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在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并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

A.证明R型菌的生长并不需要S型活细菌的DNA
B.用以补充R型菌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C.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因素
D.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
来源:基因的本质与表达09高考模拟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NA组成,下列结构中与核糖体的成分最接近的是

A.烟草花叶病毒
B.T2噬菌体
C.染色体
D.中心体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搞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15N标记核苷酸搞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B.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实验及实验结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与结论
A
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
将R型活菌与S型菌的DNA和DNA水解酶混合培养
只生长R型菌,说明DNA被水解后就失去遗传效应
B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
离心后获得的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C
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
用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
烟草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
D
大肠杆菌
将已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
经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总数的1/4,说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相关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

A.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可用含有充足营养物质的完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同位素32P标记的一组中,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
D.艾弗里提取的DNA掺杂有非常少量的蛋白质,实验中没有完全排除蛋白质的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 (  )

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B.只有35S
C.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D.只有32P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以下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关于探究遗传物质的两个经典实验;
②科学家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侵染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放射性32p约占初始标记T2噬菌体放射性的30%.在侵染时间内,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为100%.

A.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
B.搅拌使吸附的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
C.以上信息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②中上清液的放射性来自大肠杆菌的裂解
D.①中两者的关键设计思路都是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的漫长岁月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B.克里克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命名为中心法则
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最早证实DNA是遗传物质
D.赫尔希等人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实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关于生物科学史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1665年英国科学家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B.1928年,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C.19世纪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和差异性
D.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证实了萨顿提出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材料的选择理由不合理的是

A.孟德尔选择豌豆的理由之一是豌豆属于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
B.赫尔希和蔡斯选择T2噬菌体的理由之一是它只有蛋白质和RNA
C.在探究细胞呼吸方式时选择酵母菌的理由之一是它属于兼性厌氧菌
D.比较H202在不同条件的分解实验中选择肝脏研磨液的理由是其中含过氧化氢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对其衣壳蛋白质合成的不正确描述是(   )

A.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 B.酶来自细菌
C.模板来自噬菌体 D.合成场所在噬菌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沉淀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

A.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B.除部分病毒以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C.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生物细胞内DNA较多,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对比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应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B.设计思路都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C.前者设置了对照,后者没有对照
D.原理都是根据遗传物质具有控制性状表达的特性设计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