,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椰树芃芃的东南亚,习近平主席又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一带一路”,应者云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各国人民就通过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开展商贸往来。从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海陆两条丝绸之路不仅沟通了东西方、亚非欧文明,而且促进了不同文明的相互渗透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为密切欧亚各国及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联系,习近平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材料二: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已从理念设计、总体框架到完成战略规划,开始进入务实合作阶段。这将给中国及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更紧密的联系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同时,其也将给我国带来一些风险和挑战,如一些国家政局不稳,基础设施落后,经贸法规薄弱,一些国家之间还存在矛盾等。
材料三:相关资料统计,201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4。过去10年,中国与沿途国家的贸易额年均增长19%。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游客数量约5亿人次,周边国家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将率先受益。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一带一路”的开辟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评析“一带一路”战略的前景。
(3)“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某政治老师举办了“‘一带一路’我参与”为主题的时政评论沙龙活动。请你用哲学知识结合三则材料以“挑战·创新·飞跃”为关键词拟定一份要点式发言提纲。要求言简意赅,每个关键词对应相应要点,总字数200字左右。
关键词 |
答案内容 |
分值 |
挑战 |
|
2分 |
创新 |
|
2分 |
飞跃 |
|
2分 |
2011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隆重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大会宣读了《关于表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和突出贡献者的决定》。胡锦涛等为获奖者代表颁发了奖牌、奖章和证书并作了重要讲话。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央立足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着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19年来,我们先后成功突破了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顺利实现了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等一次次重大跨越,使我国空间技术发展跨入国际先进行列。载人航天工程牵引带动了一批新兴高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快速发展,培养造就了一支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探索形成了大型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模式,培育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广大航天工作者建立的丰功伟绩将彪炳史册,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请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天宫一号与“神八”、“神九”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中国新一届政府上任以后,对外关系活跃而又富有创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勾画“丝绸之路经济带”伟大蓝图,引领欧亚大陆整体合作。并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过程中,提出了以下原则:一是目标不宜定得过高,要充分考虑到中亚特殊的地缘政治状况,以及各国的不同政治环境,切实理解相关国家的关切,照顾各国的舒适度。二是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要“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三是要加强战略自觉和统筹规划,加强对中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规划战略目标,并制订各类细致的工作计划,综合应用投资、贸易、货币、产业等各类经济手段,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更快、更好地实现.
运用所学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这些原则的正确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许多奇迹,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一方面,经济增速第一、外汇储备第一、外国直接投资引入第一、主要工业品产量第一;与此同时,中国是建材消费第一、能源消耗第一、空气污染物排放第一、水污染物排放第一。江河水系70%受到污染,流经城市90%以上的河段严重污染,城市垃圾处理率不足20%,农村有1.5亿吨垃圾露天存放,3亿多农民喝不到干净的水,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不到新鲜空气。
材料二:光明日报北京9月26日电 由来自全球19个国家的24位政府、企业、金融界和经济学界知名人士组成的全球经济和气候委员会,日前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孕育经济增长:全球新气候经济报告》,报告研究长达一年,由中国、印度、美国、巴西、韩国、欧洲和非洲的著名研究机构共同完成。报告认为,在未来15年,约90万亿美元将投资到城市建设、农业和能源领域的基础设施。这将为世界创造前所未有的机会,实现低碳领域投资的增长,从而为就业、医疗、企业生产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带来多重效益。报告还提出了包含10个政策建议要点的《全球行动计划》,旨在实现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能够实现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双赢的论据。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知识,就实现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提出合理建议。
在江苏南通这块江海大地有这样一群人,平凡如尘,却是道德高地的“大腕儿”,他们就是江海志愿服务者。徐尔铸、陆善洪等千万个身边的“莫文隋”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为在全社会播撒着爱与和谐的种子,他们中有的来自医疗、法律、金融、电器、消防等方面的专业人士,也有热心于公益事业的社会团体、学生、下岗职工、个体户,甚至是在南通工作的外籍友人,他(她)们不分民族、国界、贫富,都捧出了一腔热情、一颗爱心……“江海志愿者”已成为一个靓丽的城市品牌,成为南通人民新时代气质风度、道德风尚的最好展示。正是他们用自己的凡人善举勾勒着中国的“美德范儿”图景;他们的德行善举为正在为中国公民道德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阐述“草根”道德模范的德行善举是如何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
(2)作为当代中学生,请结合辩证法总特征相关知识谈谈“草根”模范的道德追求对我们弘扬社会正能量具有怎样的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9月28日,原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因干扰司法,严重违纪,涉嫌犯罪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只有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才能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
材料二 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包括了会议、考察出访、新闻报道等方面。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打铁还需自身硬”,改进作风,“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改进作风“从具体事抓起”,贵在持之以恒。规定出台以来,中央新领导班子率先垂范,言出必诺,亲民、务实、自律,开局良好,但作风建设任重道远。
(1)有人说,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党必须从严治党,带头守法。请运用民主政治有关知识,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谈谈你对党风建设的理解。
材料一:
2014年11月份74个城市日空气质量分布:
浙江省在全国空气质量排名情况:
杭州2014年11月杭州空气质量指数:
注1:空气质量优(0—50),良(51—100),轻度污染(101-150),中度污染(151—200),重度污染(201—300),严重污染(大于300)
注2:2014年GDP增速中国7.7%、浙江省8.2%。
材料二:造成空气质量差因素主要有工业企业污染物,一些企业只顾眼前的利益,形成了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乱铺摊子、重复建设、技术装备水平低、能源资源浪费大;类燃烧设备技术及制造水平较低,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工业窑炉和生产设施排放污染的治理技术缺乏,能源利用率不高。同时城市的发展密度高,人们生活中煤和油燃烧,车辆、船舶、飞机、汽车的尾气,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微粒、重金属等污染物,也是雾霾天气的元凶。
材料三:2014年3月13日,李克强总理在答中外记者问上指出: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宣战,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1)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企业和消费”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宣战”?
(3)材料二和材料三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
为发展低碳经济,我国提出以下举措: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先试点示范,后总结推广;关键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低碳产品;积极运用政策手段,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同时,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进一步倡导企业和公民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开展绿色生产、绿色经营、绿色消费,实践低碳生活方式。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N市不断创新农村土地经营体制机制,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大力发展规模经营,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该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示范户、种田能手或者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户通过各种渠道承包农户土地,开展集中连片生产经营,杜绝强制流转等违法行为,保护农民的收益权利。据统计,该市襄州区100亩以上的经营大户有70户,流转到专业生产大户手中的土地面积达3.5万亩。种粮大户李某承包土地面积5000多亩,年产粮食3000吨,多次被授予“种粮大户”的称号。
(1)结合材料一,运用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 ( 12分)
材料二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落实民主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究中,对江西甲乙两县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查资料摘要: 甲县某村和乙县某村的问卷调查情况
问 题 |
选 项 |
甲县某村比率(%) |
乙县某村比率(%) |
你在村委会选举中 的态度 |
A.选群众公认的当家人 |
44.3 |
100 |
B.选与自己关系好的人 |
22.3 |
0 |
|
C.不参与,选谁无所谓 |
33.4 |
0 |
|
村里重大事项的决定 |
A.村委会讨论决定 |
32.3 |
0 |
B.村委会说了算 |
43.2 |
0 |
|
C.村民会议讨论决定 |
24.5 |
100 |
|
对村党支部和党员的满意程度 |
A.党的先进性教育之前 |
66.9 |
—— |
B.党的先进性教育之后 |
97.6 |
—— |
|
C.没注意观察 |
2.4 |
—— |
(2)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在问卷调查中,乙县村民参与村务民主管理的意义;并根据甲县某村问卷调查中反映的问题提出三点合理化建议。
材料三 安徽省和县大学生村官吴超创新养羊模式,向当地农民传授养羊科学技术,打造“和县山羊”的金字招牌,让村民共享养殖发展的甜头。李克强总理在北京接见了大学生村官吴超,在与吴超谈到中国改革时强调,农村改革也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现在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当改革打响攻坚战,注定充满荆棘。但改革是为了人民,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我们深信,对于那些埋头苦干的人,对那些真正的改革者,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3)结合材料三,运用发展观的有关知识,简述改革注定充满荆棘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是唯一延续至今的象形文字。汉字的发展,经历了从繁到简、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识读和书写也越来越方便。几千年来,汉字从来没有被淘汰,相反,传播到周边许多国家,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进入20世纪,汉字开始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20世纪初,一些学者主张“废除汉字”、 “汉字拼音化”;50年代,国家推行简化汉字引发了汉字繁简之争;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手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许多中国人正遭遇“提笔忘字” 的尴尬。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全社会掀起了一场“汉字风暴”,人们重新检视自己对汉字的掌握程度,欣赏汉字之美,体味汉字之韵。有专家指出,世界历史上所有文明的衰亡都伴随着她们文字的消亡,伴随着对母语情感的淡化,这是文化层面的危机。所以在这个历史当口,我觉得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有意义的。但某位诗人却认为,节目中考了一些太生僻的汉字,生活里很少用到,节目强调重视汉字的书写只是“一场幽怨的复辟”。
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分析汉字的发展过程。
中国自古就有“乐善好施、仁爱奉献”的美德。而进行道德教育的最重要途径就是教育,正如王通所说“兴衰资于人,得失在于教”。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让道德教育更加富有时代内涵。
(1)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为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出三条方法论建议。
从改革开放的实践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诞生于改革之中,与改革相生相伴。
材料一:习近平指出,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改革依然面临很多难题,改革之路从无坦途,无论发达成员还是发展中成员,都要做好为改革付出必要成本的准备。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改革是为了人民,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我们深信,对于那些埋头苦干的人,对那些真正的改革者,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材料二:李克强:“如果说,前30年,我们更多的是靠勤劳的话,再往后走,我们更多的应该靠智慧,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果有1、2亿人能够去创业、创新的话,将会给我们整个经济结构带来巨大的变化。可以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发动机、新引擎。当然,创业创新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1)运用发展观的有关知识,说明“改革之路从无坦途”。
(2)用发展和联系的知识回答,假如你是一个创业者,你将如何对待创业中可能遭受的失败和挫折。
材料一: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某市,是齐鲁文化重要的发祥地。该市积极落实省人大会议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齐鲁文化。他们利用自身儒家文化圈中心的区位优势,突出本地文化特色,研究制定本市整体发展规划:重点打造“文化经济特区”,着力建设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传播体系:计划用三至五年时间,建成两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推动齐鲁文化走出去。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该市在挖掘和阐发齐鲁文化的过程中是如何坚持矛盾分析法的。
材料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
(2)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我国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核心的理论依据。
2014年是新一届领导层履职次年,也被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立足国情,遵循规律,思想创新,关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的改革举措相继出台。
材料一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单独两孩”政策正式落地。
2013年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作出了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决议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或者常委会应根据人口与计生法和本决议,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及时修改相关地方性法规或作出决议。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的人口压力越来越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即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适应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有必要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依法启动“单独两孩”政策不断提高我国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尽管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人口众多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个基本国情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不会改变。此次调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并不意味不要计划生育了,而是既要抓好“单独两孩”政策的实施,也要抓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1)根据上述材料,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解读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材料二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此次高考改革路线图的内容包括:一、实施把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分开的人才选拔方式;二、完善高中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学习好各门课程,克服文理偏科现象;三、部分科目实行一年多考,减轻学生高考压力;四、完善高考招生名额分配办法,清理规范升学加分政策,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五、加快建立多渠道升学和学习立交桥,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次选拔机会。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材料一 此时此刻,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我们对党和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倍加自豪,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
----节选自党的十八大报告
材料二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节选自党的十八大报告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