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下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B.在该细胞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C.该细胞分裂至后期时含有4个染色体组
D.该细胞分裂能产生2种基因型的子细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雌雄异株二倍体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该植物有蓝花和紫花两种表现型,由等位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B和b(位于X染色体上)共同控制。已知其紫色素形成的途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花色的遗传反映了基因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B.该植物种群内花色对应的基因型共有9种
C.若蓝花雄株×紫花雌株,F1中的雄株全为紫花,则雌株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
D.若蓝花雄株×蓝花雌株,F1中的紫花雄株占3/16,则雄株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Y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体红色牵牛花和纯合体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F1白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取F2中的粉红色牵牛花和红色牵牛花进行自交,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应该为

A.红色:粉红色:白色=1:2:1
B.红色:粉红色:白色=3:2:1
C.红色:粉红色:白色=1:4:1
D.红色:粉红色:白色=4:4:1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细胞中几乎所有的代谢都需要酶的催化。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和加热等方法均可加快某反应,但其本质不同
B.底物浓度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C.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且合成过程中均存在转录
D.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实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氧运动”近年来成为一个很流行的词汇,得到很多学者和专家的推崇,它是指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
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
C.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D.若运动强度长期超过c,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中试管甲与试管乙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氧气释放量的影响,结果如图2曲线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曲线和乙曲线不同的原因是小球藻对光的利用能力不同
B.Q点的氧气释放量为零,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为零
C.P点负值产生的原因是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D.增加培养液中的CO2浓度,Q点将左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测定的C0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甲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B.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相等
C.如果该植物原重X kg,置于暗处4h后重(X -l)kg,然后光照4h后重(X+2)kg,则总光合速率为3/4kg.h-1
D.若将乙装置中NaHCO3溶液换成蒸馏水,可测得B曲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甲表示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假设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呼吸强度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图甲代表水稻,图乙代表蓝藻,则图甲的c时与图乙的C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都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B.若图甲与图乙为同一植物,则相同温度下,图甲的b相当于图乙的B点
C.图甲植物的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环境吸收2个单位的CO2
D.图乙的A、B、C点光合作用限制因素只有光照强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和需氧呼吸过程中氧原子的来龙去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的产物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H2O
B.光合作用的产物C6H12O6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O2
C.需氧呼吸的产物H2O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O2
D.需氧呼吸的产物C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6H12O6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一次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下面的坐标图。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6:5
B.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5小时和第3小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
C.甲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氧气存在时酵母菌无法进行无氧呼吸
D.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将带“皮”的幼嫩的茎纵切后插入两烧杯中,如图所示。已知b侧的细胞壁比a侧的细胞壁薄,伸缩性相对较强。判断30分钟后可能出现的形状变化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复制n次,则后代中含15N的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和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依次是

A.1/2n 1/2n B.1/2n 1/2n-1
C.1/2n 1/2n+1 D.1/2n-1 1/2n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一瓶掺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1∶2。这是因为( )

A.有1/4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B.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C.有1/2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D.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B.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是无氧呼吸
C.引起酵母菌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原因有葡萄糖大量消耗以及溶液中乙醇大量增加、溶液PH改变等
D.酵母菌是原核生物,无氧呼吸能产生酒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的非绿色器官的细胞呼吸与氧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氧浓度为a时,是植物种子储存的最佳氧气浓度
B.氧浓度为b时,该器官只进行需氧呼吸
C.如果是人体,则该图中的曲线Ⅰ、Ⅱ不存在
D.曲线Ⅲ细胞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