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5月6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提高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精神,财政部发布通知,从2014年起,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最高达25%,而此前上缴比例为5~15%不等。根据财政部7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 058.43亿元,支出978.19亿元。其中,调入公共财政预算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65亿元,远少于用于央企本身的资金。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在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中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我国的收入分配开始从“国富”转型到“民富”。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有了物质基础,此时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执政理念又向前迈了一个大步。有学者评论,“民富”目标的提出,意味着国家将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提升到更重要的战略高度,从长远看,这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缩小贫富、区域差距,提高国家发展质量的战略转变。
(1)运用有关分配的知识,谈谈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的合理性。
(2)运用发展的观点,谈谈你对从“国富”到“民富”的认识。
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大局息息相关。“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只在举手之劳间:换用节能灯、使用再生纸……我们能否逃脱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灾难?答案由你我的行动决定!”这告诉我们( )
①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
②必须重视局部作用,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
④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过去的一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2014年中国经济整体上稳中有进。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说明
①要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统一的
③要做好量的准备促进事物质变
④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养成勤正衣冠的习惯,能有效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能体现该论断所蕴涵哲理的选项是( )
A.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 B.堤溃蚁穴,气泄针芒 |
C.刮骨疗毒,壮士断腕 | D.自高必危,自满必溢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饭做好,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近日,一篇“世界上最悲伤的作文”引发众多关注,文章的作者是四川凉山一名四年级的学生、今年12岁的木苦依伍木。作为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改革开放以来,大凉山地区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发展,但由于自然及历史原因,至今仍处于贫困状态。为进一步促进凉山经济社会发展,凉山州《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立足州情,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要统筹兼顾,推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转变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创新;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1)结合材料,分析促进凉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哲学思考
(2)如果要从“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给木苦依伍木写一封信,请写出要点(6 分)
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已经引起了国内和相关国家、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面临很多挑战,很大国家对中国的战略的疑虑,对中国的倡议战略意图有怀疑,担心中国主导,不合作。中国投资很大,这些基础设施,投进去,资金都担心能不能回来,中国的倡议不能把它变成中国的,要变成大家的,要强调共建,强调开发,强调对所有国家开发,欢迎所有国家参与,包括国际现有的组织。
材料二:近年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时提出,要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加强政策沟通,关注我国与中亚国家经济的相互影响,协商制定区域合作规划和措施。加强道路联通,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运输大通道,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贸易发展,我方应该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改变与中亚贸易比重较低的现状。加强货币流通,虽然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依然困难重重,但要相信与中亚各国合作的前景可观。
(1)针对材料一中一些国家的疑虑,请你运用《经济生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说明如何打消这些疑虑。
(2)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该怎样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2013年7月1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
材料一:《规则》提出,到2020年,山东空气质量将比2010年改善50%左右。按照规划,2020年以后,工业企业排污的要求不再根据行业划分,高污染行业的排放特权将被取消,将以人民群众应当享受的基本空气质量界定周边污染源的排放标准。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省政府重视改善空气质量的原因。
材料二:为早日实现“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蓝天梦想,某市采取了多项措施:制定了“三步走”的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以烟尘治理为重点,严格控制煤烟型污染;对不同行业制定了相应的废气排放标准;坚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力争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2)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上述措施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瓜果飘香之际,习近平主席走进中亚,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椰树芃芃的东南亚,习近平主席又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一带一路”,应者云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各国人民就通过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开展商贸往来。从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海陆两条丝绸之路不仅沟通了东西方、亚非欧文明,而且促进了不同文明的相互渗透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为密切欧亚各国及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联系,习近平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材料二: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已从理念设计、总体框架到完成战略规划,开始进入务实合作阶段。这将给中国及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更紧密的联系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同时,其也将给我国带来一些风险和挑战,如一些国家政局不稳,基础设施落后,经贸法规薄弱,一些国家之间还存在矛盾等。
材料三:相关资料统计,201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4。过去10年,中国与沿途国家的贸易额年均增长19%。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游客数量约5亿人次,周边国家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将率先受益。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一带一路”的开辟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评析“一带一路”战略的前景。
(3)“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某政治老师举办了“‘一带一路’我参与”为主题的时政评论沙龙活动。请你用哲学知识结合三则材料以“挑战·创新·飞跃”为关键词拟定一份要点式发言提纲。要求言简意赅,每个关键词对应相应要点,总字数200字左右。
关键词 |
答案内容 |
分值 |
挑战 |
|
2分 |
创新 |
|
2分 |
飞跃 |
|
2分 |
列宁曾经指出:“聪明的唯心论比愚蠢的唯物论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论。聪明的唯心论即辩证的,愚蠢的唯物论即绝对的,不发展的”。对这一论断理解正确的有
①旧唯物主义具有局限性,唯心主义对认识世界更具推动作用
②谬误中渗透着真理的成分,唯心主义思想蕴含着辩证法精髓
③聪明的唯心论坚持了联系、发展、全面地观察世界
④聪明的唯物论必须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③④ |
20世纪初,美国西部森林有4000头野鹿和一群凶残的狼。为了保护野鹿,总统决定开展除狼行动,24年累计杀了6000多只狼。没有狼以后,鹿群开始大量繁殖,增长到10万多头时,草不够吃,草原枯竭,鹿群又急剧下降到8000头。这一事实告诉我们
A.矛盾的斗争性为同一性所制约 |
B.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联结 |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某校宣传栏中写道:“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这段话告诉同学们应该( )
①立足实践,推动思想的深化
②适度娱乐,防止矛盾的转化
③抓住机遇,突破条件的限制
④树立理想,促进自身的发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道虽迩(注:迩音er,意: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选自《苟子·修身》)。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④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对于中国而言,烟草业实际上已成为“赔本买卖”。一项最新报告表明,相对于烟草制品带来的巨额利税,它所造成的健康危害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更为巨大,两者的差值达618亿元。上述认识
①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②体现了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
③体现了新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
④是对客观事物的最终认识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我国经济九个方面的趋势性变化,提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辩证法的观点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意味着
①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②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③制约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已经解决
④推动我国解决平稳健康发展的新的体制机制已经形成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