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该图反映的是价格变动对A、B两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A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②B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③A价格上涨往往使A商品销售者总收益增加
④B价格上涨往往使B商品销售者总收益增加
A.①③   B ②④  C.②③   D.①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商品的价格(P)与其需求量(Q)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①若该商品价格由PA向PB运动时,会导致其需求量增加
②若该商品需求量由QB向QA运动时,会导致其价格上涨
③若该商品的价格由PB向PA运动时,会导致其代替商品需求量增加
④若该商品需求量由QA向QB运动时,会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稳定物价可采取调节利率、汇率和变动财政收支等多种手段。从防止物价过快上涨角度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
①提高利率→投资下降→生产资料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②本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流入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③征收消费税→消费者税负增加→消费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④扩大政府投资→生产规模扩大→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中的曲线反映的是某种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价格走势。同期,该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其需求量发生反向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该种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②该种商品的互补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③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时报》载文指出,农产品从长期短缺到相对富裕,并不意味着“物多必贱”,相反农民可以通过改变作物种植方式及搞好贮藏,巧妙利用时间差,从微观上创造大量“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机会。“打好时间差”是指

A.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根据价值规律,利用供求的制约
C.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 D.节约劳动时间,获取更多的效益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摊贩在城市规定区域内进行相关生活用品的经营活动,他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当甲商品的价格上调后,并没有影响人们对该商品的购买热情,同时乙商品卖得也比较好。由此可以推断出:

A.甲乙两种商品为互补商品,甲为生活必需品
B.甲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商品,甲为生活必需品
C.甲乙两种商品为互补商品,甲为高档耐用商品
D.甲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商品,甲为高档耐用商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政府给农民一定的汽车购置补贴,会影响农民对汽车的需求量。下列曲线图(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d1为补贴前市场需求曲线,d2为补贴后市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国2009年生产N商品40亿件,价格总额460亿元,2010年生产N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当年该国通货膨胀率20%,在其他条件不变和该行业新增50%劳动力的情况下,2010年N商品的价格总额分别是

A.728亿元 552亿元 B.460亿元 552亿元
C.552亿元 828亿元 D.828亿元 828亿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价格政策单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