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的有机碳生产率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湖泊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影响浮游植物有机碳生产率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和温度 |
B.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类群的生物是生物群落垂直结构的具体表现 |
C.四个月份中,9月份每一水层有机碳生产率均比其他月份高 |
D.当水深超过-0.6m时,7月份的有机碳生产率均低于其他月份。 |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 (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图中b=h+f+d+g |
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a×100% |
C.图中乙代表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
D.缩短食物链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
沙漠中的啮齿动物和蚂蚁都以植物种子为食。啮齿动物喜欢取食大粒种子、蚂蚁偏爱小粒种子。在该生态系统中,大粒种子植物在与小粒种子植物的竞争中处于优势。科研人员在1974年~1977年间,在某一实验区域内进行了啮齿动物的有无对蚂蚁数量影响的相关研究。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在该生态系统中,蚂蚁和啮齿动物之间没有竞争关系 |
B.在该生态系统中,蚂蚁和啮齿动物分别属于第二、三营养级 |
C.移走全部啮齿动物后,蚂蚁的数量会先增加然后维持相对稳定 |
D.啮齿动物可通过植物间的竞争对蚂蚁的数量产生影响 |
如图是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解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图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的能量的多少
B.该图中C所获得的能量为B的10%~20%
C.该图中的A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图中A具有的能量等于B、C、D的能量之和
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生态系统中所接收的全部太阳能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
C.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不循环的 |
D.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其传递效率是10%~20% |
外来物种薇甘菊往往用自己的身体织成一张大网,罩住其他植物,被其覆盖的植物或者被绞杀、重压致死,或者因缺少阳光、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萎。而田野菟丝子的茎缠绕在薇甘菊植株上,茎上即可形成吸器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营养物质。下表为薇甘菊长期入侵某生态系统,随时间推移植物种类数及碳储量变化。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
|
未被侵入时期 |
轻微入侵时期 |
重度入侵时期 |
|
植物种类(种) |
150 |
121 |
69 |
|
碳储量 (吨/公顷) |
植被 |
56.2 |
50.9 |
43.5 |
凋落物 |
2.0 |
3.5 |
5.4 |
|
土壤 |
161.9 |
143.2 |
117.7 |
A.由于薇甘菊是生产者,它的入侵会使该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逐渐增加
B.野菟丝子与薇甘菊之间存在寄生关系,可利用田野菟丝子控制薇甘菊危害
C.菟丝子虽属于植物,但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型
D.引入田野菟丝子之前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逐渐降低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实际上属于生产者同化量的一部分 |
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
C.一般情况下,③为②的10%~20% |
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包括了图中全部生物的总和 |
B.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5条 |
C.图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 |
D.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至少是流入螳螂能量的25倍 |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代表生产者,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
B.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只可以作为①、③所示成分 |
C.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① |
D.碳元素的循环可以在任何一个结构完善的生态系统内独立进行 |
图(一)表示生物间的关系,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营养流动的方向;图(二)在坐标系中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图(一)(二)中所表示的生物关系配对正确的一组是 ( )
A.①-甲 B.②-甲
C.③-丙 D.④-乙
如图a、b表示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的增长曲线,c为b曲线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自然界中不可能存在类似a曲线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 |
B.在t时刻b曲线对应的种群数量大小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即K/2 |
C.b曲线表示种群的数量增长可能受其本身密度增加的制约 |
D.c表示的种群增长速率可用于指导渔业捕捞等 |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
B.一般用样方法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
C.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
D.种群密度的调查一定要做到随机取样 |
下图为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段种群数量增长迅速,说明这一阶段没有死亡个体 |
B.cd段曲线波动的原因可能是该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不断变化 |
C.过度捕捞会使鱼类种群数量降到b点以下,使该物种资源面临崩溃 |
D.当监测到三北防护林中松毛虫的种群数量有超过a点接近b点的趋势时,必须要提出警报并加大治虫力度 |
某草原上长期生活着兔、狐和狼,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各类生物所含的能量如下表。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生物 |
草 |
兔 |
狐 |
狼 |
能量(×109kJ/km2﹒a) |
15.00 |
1.50 |
0.20X_K] |
0.13 |
A.狐属于初级消费者
B.狼所占的营养级一定比狐高
C.从草到兔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
D.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低于草所固定的太阳能