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分子与细胞
细胞的分子组成
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
氨基酸的种类
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
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蛋白质变性的主要因素
检测蛋白质的实验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
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DNA与RNA的异同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
糖类的组成元素
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糖类的作用
检测还原糖的实验
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的综合
脂质的组成元素
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脂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检测脂肪的实验
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的综合
组成细胞的元素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的综合
真题集萃
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
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的成分
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细胞膜的功能
电子显微镜
细胞观察实验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原因
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生物膜研究的前沿信息
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细胞核的功能
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构成生物的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细胞的代谢
三大营养物质的转化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
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
胞吞、胞吐的过程和意义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酶的发现历程
酶的概念
酶促反应的原理
酶的特性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化能合成作用
细胞呼吸的概念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厌氧呼吸的类型
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
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探究膜的透性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糖的有氧分解和无氧分解
糖类代谢
脂肪代谢
蛋白质代谢
细胞的增殖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
细胞周期的概念
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细胞的无丝分裂
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调亡
细胞的分化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应用
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的原因及其应用
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细胞凋亡的含义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细胞癌变的原因
恶性肿瘤的防治
细胞衰老的原因探究
遗传与进化
遗传的细胞基础
细胞的减数分裂
精子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
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受精作用
亲子代生物之间染色体数目保持稳定的原因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试管婴儿及其意义
遗传的分子基础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烟草花叶病毒
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
DNA分子的基本单位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关系
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DNA分子的复制
RNA分子的组成和种类
基因与DNA的关系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
环境对遗传信息表达的影响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遗传实验
单因子和双因子杂交实验
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
测交方法检验F1的基因型
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基因连锁和交换定律
不完全显性
复等位基因
生物的变异
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基因突变的特征
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
基因突变的原因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生物变异的应用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人类遗传病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
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生物的进化
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生物进化观念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基因频率的变化
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影响因素
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生物的共同祖先
生物的共同特征
稳态与环境
植物的激素调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植物激素的概念
植物激素的作用
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神经元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
反射的过程
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神经冲动的含义
突触的结构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脑的高级功能
动物激素的调节
动物激素的应用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稳态的生理意义
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尿糖的检测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内环境的组成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血脂代谢及其调节
血压及其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调节内脏活动
种群和群落
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数量变动
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群落的结构特征
群落的演替
种间关系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群落的主要类型
非生物因素及不同物种相互作用影响种群特征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系统的结构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生态环境的保护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生物技术实践
微生物的利用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
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微生物的利用
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用大肠杆菌为材料进行平面培养,分离菌落
用土壤浸出液进行细菌培养
以尿素为氮源,测定能生长的细菌的数量
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及其应用价值
微生物的探究历程
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
酶的应用
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
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
果胶酶的活性测定
脂肪酶、蛋白酶的洗涤效果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制成固相化乳糖酶并检测牛奶中乳糖的分解
固相化酶的应用价值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
发酵食品加工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提取芳香油
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
生产果汁酒以及生产醋的装置
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制作泡菜
用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食品安全问题
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植物的组织培养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用组织培养法培养花卉等幼苗
露地栽培
提取的乳糖脱氢酶并分离其同工酶
用DNA片段进行PCR扩增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生物科学与社会
生物科学与农业
农业生产中的繁殖控制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技术
动物疫病的控制
绿色食品的生产
农作物的防治措施和效果
动物疫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绿色食品生产或消费的情况
设施农业
生物科学与工业
发酵与食品生产
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生物工程技术药物和疫苗的生产原理
生物工程技术
生物科学与健康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器官移植
避孕的原理和方法
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生殖技术的伦理问题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生物性污染
生物净化的原理和方法
有利于和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行为
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采用系统工程学达到资源多层次、循环利用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诞生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基因工程的应用
蛋白质工程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转基因生物的利与弊
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的概念
细胞工程的操作水平、对象、条件及手段
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及原理
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
组织培养基的成分及作用
人工种子的制备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
细胞融合的方法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单倍体诱导与利用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过程
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
动物体细胞克隆
克隆的利与弊
细胞融合的概念及方法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单克隆抗体的优点
胚胎工程
动物胚胎发育的概念
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
产前检测
胚胎工程的概念及操作对象
胚胎移植
胚胎分割移植
干细胞的概念及种类
胚胎干细胞的来源及分化
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与应用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
治疗性克隆的操作过程
禁止生殖性克隆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有关政策和法规
生态工程
生态工程的概念及其目标
现代生态工程的农业模式
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
如何进行生态工程的设计
生物氧化塘是如何净化污水的
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过程
农林牧副鱼一体化生态工程
治污生态工程
人工湿地的作用
生态恢复工程
生态农业工程
生态城市
生态工程的建设情况综合
生物学常识
生物学史
生物学的意义
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请根据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示例:[①]细胞膜)

(1)比较图1和图2两种细胞,两者在结构上的区别是:图1细胞有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细胞中不含有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是[   ]_____  __、[   ]_____  __。
(3)图2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   ]_____  __、[   ]_____  __。
(4)如果图2为大蒜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____________。
(5)若图1表示某内分泌细胞,向该细胞中注入含3H标记的亮氨酸,在该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的过程中,放射性出现的结构依次是:                          ,该过程需要[   ]_____为其提供能量,若要用显微镜观察该结构,则需要用___  __进行染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容易

为研究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

(1)上图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据图分析:①激素甲代表的是________。②高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分别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为研究根的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小组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做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需要另设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高浓度的生长素诱导产生了乙烯,从而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容易

请据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注:[   ]内填图中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1)甲、乙、丙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它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2)太阳光能通过图乙细胞中结构 [     ]             进行的光合作用后,才能进入生物界。
(3)图丙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              ,图丙细胞中的[ 4 ]的功能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               
(4)如果图乙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             
(5)图乙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有[  ]__________、[ ]__________和[8]_________三种。
(6)构成图乙中[2]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它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容易

肉毒类毒素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煮沸1min或75℃下加热5~10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           ,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是因为                 
(3)由图可知,该片段由       种氨基酸组成,由上述几种氨基酸可构成六肽       种;
(4)图中A的名称为             
(5)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      个氨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容易

图1表示物质进出细胞膜的几种方式;图2表示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一段时间后,测得的培养液中各种离子(Mg2+、Ca2+、SiO44-)的浓度,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是            ,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只能依靠胞吞和胞吐,这依赖于细胞具有           
(2)在图1中的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主动运输的是           ,能表示乙醇运输过程的是       。能表示K+从血浆进入红细胞的过程是             ,该物质的最大转运速率与             有关。
(3)从图2中可以看出番茄生长过程中需求量最大的离子是       ,水稻需求量最大的离子是        ,说明不同植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        性,这与细胞膜上的      有关。
(4)水稻培养液里的Mg2+和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原因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容易

某种南瓜矮生突变体可分为两类: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和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为研究某种矮生南瓜属于哪种类型,研究者应用赤霉素和生长素溶液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为得到某浓度激素处理后的实验数据,研究者需要测量两种南瓜茎____   ____的长度,并计算出伸长量;而且需要取每组各株南瓜茎伸长量的______        __作为该组的实验结果。
(2)赤霉素对正常南瓜茎有___       _____作用,而对_____    ___几乎无作用;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_____       ___的特点。
(3)喷施赤霉素或生长素_____         ___(填“能”或“不能”)使矮生南瓜的茎恢复至正常,由此可推测:该矮生南瓜不属于____          ____突变体。
(4)从下图显示的结果看,两种南瓜茎中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含量____    ___,该结果___     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上述推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容易

请回顾课本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但各种化学元素的相对含量却有很大不同,归根结底是因为生物体有___________地从无机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来组成自身。
(2)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_______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因为叶绿体具有______________。
(4)一个细胞周期是指____________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完成时为止。
(5)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容易

分,共甲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乙图为人体细胞内的溶酶体是一种含有多种水解酶的细胞器,其内部的pH为5左右。下图表示细胞内溶酶体的部分功能。请分析并回答:

(1)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是在细胞中的          _ 合成的,经相应结构加工后转至     _______ 中进行再加工和分类,最后以囊泡形式转运到溶酶体中。
(2)图中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的特点。分解后的产物如氨基酸等可以通过溶酶体膜上的              转运进入细胞质基质供细胞代谢使用,其余废物则排出细胞外。
(3)研究表明,少量的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4)从乙图可以看出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穿过      进入细胞核,表明这种转运具有       性。
(5)若该细胞为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则图乙所示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         ,此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明显可见细胞核中有         存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容易

根据下列生物学事实回答问题:
材料一:熊在入冬之前要吃大量的食物,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冬眠时,进行分解作用,维持生命活动。
材料二:生活在南极寒冷环境中的企鹅,体内脂肪可厚达4cm。
材料三:幼儿晒太阳,可以使皮肤表皮细胞内的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
(1)材料一说明脂肪是___________,分布在动物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还具有____________的作用。
(2)材料二说明脂肪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材料三说明维生素D具有_____________的作用,维生素D、性激素和胆固醇都属于___________类的脂质。
(4)材料中没有提到的一类脂质是___________,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鉴定脂肪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颜色反应是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容易

人们已经通过化学实验证明了细胞膜中含有磷脂分子。现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1)实验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目的:利用化学试剂检测细胞膜中的蛋白质。
(3)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材料:细胞膜样液、稀释的蛋清、洁净试管、滴管、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等。
(5)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洁净试管2支,编号为甲、乙。
第二步:向甲试管中滴加2 mL的细胞膜样液,向乙试管中加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向甲、乙两试管中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现象:
甲试管中颜色          ____________ ,乙试管中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 。
(7)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容易

已知玉米子粒的有色与无色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涉及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两种纯合类型的玉米杂交,F1子粒全为有色,用F1与纯合子粒无色品种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1:F1×纯合子粒无色,F2的子粒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有色:无色=3:1;
实验2:F1自交,F2的子粒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有色:无色=15:1。
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        可推知,与玉米子粒有关的基因A、a和B、b位于        对同源染色体上。
(2)实验2的F2中有色子粒玉米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3)让实验1的全部F2植株继续与无色品种杂交,假设每株F2植株产生的子代数量相同,则F3的表现型及数量之比为
(4)从实验2得到的子粒有色玉米中任取一株,用子粒无色玉米的花粉对其授粉,收获所有种子并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统计这个株系的子粒颜色及数量,理论上可能有         种情况,其中为子粒有色:子粒无色=1:1的概率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容易

某生物小组以新鲜菠菜叶为材料进行叶绿素提取的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一
实验二
二氧化硅
粒径/目
用量/g
20
50
100
200
1
3
5
7
9
叶绿素含量(mg/l)
0.613
0.699
0.593
0.592
0.490
0.648
0.610
0.575
0.553

注:“目”表示颗粒大小的单位,且目数越大粒径越小;“叶绿素含量”表示每克叶中叶绿素的提取量。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叶绿素的实验原理是         ,实验中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3)依据实验一的结果,实验二最好选用粒径为      的二氧化硅。在实验二中,粒径大小属于         变量。
(4)若实验使用的菠菜培养于缺镁培养液中,则提取到的叶绿素含量将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容易

分,共图一中A~h为某些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的模式图(各结构放大比例不同),图二为某细胞模式图的一部分。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括号中填序号或字母)。

(1)图一中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字母),h所示的结构其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细胞间的识别与h上的________有关。
(2)观察活细胞中的e常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在细胞分裂间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图一中的[ ]________,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与新的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 是图一中的[ ]________。
(3)若图二所示细胞为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D的作用为___________。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图一________(填字母)中。
(4)信使RNA在图二细胞核中合成后经过⑤进入细胞质中并与核糖体结合,通过的生物膜的层数是________层。如果图二细胞具有明显的B结构,则该细胞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g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容易

近些年的情况表明,HIV感染人群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流行形势出现复杂化的趋势。艾滋病仍然是人们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HIV主要攻击人体的        细胞,使人体的          丧失。因此艾滋病病人易患严重感染性疾病或恶性肿瘤,这表明免疫系统的功能是           。在对艾滋病等各种疾病的临床检测和科学研究中,依据        特性,用人工标记的          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可以帮助人们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
(2)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由        借助       而组成的。这道防线的特点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容易

根据下图中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叫_____________肽,是由_____________种氨基酸通过_____________方式结合形成的.
(2)假如上述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则化合物的分子量为_____________.
(3))请写出肽键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构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其R基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四十二肽中共有丙氨酸(R基为--CH3)3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3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下图),在该过程中,肽键数目减少_____________个,C原子减少_____________,个,羧基增加_____________个.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容易

高中生物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