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种位于X染色体上。调查结果显示,正常女性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分别为1/10000和1/1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及遗传方式时,最好选择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B.甲、乙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依次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Ⅲ-3的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来源于I -l和I-2,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来源于I-4
D.H如果是男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1/60000和1/200
某小组获得一雌雄异株植株的突变体,其突变性状是由此植株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欲确定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设计实验如下: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雄株在全部子代雄株中所占的比率Q,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雌株在全部子代雌株中所占的比率P。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 |
B.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
C.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
D.若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l、1 |
如图是一个家族的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家系中患者都是男性,但是该遗传病一定不是伴Y遗传 |
B.分析系谱图,能够确定的是该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 |
C.若Ⅱ-6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则该病一定为伴X隐性遗传病 |
D.若该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则Ⅲ-7和Ⅲ-8婚后所生男孩的患病概率是1/4 |
若下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实验材料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丁个体DdYyrr自交子代会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
B.甲、乙图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恰当的揭示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
C.孟德尔用丙YyRr自交,其子代表现为9:3:3:1,此属于假说-演绎的提出假说阶段 |
D.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揭示基因分离定律时,可以选甲、乙、丙、丁为材料 |
科研人员发现甘氨酸可能对支持癌细胞中的DNA和RNA合成特别重要,为此,哈佛医学院的课题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培养方式及检测结果 细胞类型 |
在含甘氨酸的细胞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甘氨酸的含量 |
从含有甘氨酸的细胞培养液转移到不含甘氨酸的细胞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的分裂速度 |
慢速分裂的癌细胞 |
增加 |
不变 |
快速分裂的癌细胞 |
减少 |
减缓 |
A.癌细胞的分裂速度和细胞摄入甘氨酸的数量有关
B.甘氨酸影响癌细胞的分裂速度可能作用在分裂间期
C.缺乏甘氨酸可缩短快速分裂的癌细胞的细胞周期
D.慢速分裂的癌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向外分泌甘氨酸
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若干个)开展了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研究,实验开始时打开活塞开关,使水柱液面平齐,然后关闭活塞开关,8小时后,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容器 |
植物 |
部位 |
光质(光照强度 相同且适宜) |
温度 (℃) |
两侧水柱高 度差(mL/8h) |
1 |
天竺葵 |
叶 |
红 |
25 |
240 |
2 |
天竺葵 |
叶 |
黄 |
25 |
30 |
3 |
紫罗兰 |
叶 |
红 |
25 |
160 |
4 |
紫罗兰 |
叶 |
黄 |
25 |
20 |
请根据以上图表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表探究性实验课题中的自变量是光质和植物的种类
B.研究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好选择的容器标号是1和3
C.若容器1的烧杯中加入的是CO2的缓冲液,U型管左侧液面的变化是上升,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是30mL/h
D.为了更准确的测定,应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排除非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果校正装置的实验结果是左侧液面比右侧液面低,则校正之后的净光合速率比原来大
苯丙酮尿症是单基因遗传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为1%,下图为该病的系谱图,Ⅰ-3为纯合子,Ⅰ-1、Ⅱ-6和Ⅱ-7因故已不能提取相应的遗传物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Ⅱ-8与该地区正常男性结婚,所生男孩患该病的概率是1/22 |
B.该家系中此遗传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1/10 |
C.苯丙酮尿症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D.Ⅲ-10与Ⅰ-3、Ⅱ-5的线粒体DNA序列相同手概率分别是1、1/2 |
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ddRR,1/8
B.ddRr,1/16
C.ddRR,1/16和ddRr,1/8
D.DDrr,1/16和DdRR,1/8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B.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C.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
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
如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下列各项所示条件变化和激素对应正确的是
A.食物缺碘——生长激素 | B.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 |
C.过度饥饿——胰岛素 | D.温度过高——甲状腺激素 |
美国科学家James E.Rothman、Randy W.Schekman以及德国科学家Thomas C.Südhof,由于发现了囊泡准确转运物质的调控机制,共同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细胞内部产生的蛋白质被包裹于膜泡形成囊泡,囊泡被分成披网格蛋白小泡、COPI被膜小泡以及COPII被膜小泡三种类型.三种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分工井井有条,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细胞“货物”运送到正确的目的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囊泡是一种细胞结构,但由于其结构不固定,因而不能称之为细胞器
B.图示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C.如果转运系统受到干扰,则会对机体产生有害影响,并导致如糖尿病等疾病
D.“a”表示的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方式
如图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D、d)、乙(基因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色盲症.已知Ⅱ8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色盲
B.13号的致病基因来自7和8,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
C.11号携带甲致病基因的几率比12号携带乙致病基因的几率大
D.Ⅱ7和Ⅱ8生出两病兼发男孩的概率和两病兼发女孩的概率一样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摄入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 |
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
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③生物界有的元素,非生物界一定有
④蛋白质的肽链在核糖体形成后,一定要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才具备其功能
⑤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含叶绿体,含叶绿体的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光合作用
⑥抑制膜载体活性或影响线粒体功能的药物都会阻碍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
A.3项 | B.2项 | C.1项 | D.0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