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下图一是某课题组的实验结果(注:A酶和B酶分别是两种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请据图回答:

(1)分析图一的实验结果可知,本实验研究的课题是__________。
(2)图一结果显示,在40℃至60℃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好的酶是__________。
(3)将图一所示的信息转换成表格__________。
(4)图二表示30℃时B酶催化下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他条件相同,在答题纸图二上画出A酶(浓度与B酶相同)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__________。
(5)将A酶作如下表处理,回答相关问题。

 
A酶(2mL)处理
加入缓冲液
加入纤维素溶液
加入斐林试剂
水浴后颜色
A
加入蒸馏水2mL
1mL
2mL
1mL
砖红色沉淀
B
加入蛋白酶2mL
1mL
2mL
1mL
蓝色
C
加入三氯乙酸(强酸)2mL
1mL
2mL
1mL

推测实验后,试管C中的颜色是__________。试管A、C对照,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试管A、B对照,说明A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回答下有关细胞的问题。

(1)图1为动物细胞__________结构示意图,图中除核糖体外不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2)图2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过程,a、b、c分别表示细胞器__________;分泌蛋白一定要经过附着于__________上的a才能合成;物质X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3)下面列举了图1和图2中部分结构和其对应的主要成分,正确的是__________(多选)。
A.结构a:核糖核酸、蛋白质
B.结构c:脂质、蛋白质、糖类
C.结构⑤: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
D.结构②:脂质、蛋白质、糖类、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
(4)下列物质是由图2所示过程形成的有__________(多选)。
A.神经递质             B.唾液淀粉酶  
C.呼吸氧化酶            D.胰岛素
(5)为了研究图2所示的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Ⅰ.下图是生长素与其作用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点和E点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      
(2)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y的范围为             
(3)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          
(4)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则产生顶端优势现象时侧芽的生长素浓度处于    状态下。
Ⅱ.下图示用胚芽鞘所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甲、图乙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后,胚芽鞘C发生的现象是            。图乙中胚芽鞘D不能发生C的现象,这说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            
(2)如果将A用阿米妥(一种呼吸抑制剂)处理后,甲和乙实验现象相同,推测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可能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甲表示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图甲中编号1表示X染色体),图乙表示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某比值H(H=染色体数/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f代表细胞分裂刚好结束。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其中含有______条染色单体,该动物体内最多可含有______条染色体。
(2)图乙的cd段时,H的值为______。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数/DNA含量的值会比H值______(填“大”“小”或“相等”)。
(3)与该生物进行测交的另一亲本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有关基因的组成应是________(填字母)。
(4)该动物在此次分裂过程中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动物细胞培养中,将原代细胞继续传代培养,需用____________处理,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元素的循环途径(图中数字表示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A、B(B1、B2、B3)、C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元素主要通过[①]_________ _______途径进入生物群落,[②]为生物的____________作用。成分C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若图中A固定的太阳能为600 kJ,则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少可得到能量____________kJ。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是_________________。
(5)森林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若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时不能自动恢复,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
(6)如果环境中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能被分解,也不能排出体外,则该物质经___________的传递后,便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积累。因此,通常生物所在的营养级_________,该有毒物质在其体内的积累量越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人在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发生的某些调节和代谢过程示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三种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器官,a、b、c、d、e表示具有特定功能的化学物质)。请回答:

(1)图1中结构乙表示的器官是_________,物质a表示_____________,图中细胞质受体和核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
(2)图1中c控制d形成的过程一定消耗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__,d控制e形成的过程称为_________。
(3)寒冷时甲通过分泌a促进乙释放b,进一步促进丙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对__________(填图中标号)的分泌活动起抑制作用,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_调节。
(4)受寒冷刺激时,皮肤冷觉感受器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强,膜电位将变为__________。在体温调节中枢的突触中,信号转换的一般方式是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某高等动物同一器官内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请回答:

(1)图1的_______细胞与图2中AB段对应,BC段数目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
(2)图2中丙细胞对应图2的_____段,图2中可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_____段。
(3)若该动物雌雄交配后产下多个子代,各子代之间及子代与亲本间性状差异很大,变异主要发生在图2的_____段,可能与图l中的_____细胞所处时期的变化有关。
(4)曲线HI段也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到本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时期,但同源染色体的对数不会恢复至n,原因是__________。某同学认为图中甲、乙、丙三个细胞可由同一细胞连续分裂产生·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说出理由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若干长势良好的葡萄幼苗置于密闭的恒温箱中,并控制每天8:00~24:00为光照培养阶段,0:00~8:00为黑暗培养阶段,其他条件适宜。测量一天内恒温箱中CO2浓度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培养阶段CO2浓度下降的原因是         ,在叶肉细胞中利用CO2的具体部位是       
(2)12:00~24:00时间段,幼苗有机物的积累量为            ,据此分析农业上为提高大棚作物产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3)8:00~24:00时间段幼苗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是           ,24:00停止光照,短时间内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3含量的变化是         
(4)整个黑暗培养阶段幼苗呼吸速率的变化情况是              ,影响该阶段呼吸速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5)若给该密闭容器通入C18O2,一段时间后装置内出现了18O2,请用文字或图解简要说明该过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段时间我国持续出现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健康与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其中的罪魁祸首要归咎化石燃料的不良排放,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元素的循环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A、B(B1、B2、B3)、C共同构成了_______。图中食物链是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2)碳元素通过①___________途径进入生物群落,②为生物的________作用,为防止雾霾天气,人们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
(3)成分C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若图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600 kJ,则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少可得到能量________kJ。
(6)森林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但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时不能自动恢复,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植物激素突变体是研究植物激素合成、代谢途径及生理功能的重要实验材料,某课题组为了研究生长素和赤霉素对遗传性矮生植物的作用效应,将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分别喷施到5个不同突变体(生长速率分别为1g 1.2、1g 1.4、1g 1.6、1g 1.8、1g 2.0毫米/7天)的矮生豌豆幼苗上,实验结果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赤霉素能促进            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图中设置③组的作用是            
(3)根据实验喷施        能明显促进矮生豌豆的生长,生长速率越慢的品种,对该激素生长反应越     (填“显著”或“不显著”),其原因可能是遗传性矮生植株体内缺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人体部分神经——体液调节示意图,①~⑤为神经元,A和B为神经末梢及与肌肉相连接的部分,C和D为细胞,a~d为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请据图回答:

(1)当人进入寒冷环境时,大脑神经细胞释放的物质a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神经细胞表面的         ,引起细胞的一系列反应,产生相应的化学物质,其中物质c是         。物质d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几乎作用于所有体细胞,使这些细胞的产热量         
(2)膝跳反射为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此反射弧中神经元只有两个,若A为此反射的感受器,在完成反射时神经冲动在图中各神经元上的传导顺序是        (只填编号)。若在⑤上某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神经元有         (只填编号)。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      释放,作用于_       ___。
(3)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多肽,用b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d的分泌量___     _    ,原因是__     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对相关生态系统的研究。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Ⅰ.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环境、物种保护及资源供应等功能。
(1)某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调查湿地中芦苇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法。
(2)该湿地态系统总面积为250 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 000头,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Ⅱ.果园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管理。
(3)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果园害虫种群密度,如用信息素壬烯醇诱捕害虫丽金龟雄虫,可破坏其种群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对板栗园内的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了连续5年的检测,结果如图。据此判断这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

(5)如果不对果园土壤进行管理,果树林下将会出现从一年生草木植物为优势,到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再到草本与灌木混生等阶段的演替。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果园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从种间关系的角度作答)。
Ⅲ.某红树林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关系如图所示。

(6)图中A表示____________,生物成分F表示________。
(7)请写出图中涉及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1为某家族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这两种遗传病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和a)及X染色体上的基因(B和b)控制。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遗传,Ⅲ­14的X染色体来自于第Ⅰ代中的            
(2)III-10个体的基因型为            ,III-11个体的基因型为               
(3)假定Ⅲ­11与Ⅲ­15结婚(如图2)。若卵细胞a与精子e受精,发育成的Ⅳ­16患两种病,则Ⅳ­16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若卵细胞a与精子b受精,则生育的子代的表现型是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两纯种小麦,一小麦性状是高秆抗锈病(DDTT),另一小麦性状是矮秆易染锈病(ddt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专家提出如图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育种方法称为            ,依据的原理是           
(2)图中④的基因型为          。(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            期。
(3)(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            ,(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4)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甲至图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                   过程,其中乙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2)三图中表示脱氧核苷酸长链的字母是___________(选填A、B、C、D、P、T);三图中不可能发生A-T配对的是图_______。
(3)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图丙过程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_____________。
(4)若图丙合成的产物由n个氨基酸组成,则指导其合成的mRNA的碱基数至少为      
(5)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分子内进行图乙过程的片段______________(填“都相同”“都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