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中枢神经系统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

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和脊髓中含有大量的神经元

C.

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通常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

D.

人体脊髓完整而脑部受到损伤时,不能完成膝跳反射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甲卷)
  • 更新:2023-12-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植物激素是一类由植物体产生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植物幼嫩的芽中色氨酸可以转变成生长素

B.

生长素可以从产生部位运输到其他部位发挥作用

C.

生长素和乙烯可通过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D.

植物体内生长素可以作为催化剂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过程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甲卷)
  • 更新:2023-12-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都需要经过细胞膜。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醇是有机物,不能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进入细胞

B.

血浆中的K+进入红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ATP

C.

抗体在浆细胞内合成时消耗能量,其分泌过程不耗能

D.

葡萄糖可通过主动运输但不能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甲卷)
  • 更新:2023-12-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基因递送是植物遗传改良的重要技术之一,我国多个实验室合作开发了一种新型基因递送系统(切—浸—生芽Cut﹣Dip﹣Budding,简称CDB法)。图1与图2分别是利用常规转化法和CDB法在某植物中递送基因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从外植体转变成愈伤组织的过程属于_____;从愈伤组织到幼苗的培养过程需要的激素有生长素和_____,该过程还需要光照,其作用是__________。

(2)图1中的愈伤组织,若不经过共培养环节,直接诱导培养得到的植株可以保持植株A的_____。图1中,含有外源基因的转化植株A若用于生产种子,其包装需标注_____。

(3)图1与图2中,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时,可将外源基因递送到植物细胞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某酶( P D S )缺失会导致植株白化。某团队构建了用于敲除 P D S 基因的 C R I S P R / C a s 9 基因编辑载体(含有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基因),利用图2中的CDB法将该重组载体导入植株B,长出毛状根,成功获得转化植株B。据此分析,从毛状根中获得阳性毛状根段的方法是__________,图2中,鉴定导入幼苗中的基因编辑载体是否成功发挥作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

(5)与常规转化法相比,采用CDB法进行基因递送的优点是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海南卷)
  • 更新:2023-12-0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洋牧场是一种海洋人工生态系统,通过在特定海域投放人工鱼礁等措施,构建或修复海洋生物生长、繁殖、索饵或避敌所需的场所,以实现海洋生态保护和渔业资源持续高效产出,是海洋低碳经济的典型代表。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牧场改善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可使某些经济鱼类种群的环境容纳量_____;海洋牧场实现了渔业资源持续高效产出,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

2)人工鱼礁投放海底一段时间后,礁体表面会附着大量的藻类等生物。藻类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_,能有效降低大气中 C O 2 含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在同一片海域中,投放人工鱼礁的区域和未投放人工鱼礁的区域出现环境差异,从而引起海洋生物呈现镶嵌分布,这体现出海洋生物群落的_____结构。

(4)三亚蜈支洲岛海洋牧场是海南省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该牧场某年度重要经济鱼类(A鱼和B鱼)资源量的三次调查结果如图。据图分析,12月没有调查到A鱼的原因可能与其_____的生活习性有关,4月、8月和12月B鱼的平均资源量密度呈_____趋势。

(5)三亚蜈支洲岛海洋牧场与邻近海域主要消费者的群落结构指标见表。与邻近海域相比,该牧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较高,据表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

群落结构指标

不同区域

营养级长度(NR)

摄食来源多样性水平(CR)

平均营养级多样性(CD)

三亚蜈支洲岛

7.60

6.36

1.92

南海中西部

4.91

3.49

1.20

陵水湾

4.66

4.45

1.49

南沙群岛西南部

4.30

3.40

1.00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海南卷)
  • 更新:2023-12-0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家鸡( 2 n 78 )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Z W 型。慢羽和快羽是家鸡的一对相对性状,且慢羽( D )对快羽( d )为显性。正常情况下,快羽公鸡与慢羽母鸡杂交,子一代的公鸡均为慢羽,母鸡均为快羽;子二代的公鸡和母鸡中,慢羽与快羽的比例均为 1 1 。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公鸡体细胞中含有_____个染色体组,精子中含有_____条W染色体。

(2)等位基因 D / d 位于_____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3)子二代随机交配得到的子三代中,慢羽公鸡所占的比例是_____。

(4)家鸡羽毛的有色( A )对白色( a )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 1 只有色快羽公鸡和若干只白色慢羽母鸡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公鸡存在_____种表型。

(5)母鸡具有发育正常的卵巢和退化的精巢,产蛋后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卵巢退化,精巢重新发育,出现公鸡性征并且产生正常精子。某鸡群中有 1 只白色慢羽公鸡和若干只杂合有色快羽母鸡,设计杂交实验探究这只白色慢羽公鸡的基因型。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已知 W W 基因型致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海南卷)
  • 更新:2023-12-0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 T H )可调节人体多种生命活动。双酚 A B P A )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若进入人体可导致甲状腺等内分泌腺功能紊乱。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H P T )轴及 B P A 作用位点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在 T H 分泌的过程中,过程①②③属于_____调节,过程④⑤⑥属于_____调节。

(2) T H 是亲脂性激素,可穿过特定细胞的质膜并进入细胞核内,与核内的 T H 受体特异性结合。这一过程体现激素调节的特点是__________。

(3)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促进胸腺分泌胸腺素。胸腺素刺激 B 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抗体。这说明垂体除参与体液调节外,还参与_____。

(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T P O )是合成TH所必需的酶,且能促进甲状腺上促甲状腺激素( T S H )受体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进入人体的 B P A 能抑制 T P O 活性,可导致血液中 T H 含量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有研究表明, B P A 也能促进皮质醇分泌,抑制睾酮分泌,说明 B P A 除影响 H P T 轴外,还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其他内分泌轴的功能。这些内分泌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海南卷)
  • 更新:2023-12-0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南是我国火龙果的主要种植区之一、由于火龙果是长日照植物,冬季日照时间不足导致其不能正常开花,在生产实践中需要夜间补光,使火龙果提前开花,提早上市。某团队研究了同一光照强度下,不同补光光源和补光时间对火龙果成花的影响,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时,火龙果植株能同时吸收红光和蓝光的光合色素是_____;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获得的 4 条色素带中,以滤液细线为基准,按照自下而上的次序,该光合色素的色素带位于第_____条。

(2)本次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补光光源中最佳的是_____,该光源的最佳补光时间是_____小时/天,判断该光源是最佳补光光源的依据是__________。

(3)现有可促进火龙果增产的三种不同光照强度的白色光源,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成花诱导完成后提高火龙果产量的最适光照强度(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海南卷)
  • 更新:2023-12-0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作物的雄性育性与细胞质基因( P H )和细胞核基因( D d )相关。现有该作物的 4 个纯合品种:① P d d (雄性不育)、② H d d (雄性可育)、③ H D D (雄性可育)、④ P D D (雄性可育),科研人员利用上述品种进行杂交实验,成功获得生产上可利用的杂交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和②杂交,产生的后代雄性不育

B.

②③④自交后代均为雄性可育,且基因型不变

C.

①和③杂交获得生产上可利用的杂交种,其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故需年年制种

D.

①和③杂交后代作父本,②和③杂交后代作母本,二者杂交后代雄性可育和不育的比例为 3 1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海南卷)
  • 更新:2023-12-0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禾谷类种子萌发过程中,糊粉层细胞合成蛋白酶以降解其自身贮藏蛋白质,为幼苗生长提供营养。为探究赤霉素在某种禾谷类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某团队设计并实施了A、B、C三组实验,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中只有A组是对照组

B.

赤霉素导致糊粉层细胞中贮藏蛋白质的降解速率下降

C.

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

D.

三组实验中,蛋白酶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B组、A组、C组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海南卷)
  • 更新:2023-12-0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噬菌体 Φ X 174 的遗传物质为单链环状 D N A 分子,部分序列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D 基因包含 456 个碱基,编码 152 个氨基酸

B.

E 基因中编码第 2 个和第 3 个氨基酸的碱基序列,其互补 D N A 序列是 5 G C G T A C 3

C.

噬菌体 Φ X 174 D N A 复制需要 D N A 聚合酶和 4 种核糖核苷酸

D.

E 基因和 D 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存在部分重叠,且重叠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同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海南卷)
  • 更新:2023-12-0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T A M )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 10 I L 10 ,促进 T A M 转变成可抑制 T 细胞活化和增殖的调节性 T 细胞,并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调节性 T 细胞参与调节机体的特异性免疫

B.

树突状细胞可抑制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C.

T A M 使肿瘤细胞容易遭受免疫系统的攻击

D.

I L 10 是免疫活性物质,可通过 T A M 间接促进 T 细胞活化和增殖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海南卷)
  • 更新:2023-12-0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植物的叶形与 R 基因的表达直接相关。现有该植物的植株甲和乙,二者R基因的序列相同。植株甲 R 基因未甲基化,能正常表达;植株乙 R 基因高度甲基化,不能表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株甲和乙的 R 基因的碱基种类不同

B.

植株甲和乙的 R 基因的序列相同,故叶形相同

C.

植株乙自交,子一代的 R 基因不会出现高度甲基化

D.

植株甲和乙杂交,子一代与植株乙的叶形不同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海南卷)
  • 更新:2023-12-0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者按选择结果将自然选择分为三种类型,即稳定选择、定向选择和分裂选择,如图。横坐标是按一定顺序排布的种群个体表型特征,纵坐标是表型频率,阴影区是环境压力作用的区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三种类型的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是随机的

B.

稳定选择有利于表型频率高的个体

C.

定向选择的结果是使种群表型均值发生偏移

D.

分裂选择对表型频率高的个体不利,使其表型频率降低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海南卷)
  • 更新:2023-12-0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药物 W 可激活脑内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受体,增强该神经递质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癫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神经递质可从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出来

B.

该神经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后,可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

C.

药物 W 阻断了突触前膜对该神经递质的重吸收而增强抑制作用

D.

药物 W 可用于治疗因脑内神经元过度兴奋而引起的疾病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海南卷)
  • 更新:2023-12-0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